当前位置:首页 > 2019高考语文强化提升复习(真题、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4)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
2018年7月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4)
考点三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点精讲
“不同的句式”主要包含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等。在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单独命题或隐含在文言文翻译题中,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设题的方式: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选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选项;④判断句式的相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或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等。
“不同的用法”主要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和动词的活用。高考命题主要通过选择题(实词、虚词、理解题)和翻译题的方式考查词类活用。
类型一 文言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但也存在着不少差异。这些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的句式,就叫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包含以下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和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
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用作代词,很少被当作判断词。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是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的。
类 型 ……者,……也 ……者,…… ……,……也 ……,…… 例 句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 今臣亡国贱俘。(《陈情表》)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贾谊《过秦论》)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 ③梁父即楚将项燕。(《史记·项羽本纪》) .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 ⑤此皆良实,志虑忠纯。(诸葛亮《出师表》) . ⑥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 ⑦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苏轼《赤壁赋》) .指示代词,是 这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 用“为、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表否定判断 动词,表判断 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针对训练】
1.",下列句子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 蔺相如者,赵人也
B.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C.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D. 汝是大家子
2.",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人之风。
(1)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代汉语中,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行为的被动者的句式叫被动句。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被动;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分 类 形 式 例 句 “于”字句: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谓语+于 (《师说》) “见”字句: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见+谓语、见+谓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语+于 “受”字句: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受+谓语+于 “为”字句: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为+动词 “为……所” ①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句、“……为所”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句 “被”字句 无标 志句 无固定格式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注:并不是所有带“被”字的都为被动句,如“秦王复击轲,被八创”中的“被”译为“遭受”,这句并不是被动句 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 有 标 志 句 【针对训练】
3.",下列句子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B.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 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4.",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郭劝,字仲褒,郓州须城人。举进士,累迁太常博士,特迁尚书屯田员外郎,以母老固辞,复为通判莱州。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时宋绶出知应天府,杜衍在荆南,劝言:“绶有辞学,衍清直,不宜处外。”又言:“武胜军节度使钱惟演迁延不赴陈州,觊望相位;弟惟济任定州总管,自请就迁留后;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请趣惟演上道,罢惟济兵权,追则除命。”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太常博士、监潍州税。改祠部员外郎、知莱州。
(1)州民霍亮为仇人诬罪死,吏受赇傅致之,劝为辨理得免。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则以罪罢三司使,乃迁工部侍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论刘从德遗奏恩滥,贬太常博士、监潍州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玄与王建武先不相识,后遇于范豫章许,范令二人共语。张因正坐敛衽,王孰视良久,不对。张大失望,便去。范苦譬留之,遂不肯住。范是王之舅,乃让王曰:“张玄,吴士之秀,亦见遇于时,而使至于此,深不可解。”王笑曰:“张祖希若欲相识,自应见诣。”范驰报张,张便束带造之。遂举觞对语,宾主无愧色。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省略句
在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在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在古代汉语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方式有以下几种: 类 型 省略主语 省略谓语 省略宾语 省略介词 省略兼语 例 句 ①沛公军霸上,(沛公)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承前省略主语) ②(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省略主语) ③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鸿门宴》)(对话省略主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承前省略谓语) ②因跪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蒙后省略谓语)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省略动词宾语)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省略介词宾语) 列坐(于)其次。(《兰亭集序》) 使(之)快弹数曲。(《琵琶行》) 【针对训练】
6.",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写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
B. 商人重利轻别离,……(商人)去来(于)江口守空船 C. 常惠请其守者与(之)俱(去),得夜见汉使 D. 寓形(于)宇内复几时
7.",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周)厉王虐,国人谤王。邵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倒装句
(一)宾语前置句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类 型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中有否定词“不、弗、未、毋、无、莫”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句中出现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曷”等) 以“之”或“是”为标志,用于加重语气,宾语前置。(“之”“是”无实义) 陈述句中,介词“以”的宾语常常要前置;且介词的宾语是方位词的,也常会前置 示 例 ①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邹忌讽齐王纳谏》) .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③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 ③惟兄嫂是依。(韩愈《祭十二郎文》) . ①一言以蔽之(成语) .. ②夜以继日(成语) . ③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鸿门宴》) . 【针对训练】
8.",下列属于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 宋何罪之有
B.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C.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D.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8.",下列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 夫晋,何厌之有
B.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D. 微斯人,吾谁与归
下列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 A. 之二虫又何知 B. 求人可使报秦者 C. 惟兄嫂是依 D. 不然,籍何以至此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刘秀至郾、定陵,悉发诸营兵。诸将贪惜财物,欲分兵守之。秀曰:“今若破敌,珍宝万倍,大功可成;如为所败,首领无馀,何财物之有!”秀与诸营俱进,自将步骑千馀为前锋,去大军四五里而陈。王寻、王邑亦遣兵数千合战。秀奔之,斩首数十级。诸将喜曰:“刘将军平生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且复居前,请助将军!”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有删改)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