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城轨概论复习资料
城轨概论复习资料
1.线路
(1)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也可分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正线:指载客列车运行的线路,包括区间正线、支线、车站正线。辅助线包括折返线、临时停车线、渡线、车辆段出入线、联络线等。
(2)直线段标准轨距1435mm,曲线段设置外轨超高和内轨加宽。
(3)轨道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及其他附属设备组成。钢轨断面呈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大部份组成;轨枕支承钢轨,将钢轨传递来的巨大压力传递给道床,同时保持钢轨的位置和轨距。轨枕有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之分;道岔由转辙器、连接导轨、辙叉及护轨三部分组成,一般以辙叉角(α)的余切值表示道岔号数(N),α越小,N值越大,导曲线半径越大,机车车辆通过道岔越平稳,允许侧线过岔速度越高。
2. 车站:
车站(站台)有岛式车站(站台)、侧式车站(站台)、岛、侧混合式车站(站台)
3. 屏蔽门
(1)按其功能可分为两大类:闭式和开式。闭式屏蔽门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屏蔽门,开式屏蔽门即我们通常说的安全门。 (2)屏蔽门系统的利弊分析
? 安全性 ? 节能 ? 降低人工成本 ? 环保
4.车体
按照车体所使用材料可分为碳素钢车体、铝合金车体和不锈钢车体三种。按照车体结构承受载荷的方式不同,车体可分为底架承载结构、侧墙和底架共同承载结构和整体承载结构三类。车体是一般包括:底架、端墙、侧墙、车顶、车窗、车门等部分。
5.转向架
(1)作用:安装于车体与轨道之间,用来牵引和引导车辆沿轨道行驶,承受并传递车体与轨道之间的各种载荷并缓和其动力作用。
(2)构成:一般由构架、轮对、轴箱装置、弹簧悬挂装置和制动装置等组成.
(3)分类:有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之分,动力转向架装有牵引电机及传动装置。 (4)构架:是转向架各组成部分的安装基础,通过构架把转向架的组成部件组合成一个整体,构架也是转向架承载的主要部件。 结构形式有:开口式、封闭式,或H形、日字形、目字形等。
(5)轮对是由一根车轴和两个同型号车轮通过过盈配合组装而成。轮对内侧距有严格的规定:我国地铁车辆轮对内侧距为1353±2mm。
(6)轴箱连接轮对与转向架构架,承受和传递轮对与转向架之间的各种载荷,传递牵引力、制动力;给轴承内外圈定位,保证车轴正常安装位置;使轮对沿钢轨的滚动转化为车体沿线路的平动。
(7)轴箱悬挂装置设置在构架与轴箱之间,中央悬挂装置设置在车体底架与构架之间。
6.车钩:
车辆连接装置包括:车钩缓冲装置和贯通道装置,通过它们使列车中车辆相互连接,实现相邻车辆之间的纵向力传递和通道的连接。
城轨车辆车钩有三种类型:
(1)自动车钩:可以实现机械、气路和电路的完全自动连挂和解钩,或人工解钩。 (2)半自动车钩:机械和气路的连接机构与作用原理基本上与全自动车钩相同,可以实现自动连挂和解钩,或人工解钩,但电路必须靠人工连挂和解钩,以方便检修作业。 (3)半永久性牵引杆:机械、气路和电路的连接和解钩都需要人工操作,但一般只有在架修以上的作业时才进行分解。
7.贯通道装置
也就是风挡装置,位于两节车厢的连接处,是两车辆通道连接的部分,它具有良好的防雨、防风、防尘、隔音、隔热等功能,能够使旅客安全地穿行于车厢之间。
8. 车顶设备:
(1)受电弓:包括基础框架,框架,集流头,压力弹簧和降低装置等。一般通过基础框架安装在车顶上,并尽量靠近转向架回转中心。
(2)空调单元:确保车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温度、湿度和充足的新鲜空气。一般城轨车辆每车的车顶都安装两个车顶一体式空调单元,位于车顶两端。
(3)避雷浪涌吸收器 :保护电气设备,防止车辆外部的过电压(如雷击等)和车辆内部的操作过电压对车辆电气设备的破坏。
9. 车底设备:
(1)高压设备:包括大部分用于高压分配的元件。主要有:隔离和接地开关、两个高速断路器(线路断路器)、车间电源插座、车间电源接触器、高压保险、解耦二极管、测量和控制设备。
(2)牵引逆变器(动车):从高速断路器处获得供电。 (3)辅助逆变器和蓄电池充电器
(4)制动设备:包括空压机单元、空气控制屏、空气干燥器、储风缸(主风缸、制动供风缸、空气弹簧缸、门控风缸等)和装在转向架上的基础制动单元。
10.制动
第一优先再生制动。 第二优先电阻制动。
第三优先踏面磨擦制动(空气气制动)。
11. 微机远动系统SCADA
(1)以微型机为主构成、以完成常规“四遥”功能为目标的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简称为微机远动系统SCADA。 (2)四遥
遥控(YK, Remote-Control,或者Telecontrol):从调度所发出命令以实现远方操作和切换。这种命令只取有限个离散值,通常只取两种状态指令,例如开关的“合”、“分”指令。
遥调(YT, Teleadjusting):调度所直接对被控站某些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参数的调整。如调节变电所的某些量值(如I/V等)。
遥测(YC,Telemetering):遥测是将被控站的某些运行参数传送给调度所。如有功和无功功率、电度、电压、电流等电气参数及接触网故障点等非电气参数。
遥信(YX,Telesignal):遥信是将被控站的设备状态信号远距离传送给调度所。如开关位置信号、报警信号等。
12. 接触网
(1)分类
(2)架空接触网:
由接触悬挂、支持与定位装置、支柱和基础三大部分组成。
支柱承受接触悬挂、支持和定位装置的全部负荷,并将接触悬挂固定在规定的位置和高度上;支持装置支持接触悬挂,并将其负荷传给支柱,支持装置包括露天区间用的腕臂结构以及隧道内用的“人”字形、“T”字形和弹性支架结构。在多股道上,支持装置一般采用软横跨,也有个别采用硬横跨。
接触悬挂将从牵引变电所获得的电能传给电力机车,结构包括接触线、承力索、吊弦、定位器、补偿装置、悬挂零件及中心锚结等元件。一般根据其结构的不同分成简单接触悬挂和链形接触悬挂两大类。
13. 信号系统
(1)信号系统是信号、联锁、闭塞的总称。是由各类信号显示、轨道电路以及道岔转辙装置等主体设备及其他有关附属设施等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 (2)道岔防护信号机
用来防护敌对进路的列车相互冲突的信号机,通常设置在平面线路的交叉地点。 一绿灯:表示前方道岔在直向位置,进路开通并锁闭。允许列车按指令速度越过信号机。 一红灯:不准列车越过该信号机。
一白灯:表示前方道岔在侧向位置,进路开通并锁闭。允许列车按指令速度越过信号机。 一红灯加一白灯:引导信号开放,表示允许列车停车后,以限制人工驾驶模式RMO方式不超过20km/h的速度越过道岔区段,并随时准备停车。 (3)发车表示器
设在车站的两端。用于指示司机在ATC状态下的关门和发车。 白色灯光闪烁:在ATP保护下允许司机关门。
白色灯光稳定:在ATP保护下允许司机凭收到的速度码发车。 (4)阻挡信号机
设置在线路尽头,表示前方已无线路。 一个红色灯光:严禁列车越过该信号机 (5)入场信号机
用于防护车场和指示列车运行条件的信号机。 红灯:不准越过该信号机入场。
一黄灯:允许列车经道岔直向位置进入车场内准备停车。 两黄灯:允许列车经道岔侧向位置进入车场内准备停车。
红灯+白灯:为引导信号,允许以20 km/h越过该信号机入场,并随时准备停车。 (6)调车信号机
用于保证机车、车辆在站内或停车场内从事转线、编组作业能够安全高效的进行 。 一红灯或一个蓝灯:不准越过该信号机调车。 一个白灯:允许列车越过该信号机调车。 (7)出库信号机
用于防护发车进路及运行进路。
一绿灯:前方进路开通并锁闭。允许列车运行至一度停车牌,接收ATC。 一红灯:停车信号,不准列车越过该信号机。
一白灯:兼做调车信号机时,允许列车越过该信号机调车。 (8)联锁
在信号、道岔和进路之间建立一定的相互制约关系称为联锁。
(9)闭塞
所谓闭塞就是指利用信号设备把铁路线路人为地划分成若干个物理上或逻辑上的闭塞分区,以满足安全行车间隔和提高运输效率的要求。
目前,信号闭塞原则是按照ATP/ATO制式来划分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即:固定闭塞、准移动闭塞和移动闭塞。 (10)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是一种能实现列车速度自动控制和列车运行间隔自动调整的新的系统 。包括ATS(列车自动监视)、ATO(列车自动驾驶)、ATP(列车自动防护)三个部分。 (11)几种驾驶模式: ATO模式(自动列车驾驶) AR模式(自动折返) SM模式(监督人工驾驶) RM模式(限制人工驾驶) URM模式(非限制人工驾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