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9.2 溶解度及其应用(含解析)
t1℃时,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否不改变,所得溶液中溶剂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与原溶液中相同,依次为丙、乙、甲。
20.【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4分)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1)t1℃时,氯化铵的济解度为______g。 (2)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信息可推出R是________(写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4)关于图2中烧杯内的物质,以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_。 A.①、②、③中,只有③中上层清液是饱和溶液 B.若使③中的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C.①和②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①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③的上层清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 【答案】(1)40 (2)25% (3)硝酸钾(4)BC
21.【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图1为甲、乙两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10℃时,甲的溶解度 乙的溶解度,(选填“>”“<”或“=”)
(2)在20℃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是 g。 (3)取乙进行如图实验,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________ ,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选填字母序
13
号)
【答案】(1) >
(2) 70 (3) AC; B
【解析】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1)在1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2)在20℃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25g甲物质,充分搅拌后溶液质量是70g,因为根据溶解度的数值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甲物质;(3)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知AC溶液为饱和溶液。
22.【2017年湖北省鄂州市】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将50g甲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 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要使35℃时接近饱和的丙溶液变成该温度下的饱和 溶液,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现有操作步骤:A.溶解、B.过滤、C.降温结晶、D.加热浓缩。若甲固体中含有少量乙,则提纯甲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4)若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字母序号)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答案】(1)130 (2)加入丙物质(或蒸发溶剂) (3)ADCB (4)B
14
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4)若将35℃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5℃,溶解度变小,溶质因析出而减少,溶剂的质量不变,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23.【2017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30℃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0℃时,曱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饱和(3)蒸发结晶(4)丙
24.【2017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5
(1)P点含义__________________;
(2)t2℃时,将15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g;
(3)若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 (4)t3℃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25、⑴t1℃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60 ⑶降温结晶 (4) B>A>C(或B A C)
25.【2017年河南省】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将t3℃时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只有甲的溶液中有固体析出。则乙的溶解度曲线为(填“X”或“Y”);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_______;t3℃时,将30 g 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答案】Y t2℃ 70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