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7/14 6:07:52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崇仁县第一中学 刘义

一、教材分析

元素有两种存在状态:化合态、游离态。本模块《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节介绍了金属单质是元素存在的游离态,本节介绍的金属化合物是元素的化合态。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因此,既要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要了解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而铁盐和亚铁盐就是铁的化合物主要代表物之一。

本节按钠、铝、铁三种重要金属化合物性质的顺序编写。可以使钠、铝、铁化合物的性质知识更加系统化,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学完了钠、铝的重要化合物之后学习的另一种元素(铁)的化合物,这样使学生对金属及金属的重要化合物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为以后学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提供了学习方法。如:

(1)了解同一种元素的转化关系,如金属元素: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 (2)认识同类物质有一些共同的性质,但每一种物质又有它的特殊性质。 二、教学目标 (1)、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Fe3+ 、Fe2+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

2、通过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及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综合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科学探究,掌握Fe3+ 、Fe2+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

2、通过实物展示,演示和学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突破难点、巩固重点。

情感与价值观

结合Fe3+ 、Fe2+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启发、诱导、观察、动手、讨论,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灵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Fe3+ 、Fe2+的检验方法及相互转化 三、教学方法 1.教法

探究模式代表人物之一布鲁诺认为知识是过程而不是结果, 思维过程的学习比结果的学习更重要,提倡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探究性教学的特征是“学生中心,能力中心,过程性教学”。这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教材中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增加改进探索性实验,设计问题的情景,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按“实验、启思、引探”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2.学法

运用实验进行发现、分析、讨论、推断和归纳的科学方法。 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实验→得出结论 3.实验用品

FeCl3溶液、FeCl2溶液、KSCN溶液、Fe粉、铜片、KI溶液、淀粉溶液、CCl4溶液、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双氧水、Vc等。 四、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

化学新教材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活动,其中不少活动是探究性的实验。新教材中着重体现学生的“探”。我们对这些探究性的实验要高度重视,要让学生边实验、边探究、边思考、边体验,这对于他们顺利地提出假设,探索现象,验证结果大有裨益。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亲历探究过程,给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机会和空间,就一定能让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本节课通过讨论、发现问题、实验探究、类比等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解决以下问题: 1. 用多种方法鉴别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加碱法和加硫氰化物法 2. 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提供多种氧化剂、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基本原理,提出有关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条件的假设,学生自主对药品分类、选择药品、设计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且记录现象,得出结论。重要的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系统应用。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 3. 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科学原理和生活常识。 在设计过程中注意提倡问题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探究向所需的方向进行。通过这种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识,并且是潜移默化地接受,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在科学探索中最为重要的动手能力。做学结合,学以致用,两者相互促进。 教学过程 [复习]铁的氢氧化物的性质。 [讲解]Fe3+ 、Fe2+与碱反应生成的氢氧化物颜色特征,可以作为检验Fe3+ 、Fe2+的一种方法。下面我们继续研究Fe3+、Fe2+的性质,鉴别Fe3+ 、Fe2+还有哪些方法? [科学探究]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学生实验探究1]⑴Fe3+离子的检验:取3支试管,试管1 加入4mlFeCl3溶液, 试管2加入4mlFeCl2溶液, 试管3加入FeCl3、FeCl2各2ml混合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再滴入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评价、小结]在Fe2+的溶液2中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在含有Fe3+的溶液1和3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 Fe3+的检验: Fe3+ + 3SCN- === Fe(SCN)3 (血红色) [学生实验探究2](2)Fe3+离子的氧化性:在试管1中,再加入少量铁粉,振荡试管。充分反应后,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再加入几滴氯水,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教师评价和小结]试管1中加入少量铁粉,溶液红色褪去;再滴入氯水,溶液又变红色。2Fe3+ + Fe == 3Fe2+;2Fe2++Cl2 == 2Fe3+ + 2Cl -[体验] Fe3+ 遇KSCN会产生血红色,而Fe2+不会! [学习小组讨论]通过对Fe2+与Fe3+的比较,找出鉴别和检验它们的方法。 [教师评价和小结] ①颜色;②加碱法;③加可溶性硫氰化物法。 [思考]如何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如何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 [学生实验探究3] (3) 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提供药品:铁粉、铜片、KI溶液、淀粉溶液、CCl4、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双氧水、Vc 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 1. 根据化合价预测可能的氧化、还原性,对药品进行分类。 常见还原剂 铁粉、铜片、KI溶液、Vc 常见氧化剂 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稀硝酸、双氧水 检验试剂 淀粉溶液、CCl4 2. 利用已有药品用实验验证假设。 Fe2+------Fe3+如何相互转化 3. 实验探究过程:自主选择相应的药品,设计实验,并开始实验。 预期转化 +2→+3 +2→+3 +3→+2 +3→+2 …… 所选试剂 预期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及反应 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 Fe2+ Fe3+:+强氧化剂 Fe3+ Fe2+:+强还原剂 [思考]①实验室中如何保存FeSO4溶液? ②刻制印刷电路板(高分子材料和铜箔物是复合而成)时,为什么常用FeCl3溶液作“腐蚀液”? 了解:铁与人体健康的知识 [课后作业] 五、板书设计 一、Fe3+的检验: Fe3+ + 3SCN- === Fe(SCN)3 (血红色) Fe2+与Fe3+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 方法一:颜色 方法二:加碱溶液 方法三:加KSCN溶液 。。。 二、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六、设计意图和“亮点” 本节课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切身的观察和思考,自己发现和得到物质本身的化学性质,为此我改进了教材的科学探究部分,进一步深化了实验内容,设计了“实验3”作为本节实验课的重点。学生在完成前两个实验后,了解到Fe3+ 中加入Fe 会生成Fe2+,Fe2+中加入Cl2 会生成Fe3+,那么是不是Fe3+中加入还原剂就会生成Fe2+,而Fe2+中加入氧化剂就会生成Fe3+呢?加入其他还原剂或氧化剂时实验现象一样吗?我们需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实验自己得到结论,通过探究的方法认识到Fe2+与Fe3+的基本性质,同时巩固了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 1.改动了实验1与实验2的连接部分,让学生们在实验1的结果上直接进行实验2,保证了学习思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2.引导学生对实验3中的多种药品进行正确的分类,既使学生学习到如何对药品的氧化还原性质进行简单正确的判别,又防止学生不加思索的进行实验,影响探究结果和浪费时间。 3.引导学生通过Fe2+与Fe3+与多种药品的反应,如何正确判断Fe2+与Fe3+的相互转化性质,并对这一结论进行推广。 在课堂实际教学中,在几个重点环节上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始终按照教师的设计意图进行实验探究。 Fe3+ 黄色 生成红褐色沉淀 得到血红色溶液 Fe2+ 浅绿色 白色沉淀-灰绿色沉淀-红褐色沉淀 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滴加氯水后溶液变为血红色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学案)

?

Fe3+的和Fe2+检验 试 剂:KSCN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铁粉 实验过程:取3支试管,试管①加入4mlFeCl3溶液, 试管②加入4mlFeCl2溶液, 试管③加入FeCl3、FeCl2各2ml混合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再滴入KSCN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检验方法 在试管①中再加入少量铁粉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继续在试管①中通入Cl2 现象: 反应方程式: 二、Fe2+与Fe3+的相互转化 提供药品:铁粉、铜片、KI溶液、淀粉溶液、CCl4、氯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稀硝酸、双氧水、Vc 实验用品:试管、胶头滴管 1. 根据化合价预测可能的氧化、还原性,对药品进行分类。 常见还原剂 2. 利用已有药品用实验验证假设。 3. 实验探究过程:自主选择相应的药品,设计实验,并开始实验。 预期转化 → → → → → 所选试剂 预期现象 实验现象 结论及反应 常见氧化剂 检验试剂 Fe2+ Fe3+ 实验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 Fe2+ Fe3+:+强 剂 Fe3+ Fe2+:+强 剂

搜索更多关于: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 崇仁县第一中学 刘义 一、教材分析 元素有两种存在状态:化合态、游离态。本模块《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第一节介绍了金属单质是元素存在的游离态,本节介绍的金属化合物是元素的化合态。在自然界中金属元素基本上都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因此,既要了解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又要了解金属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而铁盐和亚铁盐就是铁的化合物主要代表物之一。 本节按钠、铝、铁三种重要金属化合物性质的顺序编写。可以使钠、铝、铁化合物的性质知识更加系统化,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的一些性质》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学完了钠、铝的重要化合物之后学习的另一种元素(铁)的化合物,这样使学生对金属及金属的重要化合物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为以后学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提供了学习方法。如: (1)了解同一种元素的转化关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