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妇科学试题(2套)
二.名词解释
1.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谓之崩中,后者 谓之漏下。崩与漏出血情况虽不同,然二者常交替出现,且其病因病机基本一致,故概称崩漏。
2. 异位妊娠: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 3.绝经前后诸证:妇女在绝经期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如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红面赤、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面浮肢肿、情志不宁等,称为绝经前后诸证。
4.产妇分娩后,发生与产褥有关的小腹疼痛,称“产后腹痛”。其中以瘀血引起的,又称“儿枕痛”。(瘀血引起的产后腹痛称“儿枕痛”。) 5.妇女子宫下脱,甚则脱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通称为阴挺。西医分别称为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三.简答题
1.答: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胞宫、胞脉、胞络受损,以及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常。
2.答:“妇人童幼天癸未行之间,借属少阴;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已绝,乃属太阴经也”。这成为后世医家主张妇人少年治肾,中年治肝,老年治脾的立论根据。
3.肾为先天之本,元气之根,肾藏精,主生殖,人体的形成、生长发育和生殖均须肾精的化生来实现。精血同源,血是女子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即是月经、胎孕、分娩和哺乳的物质基础,生理性带下
9
也是由肾精所化。因此肾虚在妇科疾病中占重要地位,可导致经、带、胎、产、乳中大部分疾病。
4.主要病因是“湿”邪(包括外湿与内湿),影响任带二脉,以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所致。临床常见的有五种类型:①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留注下焦,伤及任带二脉;②肾阳虚损,气化失常,精关不固,精液滑脱而下;③热毒蕴结,损伤任带,约固无力;④湿热下注,流注下焦,伤及任带;⑤阴虚挟湿,损及任带,约固无力。 5.生化汤的药物组成是:当归、川芎、炮姜、甘草、桃仁。 作用特点是:既能生新补虚,又能化恶露去瘀滞,达到行中有补、化中有生、补虚消瘀,故名生化汤
6.(1)血虚证:治则养血益气,活血通络;选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秦艽、鸡血藤。
(2)风寒湿证:治则养血祛风,散寒除湿;选方独活寄生汤。 (3)血瘀证:治则养血活血,通络止痛;选方:身痛逐瘀汤。
(4)肾虚证:治则补肾通络,温经止痛;选方养荣壮骨汤+熟地、秦艽。
四.病例分析
题解:1.(1)诊断:崩漏 (2)辨证:肾阴虚
(3)病机分析:肾气未充,天癸未裕。肾阴虚,冲任失守, 虚火动血,子宫藏泻无度,“肾虚阳搏谓之甭”。
(4)治法:滋肾益阴,固冲止血 (5)方药:左归丸合二至丸
熟地 山药 枸杞 山萸肉 菟丝子
10
鹿角胶 龟甲胶 川牛膝 2.诊断:带下过多(脾虚型)。 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完带汤。
人参 白术 山药 白芍药 苍术 陈皮 黑荆芥 柴胡 车前子 甘草
中医妇科学试卷二 一 选择题 A型题:
1.右归丸是( )治法的代表方
A 补肾益气 B滋肾益阴 C温肾填精 D 滋肾填精 E补肾扶脾 2.治甭三法是( )
A 塞流、澄源、复旧 B塞流、澄源、求因 C止血、求因、固本 D塞流、澄源、止血 E健脾、调肝、补肾 3.闭经的治疗目的是( )
A有排卵月经 B月经来潮 C月经周期正常
D连续三个月有排卵月经 E月经周期、经量、经期均正常 4.痛经的主要病机是( )
11
A 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B 气郁不舒,血行失畅 C寒邪内犯,与血相搏 D气血虚弱,是于濡养 E肾气亏损,精血不足
5.与月经产生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肾 B肺 C胆 D脾 E胃 6.下列哪项不是直接导致冲任损伤的原因( ) A邪毒感染 B郁怒悲伤 C房劳多产 D跌扑闪挫 E寒湿之邪
7.月经先后不定期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 A寒凝血瘀,冲任不畅 B气虚统摄无权 C水亏火旺,热扰冲任 D瘀阻经脉,血行不畅 E气血失于调节,血海蓄溢失常
8.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后期虚寒的主症( )
A 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 B小腹空痛,心悸失眠 C腰酸无力 D小便清长,大便稀溏 E脉沉迟或细弱无力 9. 崩漏的治疗原则是( )
A塞流与澄源结合 B澄源与复旧结合 C塞流与复旧结合D固本与澄源结合 E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0. 下列哪项不是经期延长阴虚血热证的主症( )
A 月经持续8、9日,量少,色红,质稠 B 小腹疼痛拒按 C咽干口燥 D手足心热 E舌红少苔,脉细数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