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政治必修四优化练习第一单元 第二课 第一框 哲学的基本问题 Word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2017·
福
州
模
拟)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这些论辩都蕴含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这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 ) A.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唯一问题 B.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D.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基本问题。材料强调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的集中讨论都与哲学有关,体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答案选C。哲学的基本问题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唯一问题,A选项错误。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选项错误。思维与存在有无同一性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志,D选项错误。 答案:C
2.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是认为( )
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社会存在是客观的,决定人的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就不同
解析:“信则有,不信则无”这句话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从主观思想“信”与“不信”出发,因此可先排除A、B两项;D项迷惑性较大,但它不能直接表达题中观点,故排除D,选C。做此题关键在于对“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做出正确的认识。
答案:C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考虑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做出了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决策。这体现了( ) A.思维决定存在 C.存在决定思维
B.思维正确认识存在 D.思维反作用于存在
解析: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属于客观存在,做出的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的决策,属于思维的范畴,C项正确,A项观点错误,B、D两项观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4.2016年10月19日,我国的“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交会对接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从哲学基本问题的角度看,人类成功探索太空,要正确处理好 ( )
①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②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③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A.①② C.①③
B.②③ D.①④
解析:哲学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故答案选C。 答案:C
5.对于干旱,古人常认为这是上天惩罚人类,他们会举行各种祈雨仪式;而科学研究发现,二氧化碳排放导致气候变暖使降雨减少、水利工程欠账过多、过快发展使需水量大增,这些因素才是干旱的罪魁祸首。这两种对于干旱的态度体现了( )
①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②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的对立 ③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④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A.①③ C.②④
B.①④ D.②③
解析:对于干旱,古人常认为这是上天惩罚人类,他们会举行各种祈雨仪式,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支配下采取的行动,通过科学研究发现干旱的真正原因,
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表现,因此对干旱的不同态度,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③符合题意;之所以出现这种对立,是建立在世界本原为何物的基础上,这种对立反映了对世界本质是什么的不同认识,唯心主义把思维看作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坚持存在是世界本原,因此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①④观点;答案选D。 答案:D
6.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光源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国际领先行列的大型多学科研究平台,大幅提升了我国在蛋白质结构、材料和催化剂等方面的实验研究能力,促进了我国多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的跨越式发展。这说明( )
A.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B.哲学研究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C.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D.存在是世界的本原
解析:材料中涉及的重大科技进步,说明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故A入选。B在材料中未体现。存在决定思维,思维不能决定存在,C错误。D与题意不符。 答案:A
7.面对中国股市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状况,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股市常常是变幻莫测的,想把握住股市的变化那是徒劳的。”以下对这一观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 ②属于不可知论 ③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④是唯物主义观点 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①②④
解析:股市的变幻莫测是社会存在,而认为人不能把握住股市的变化的观点没有认识到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①②正确。这种观点没有正确地分析社会现实,③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唯物主义观点,④不符合题意。选A
项。 答案:A
8.“时间都去哪儿了?”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用多个实验告诉大家:支配所有人的时间,从未有人触碰过的时间,就在那儿,但在感觉上,时间从脑子里“漏掉”了。该答案( )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体现了唯心主义的观点 D.说明存在着绝对真理
解析:时间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感觉上从我们的脑子里“漏掉”了,这坚持了唯物主义的立场,A项应选。B、C、D三项观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9周年的日子。最近几年多次发生的地震引起人们的强烈关切。为此,专家根据30多年来的监测数据分析,认为目前唐山地区不会发生大地震。
远古时代,由于人类的认识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地震预测难以实现。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服从所谓的“天意”。近代以来,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尚不能准确预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源、震级等。
(1)上述材料反映了哪些哲学的基本观点?
(2)这些基本观点在哲学上统称为什么?它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解析:第(1)问考查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并分别阐述其基本观点。第(2)问,首先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然后叙述其包括的两个方面。 答
案
:
(1)①面对地震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们只能听天由命,反映了思维决定存在,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②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
提高,尤其是各种认识工具的不断完善人们对地震的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反映了存在决定思维,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这是唯物主义世界观。
(2)①这两个基本问题在哲学上统称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②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