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职幼师专业课《黑白木刻》 - 图文
中职幼师班《黑白木刻》教学设计
12幼师班 执教:龙港二职吴登央
一、学情分析:
12幼师班作为特殊的教师专业班级,以幼儿园教育服务为宗旨。作为准幼儿园教师,在美术教学领域必须了解并基本掌握多种绘画形式和一定的绘画基础。例如简笔画,下分蜡笔画、黑白简笔画等;例如手工,下分泥塑、剪纸等;例如设计装饰课程,下如艺术字设计、黑板报设计、图画作品展示装裱等;再如传统绘画,写意国画、水粉(水彩)画、(吹塑)版画等。
12幼师班经过一个学期的简笔画结合手工的学习,具备一定的造型和动手能力。在黑白木刻课程之前也接受了一个单元的木板粉印的学习,对版画的相关历史、版画的分类、版画制作流程、版画的动手操作都有一定的了解和累积。本课程的设置,旨在让学生掌握更多类型的版画制作,特别是从木板粉印过度到黑白木刻,“以刀代笔”的表现,相较于木板粉印,刀法的多样性表现和画面的黑白灰感受。
二、教材分析:
幼师专业无具体教材,引用《版画》。版画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具有自己特殊的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中国版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学习传播的价值。
它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汉朝,被称为中国版画的雏形是汉画像石砖。它虽是一种建筑物上具有装饰性的艺术品,但由于它以石砖为地,以刀代笔,显见版画的某些属性,后人以纸拓印,便是精彩的“版画”。现存最早的版画是咸通九年的《金刚般若经》卷首的扉页画《祗树园孤独图》(即有些书上提到的《说法图》,因图为佛在说法)。唐代的版画主要见于佛经宣传中。两宋时期,木刻版画的插图则大量出现在当时出版的经济、史略、文学书籍中。清朝后期,版画艺术渐见衰落。近代的印刷术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而传入我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术,以及由它派生出来的版画也开始遭受冷落了。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先生把木刻版画从国外介绍进来并加以提倡,我国的版画艺术才得以进一步发展。解放以后,版画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手法上千变万化,优秀的版画家层出不穷,创作风格各异,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
中国传统绘画“墨分五色”。黑色并非漆黑一团,它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色彩层次。黑白木刻也是要讲色彩的。这和套色木刻一样。黑白木刻中的色无浓淡之分,全靠点与线疏密聚散构成不同色值的灰色,从而创造出黑白木刻特有的“色彩”感。黑白木刻的黑白灰关系正是通过融入了艺术家情感与创意构想的刀法组织来实现的。刀法之于木刻,就如同笔墨之于中国画,亦如其他一切绘画形式中,色彩的冷暖、浓淡、明暗、厚薄和肌理、笔触等等艺术表现手法。由于材质的特殊性,刻刀在木板上的运行,远不如画笔在纸和画布上那么轻松流畅和自如。刻刀在板上作迂回、旋转或某些规则曲线刻画时,往往会受到很大局限,具有相当大的难度。特别是阳刻的曲线变化更为不易。但是,与普通笔绘效果相比,木刻的强硬胜于纤弱,挺拔胜于流滑,锐利胜于疲软,力度胜于柔媚。正是这种以笨拙的手工方式雕刻挤压出来的线和形,构成了木刻中任何笔绘都无法达到的特殊效果。木刻之美是刀木之美,是力量之美。
《黑白木刻》 12幼师班 执教:吴登央
1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版画的特性和功能,熟悉黑白木刻版画的制版和印刷的方
法,制作出具有一定艺术欣赏性的黑白木刻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中国版画的历史演变相关作品,了解版画的类型和特
征;通过教师示范和自己练习,掌握刻板工具和印刷工具的操作方法;通过版画创作提升学生对黑白木刻从理论的认识到实践,作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将生活细节提炼成艺术题材,发现美,观察美的感受。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版画“以刀代笔”绘画语言,制作一张较为完整的黑白木刻版画。 2、教学难点:
运用点、线、面多样化的刀法表现黑白木刻的黑白灰层次变化和笔触力度。
五、教学准备:
1、教具:
磁条、ppt课件、木板粉印作品、黑白木刻作品 印刷器具(滚轮、油墨、玻璃板、彩卡、木香菇) 展示板(黑色kt板) 2、学具:
课前收集绘画材料、三合板、木刻刀、马克笔等
六、教学过程:
1、 课程导入:中国版画发展演变作品鉴赏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木版画套色版画,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走进中国版画历史,来看一看中国传统黑白版画。
2、鉴赏内容:古代版画、新兴版画、现代版画 A.古代版画特点:体现绘画的复印。
师:古代版画涉及宗教、历史、文学等诸多方面的运用。最早的版画相近的雏形
是作品是汉的石砖作品《汉画像石砖》。现存最完整的的版画是《金刚般若经》卷首的扉页画《祗树园孤独图》、到后期版画在文学作品中被广泛运用成书籍插画,如《西厢记》等。
师:这几张版画与中国画哪种绘画形式较为接近啊? 生:白描相近。
师:对,黑线的地方是版画上留着的地方,空白处是刻去得地方,主体物是突出
来的,这种方法为“阳刻”,画面效果白色较多。 (阳刻)
(古代版画诞生于汉朝,在两汉时期被大量使用,在清朝后期渐渐没落以后,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鲁迅先生从国外重新引入木板版画,故而在现代版画再度兴起。)
《黑白木刻》 12幼师班 执教:吴登央
2
B.新兴版画特点:凸显版画的多样性个性。黑白处理手法多种多样:
如图1黑白的固有色处理
图1
如图2黑白的主观处理
图2
如图3黑白的明暗光线投影处理
图3
结合一条鱼的形式,运用以上三类表现手法,来分析,便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略)
师:当然以上方法只是处理黑白效果
的其中三个而已,实际上的创作方法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在创作时可以作为参考依据。
C.现代版画特点:体现版画家的个性。
例如图4《鱼系列》,版画家的作品越来越具有个性和自己的想法,运用更加多样化的手法,甚至用不同的刀刻制出不同的画面效果来表现一种情绪。
《黑白木刻》 12幼师班 执教:吴登央 3
师:同学们看到以下两条鱼有什么
不同的感受啊? 生:上面的看起来更尖锐更有棱角,下面那条稍微圆滑可爱有亲切感。
师:那么,为什么两条鱼会给你完全不同的感受呢?跟刀法有关系吗? 生:有关系。
师:对,前者用三角刀刻出更有棱
角,后者用了一些圆口刀刻出来的线,看着感觉更加圆滑。
图4《鱼系列》
师:同学们在创作时,想表达什么样的一种感觉,可以考虑一下不同的刀,可能
出现的不同效果。下面,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不同的刀,在画板上刻制的不同感受吧!
3分钟 3、实践操作: 学生练习
A.试一试(制版):学生动手在木板上感受刻刀刻出的不同刀法变化。
1分钟
师:你在刻的时候遇到哪些问题?可以提问。 (生问师答) 生:线条粗细刻不匀怎么办?
师:可以左手食指轻压刀头辅助,控制刀在木板上的力道,避免打滑。 生:曲线、圆点等怎么刻?
师:可以轻轻转动木板,一边用相应的刻刀刻。
生:线条刻不直怎么办?
?? 教师示范
教师边回答边握刀示范:特别要注意安全问题!30度角握刀,左手不可在刀头前方,可在刀头左侧辅助,也可以左手食指轻压刀头,以防止滑走。
(握刀手势)
教师反问: (师问生答) 师:如果刻直线刀头滑走了怎么办?应该从哪里开始刻? 生:接头处?
师:不要从断开的接头处出发,稍微倒退一点点再慢慢再刻出去,以确保线
条完整流畅。
(打滑修正)
师:那块面的刻制有什么方法呢? (块面刻制) 生:先用三角刀刻出块面外形边缘线,再用圆口刀剔除多余面积。
师:也可以直接用圆口刀一个面一个面刻出一个大面,是吧?同学们能举一
反三,非常厉害。总之通过握刀的手法变化,简单的3把刀,可以变化
《黑白木刻》 12幼师班 执教:吴登央
4
出很多类型的点、线、面,如直线、曲线,圆点、水滴状点、方形点、三角形点?? 3分钟 B.试一试:(印刷)
师: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把我刚刚示范的那张印刷一下,哪位同学愿意
来 ? (学生上台) 师:请这位同学根据老师所说的步骤一步一步来,其他同学可要最细看好了! 印刷步骤:
1.先用滚筒蘸取一定油墨 2.在玻璃板上反复滚动,听到油墨与滚筒黏连的声音以后说明滚筒已经平均沾上油墨了
3.这时滚筒平均的转移到版画上滚动 4.涂抹平均后,将纸张赋予版画之上
5.再用它物轻压,保证版画上的油墨能平均的印刷到纸张上。
2分钟
师:好,这就是今天的第一张作品了。老师要采访一下这位同学,你觉得这版画有什么特点啊? (采访)
生:可以无限复制。
师:非常正确,版画的特点就是可以无限复制,请回座位。 师:同学们看一看老师手中的版画与印刷出的作品有什么区别?
(提问全体)
1分钟 生:木板与作品是相反的。
师:对,被刻掉的部分印到纸上是白色的,没有被刻掉的是黑色的,主体物画面是凹进去的。这种刻法称为“阴刻”。 (阴刻)
小结:说了这么多,版画的特点就是可复制,黑白木刻的精髓在于其色彩的黑白对比。刻制版画的时候,最讲究的,就是通过点线的疏密关系,来制造出画面的黑白对比。拿出范画,例如该题,天空,刻去的越多,印出来天空就越白??明白吗?
1分钟 4、学生制版:
师:这节课,同,可以以“鱼为”为主题,也可以发挥想象,例如动物、植物、风景、花卉等题材进行创作,开始行动吧。
(教师巡回指导) 15分钟 5、作品印刷(走动式,刻好就印): 2分钟 6、作品展示: (印好就展): 1分钟 7、作品评析:(学生互评)选一种自己最喜欢的作品,原因 1分钟 8、课堂总结:版画类型多种多样,木板版画只是其中一种,版画在生
活中运用广泛,如石版画、铜版画、丝网版画??
《黑白木刻》 12幼师班 执教:吴登央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