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DC0809+LCD1602+AT89S52毕业设计 - 图文
掌握的不好,造成元件没法安装;
第二对于线路的布设:需要考虑到走线的美观、均匀,不能交叉,尽可能的减少交叉所产生的跳线,焊盘要尽可能的大,以方便后面的焊接,如有可能建议对电路板覆铜,以提高电路板在以后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第三腐蚀好后的电路板要进行出碳、涂抹松香以防电路的氧化。电路板钻孔时候一定要稳住看清再下钻,千万不能看到钻头对着焊空最后却打到线上就麻烦了。要尽可能的用和管脚大小接近的钻头。
第四焊接时,首先要确认元件安装到正确位置,焊接时要先加热焊盘,再上锡,不能上锡过多,容易引起短路,尤其是覆铜板,要特别注意。
4 系统的调试
完成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制作和软件编程之后,要使系统能够按设计意图正常运行,必须进行系硬件和软件全面调试。 4.1 硬件调试
硬件调试的主要任务是排除硬件故障,其中包括设计的错误和工艺性故障等。 1.检查所设计的硬件电路板所有的器件和引脚是否正确,尤其是电源的连接是否正确;检查各总线是否有短路的故障。检查开关/按键是否正常,是否连接正确,为了保护芯片,应先对各IC座电位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再插入芯片。
2.将40芯片的仿真插头插入单片机插座进行调试,检查各接口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有正常的程序测试硬件电路的好坏。 4.2 软件件调试
软件调试的任务是利用开发工具进行在线仿真调试,发现和纠正程序的错误,同时也能发现硬件的故障。软件调试是一个模块一个模块进行的。首先单独调试各子程序是否能够按照预期的功能,接口电路的控制是否正常。最后调试整个程序。尤其注意的是各模块间能否正确的传递参数。
1)检查 LCD显示模块程序。观察在LCD上是否能够显示相应的字符。 2)检查按键模块程序。
3)检查A/D转换模块程序。可以在硬件电路的输入端输入已知的几个电压,分别观察LCD上是否显示相应的电压值。
4)检查数据的转换模块程序。 4.3 软硬联调
该系统存在软件和硬件的紧密联系。软硬件都调试通过后,整个系统连接仍
13
会存在很多麻烦。首先检查 A/D 部分,然后是单片机,最后是液晶,依次排除障碍。
总调试。当相应的各模块环节都正确后,可程序下载到单片机。接上电源运行。再检查所有功能,观察是否能预期的一样。如果一样,说明设计成功完成
5 数据结果分析
5.1 系统调试和校准
设计完成之后,我们要对数据进行调试。调试过程可以利用对部分给定电压的测量结果分析来完成。首先要校对零点:将A/D转换器的模拟输入端口接地,即让电压为0V,此时可以调整R2的值,直至显示电压为0V时为止。校准零点之后,就可以进行测试了。 5.2 测试数据
调试完后,对电路进行精确、准确进行调试,为了保证精确度,要多测几个点,除了零点和满度值外,再选两个中间值进行比较,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输入值(V) 0 1 2 3 4 5 以上数据符合要求,测试成功。
测量值(V) 00000 0.976 1.895 2.901 3.857 4.886 14
总结
由于本设计使用的是高效的51系列单片机作为核心的测量系统,以及高精度,高速度,高抗干扰的A/D转换器。使得本直流电压表具体精度高,灵敏度强,性能可靠,电路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因为平时所需要测量的被测电压的电压值不是一个定值,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微小的变化。因此本设计为之增加了可测5秒内平均电压的电压值。大大的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使直流电压表有着较高的智能水平。
此设计是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性实验。通过此设计可知在单片机系统开发过程应注意以下事项。
1)硬件的选择。选择适合设计目地的元器件是一个重要的方设计环节。不能以元器件是否是最高性能作为选择元器件的标准。往往高性能器件的价格也是较高的。应根据项目设计的需要选择元器件,能够满足设计需要作为标准选择元器件。
2)因为单片机系统设计是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设计,所以系统和硬件和软件必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应不断调整硬软件设计,以提高系统工作效率。
单片机的应用如今已经是在工业,电子等方面展示出了它的优越性,利用单片机在设计电路逐渐成了趋势,它与外围电路再加上软件程序就可以构建任意的产品,使得本设计成为现实。随着单片机的日益发展,它必将在未来显示出更大的活力,为电子设计更多精彩。对于数字电压表而言,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大。
15
致谢
通过这一阶段的努力,我的毕业论文《数字电压表》终于完成了,这意味着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大学阶段,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我的指导老师司新生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选题到开题报告,从写作提纲,都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体问题,严格把关,循循善诱,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谢。同时我还要感谢在我学习期间给我极大关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师以及关心我的同学和朋友。
写作毕业论文是一次再系统学习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完成,同样也意味着新的学习生活的开始。我将铭记我曾是一名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学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穷究于理成就于工”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签名:
2011年10月19日
16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