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4)若50mL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A与B刻度间相差1 mL,刻度A为20,则此时气体的读数为 。
(5)如果要进一步探究CuO在反应中是否起到催化作用,请完成后续实验。(提示:可从催化剂的概念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表明,加入CuO后产生O2的速率比未加入时快得多
得分 评卷人
29.(4分)现有16 g Fe2O3和CuO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把混合物全部加入到100 g足量的硫酸溶液中,完全溶解。然后滴加150 g 16 %的氢氧化钠溶液,沉淀质量不再改变。试计算所用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30.(6分)在100 mL稀盐酸中加入混合均匀的NaHCO3
KHCO3固体粉末,充分反应后使气体全部逸出。右图是粉末的质量与产生CO(该状况下,气体的密度为1.964 2L)体积的关系。请计算: (1)该盐酸中HCl的质量。
和加入g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10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CuO能加快KClO3的分解 9
(2)若该盐酸为120 mL时,加入粉末为58.5 g,求产生CO2的体积。
(3)若粉末的质量为x g,该盐酸的体积为140 mL,产生的CO2体积为y L。试写出粉末质量x(g)与产生CO2体积y(L)之间的关系。
全国初中学生
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B B D D A、C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B、C A、C D B C B、C B、D
二、填空题:
16.(2分,每空1分)(1)稳定 (2)①④⑤⑥ (全对1分,有错不给分)
17.(3分)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除氢以外元素的质子数依次增大 (每空1分)(其他 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HCl 10 (共1分)
18.(3分)(1)气-液、气-固 (共1分)(2)a b c (2分,漏1个扣1分,扣完为止)19.(4分)(1)CO2 + 2 NH3 == CO(NH2)2 + H2O (2分) 733.3 (1分) (2)某些海洋钙质生物(如珊瑚)难于形成外骨架(由碳酸钙构成)。 (1分) 20.(5分)(1)CO2 CaCO3(各1分) (2)铁(1分) (3)C+O 点燃 点燃 2
CO 2C+O 22
2CO (各1分)
21.(3分)2 Ca(H2O)b == bCH4 +(2a-b)CO2 (2分) (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a = b (1分)
10
22.(5分)(1)第一个化学方程式不合理,因为CaCO3将与HCl反应 (2分) (2)3 Mg(OH)2 + 2 FeCl3 == 3 MgCl2 + 2 Fe (OH)3↓ (2分) Fe (OH)3比Mg(OH)2更难溶 (1分) 23.(7分)(每空1分)(1)否,因为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O3
(2)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Na2SO4溶液,如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BaCl2过量。 (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3)除去Ca、Ba 一次过滤,简化实验步骤
(4)NaCl、NaOH、Na2CO3 应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HCl,中和NaOH 除去过
量的Na2CO3
(5)NaOH、BaCl2、Na2CO3(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24.(8分)(1)集气瓶中盛20%(其容积)的水,盖上玻璃片,倒置放入水槽中。移去玻璃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H2至满,在水下盖上玻璃片,从水中取出倒置放在桌面上。 (2分) (2)60 80 (各1分) (3)① 按优选法(取中值,氢气占0.7,下同)收集。点火实验,若发生爆炸,在0.7 ~
0.8中优选继续;若不爆炸,在0.6 ~ 0.7中优选继续;…… (4分)
② 按0.65、0.70、0.75收集实验 (1分)
发生爆炸的上限为:发生爆炸的最大值 ~ (发生爆炸的最大值+ 0.05) (2分)
2+
2+
-
三、实验题:
25.(4分)(1)
A 仪 器 (1分) (1分) B (A若画成具支试管也给分,B若画成蒸馏烧瓶也给分)
(2)①②③④⑤⑥⑧(全对1分,有错不给分) CO2、H2或H2S (1分) 26.(3分)(1)不严谨 还可能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1分) (2)该装置的缺陷是:① 若产生的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则会造成空气污染;②若产生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则无法验证 (各1分) 27.(5分,每空1分)(1)0.4; 4.25% (2)氧气会带走水蒸气
(3)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误差较大;需用500 mL量筒(因为产生氧气的体积约是282 mL)。 28.(8分)(1)1.6 (1分) ①②③ (1分)
11
(2)生成50mL气体所需时间 (1分) (3)a d (2分,错1个扣1分,扣完为止) (4)20.8 mL (1分) (5)
实验步骤 将加热后残留的固体溶于足量的水,过滤后称重CuO的质量 将过滤后的CuO重新与KClO3混合加热,观察是否依旧能加快KClO3的分解 (共2分,实验步骤和设计目的全部答对得1分)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 CuO的质量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CuO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保持不变 四、计算题:
29.(4分)设100 g硫酸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x,由Na和SO4之间的关系得: H2SO4 ~ 2 NaOH (1分) 98 80
x 150 g×16% (1分)
x== (98×150×16%)g/80 == 29.4g (1分) ω(H2SO4)=29.4g/100g =29.4% (1分) (其他合理过程也给分) 30.(6分)解:(1)m(CO2) = 11.2×1.964 = 22 g (1分) 设盐酸中HCl的质量为x。
HCl ~ CO2
36.5 44 x 22
36.544? x22+
2-
x = 18.25 g (1分) (2)∵
120mL58.5g <
100mL45 g ∴ V(CO2) = 11.2×1.2 = 13.44 L (2分) (3)m(粉末) = 45×1.4 = 63 g 若x ≤ 63 g ,则 y =
x11.2x?11.2 = L (1分) 4545 若x > 63 g ,则 y = 11.2×1.4 = 15.68 L (1分) 答:该盐酸中HCl的质量为18.25 g。产生CO2的体积为13.44 L。
12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