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

2017年北京市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0:00:03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B.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C.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D.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答案】A

【试题解析】用这样的一个材料命制试题,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本身所考查到的读音、笔顺等问题,也都是语文试题中的常规考查内容。

【解题指导】在读音方面,我们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多下工夫,在备考的时候找出多音或者容易误读的字识记,要把字音的纠正融入到日常的阅读中来。同时,也应该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单音但是易误读的字,就应该有意识地组成更多的常用词语来识记,有参照物的记住一条线或者一个面,就比较容易记牢了。

(2)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持续时间最长 ②付出代价最大 ③开始时间最早 ④抗击日军最多 A.③④①② B.①③④②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答案】C

【试题解析】语句衔接的问题,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也反复考查到了,这个题要特别注意到横线处文字的顺序和整段文字的第一句的对应关系,找到了这种对应关系,基本上做对此题的难度就不大了。

【解题指导】语句衔接试题不必做过多的练习,应该融入到日常阅读中进行,当然,也可以把历年的中考试题都找出来,看看这些语句衔接试题有怎样的基本规律,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对于考试而言,也是比较有益的。

【例4】 (2015·北京)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2分)

踏 ,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 ; 痛 ,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 。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联的基本知识,又考查了有关鲁迅的基本文学常识,这两个考点

第 5 页 共 27 页

叠加在一起,就有了比较厚重的文化含量了。

【解题指导】这一类题可以在掌握对联基本规则的基础上,结合古今名联来学习。比如,有关古今著名文学家的对联就有很多,我们在复习文学常识的时候,可以把具体的文学作品,化抽象为具体,以便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5】 (2015·北京)?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2分)

A.远交近攻 顺手牵羊 反客为主 C.打草惊蛇 浑水摸鱼 调虎离山 【答案】C

【试题解析】考查修辞的基本知识,是语文试卷考查中的常见问题,考查方式越来越合理,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语境。这个题目别出心裁,给出?三十六计?这样一个大的语境,然后问哪些计谋的定名是借助了比喻的方式,这个命题的设计很巧妙,既考查了对比喻这种修辞的理解,同时,又把它包装到?三十六计?这样一个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之下,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传达了另一个意思,那就是成语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它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丰富性,因此,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

【解题指导】在平时学习中掌握初中常用的八种修辞方法,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作用。多阅读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书,了解相关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例6】 (2015·北京)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博物馆参观。下面是某博物馆的参观须知,请你以班长的身份,依据?参观须知?向同学们提出要求。(要求:用?既……,又……?的句式,限30字以内)(2分) 博物馆参观须知

1.参观时请勿大声喧哗、追跑打闹,手机设置为静音,以免影响他人参观。 2.爱护馆内展品,请勿触摸、拍照,以免损坏展品。

【答案】希望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既要保护馆内安静,又要爱护馆内展品。

【试题解析】解答这道题,首先需要归纳概括的能力,要能把?博物馆参观须知?中的两句话,概括为两个要点,一个是?参观时要保持安静?,另一个是?要爱护馆内展品?。其次,需要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再次,需要根据情境选择恰切的语言表达,因为是提出要求,就要用祈使语气,而不应该使用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

【解题指导】掌握好常用关联词语之间的关系,这类题也需要结合多种多样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行训练。

?基础运用?小结:总体来看,基础运用部分和历年中考试题相比,变化颇大,考查内容更

B.围魏救赵 以逸待劳 偷梁换柱 D.暗度陈仓 金蝉脱壳 欲擒故纵

第 6 页 共 27 页

丰富,题型也更灵活多样,而且,特别重视基础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这种变化表面上看,不容易有抓手,给备考复习制造了障碍,但深入思考,实际上也强调了备考复习时不能追着题型走,而要抓住能力来处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非但不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反而是减轻了负担。

实战演练

1.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第(1)~(6)题。

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而形成的汉语言文化精髓,它浓缩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华,承载着.历代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形成的处世哲学。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它言简意赅,以简驭繁,以极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内涵,成为汉语言文化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人们讲话、写文章都喜欢运用成语,是由于成语除了(甲),还(乙)。而最能体现后者的,莫过于比喻的运用。成语的比喻用法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明显的比喻。例如?如虎添翼??门庭若市??归心似箭??味同嚼蜡?等,特点是带有?如??若??似??同?这类比喻词。因此不管放在什么语言环境里,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这类成语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值得 ① 。更多的一种情况是运用成语的比喻意义。什么叫?成语的比喻意义?呢?那就是一个成语由于它的比喻用法而逐渐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意义。如?完(bì)归赵?出自蔺相如设法把国宝从秦国送回赵国的历史故事,后用来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这一比喻义用得多了,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就作为这个成语的固定意义确定下来了。运用这类成语不仅能收到比喻的表达效果,还能提升语言的文化 ② 。

(1)文中加点字?髓?的注音和?完(bì)归赵?注音处应填入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 ) A.髓(sǔi)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旁为?玉?)

C.髓(suǐ) 壁(声旁为?辟?,形旁为?土?) 旁为?玉?)

(2)根据句意,依次填入①②两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品位 ②品味

B.①品味 ②品味

C.①品位 ②品位

D.①品味 ②品位

D.髓(sǔi) 璧(声旁为?辟?,形B.髓(suǐ) 璧(声旁为?辟?,形

(3)对文中画线句标点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B.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C.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D.成语多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古典诗文;也有些源自民间惯用语、谚语、歇后语等 (4)文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句子是( )

第 7 页 共 27 页

A.(甲)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乙)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B.(甲)具有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精练的特点 C.(甲)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乙)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D.(甲)具有精练、富于表现力的特点 (乙)具有简洁、生动形象的特点

(5)在下面连环画所表现的历史故事中,?唇亡齿寒?的?齿?具体比喻的一项是( ) A.东周 B.虞国 C.虢国 D.晋国

【注】虞(yú)国和虢(gu?)国是春秋时的诸侯国,有结盟关系。

(6)在下面空格内填入汉字,组成三个成语,将三个成语用规范美观的汉字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答案】(1)B (2)D (3)C (4)A (5)B (6)触景生情 情投意合 不谋而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1)、(2)题。

农谚,是挂在农家四季墙上的钟表,准确有序地周而复始。布谷鸟开春的第一声啼鸣,便是一句农谚;老黄牛拉犁时眼角掠过的一道道鞭影,便是一串串农谚。

【甲】?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斤?,人们刚从春节的欢乐气氛中走出来,便在又一

第 8 页 共 27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B.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C.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D.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答案】A 【试题解析】用这样的一个材料命制试题,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形式。本身所考查到的读音、笔顺等问题,也都是语文试题中的常规考查内容。 【解题指导】在读音方面,我们要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多下工夫,在备考的时候找出多音或者容易误读的字识记,要把字音的纠正融入到日常的阅读中来。同时,也应该掌握一些有效的方法,比如,单音但是易误读的字,就应该有意识地组成更多的常用词语来识记,有参照物的记住一条线或者一个面,就比较容易记牢了。 (2)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