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0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解析版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纲要导引】
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属于选修3-5的考察实验,17年前新课标不作为重点学习内容,18年新课标将选修3-5纳入必考,则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在往后的考试中很有可能会出现,考察思想和方法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类似,难度不大。
【点拨练习】
1.(2018?顺义区二模)若采用图中甲、乙两种实验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小球半径相同,质量均为已知,且mA>mB,B、B′两点在同一水平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采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OB、OM、OP和ON的距离 B.采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必须测量OB、B′N、B′P和B′M的距离 C.采用图甲所示装置,若mA?ON=mA?OP+mB?OM,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 D.采用图乙所示装置,若【答案】D
【解析】A、如果采用图甲所示装置,由于小球平抛运动的时间相等,故可以用水平位移代替速度进行验证,不需要测量OB的长度,故A错误;
B、如果采用图乙所示装置时,利用水平距离相等,根据下落的高度可确定飞行时间,从而根据高度可以表示出对应的水平速度,从而确定动量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OB的距离,故B错误;
C、采用图甲所示装置,一个球时水平距离为OP,两球相碰时,A球距离为OM,B球为ON,则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
+
,则表明此碰撞机械能守恒
1
mAv=mAv1+mBv2,因下落时间相同,则两端同时乘以t后有mA?OP=mA?OM+mB?ON,则表明此碰撞动量守恒,故C错误;
D、小球碰后做平抛运动,速度越快,下落高度越小,单独一个球下落时,落点为P,两球相碰后,落点分别为M和N,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mAv=mAv1+mBv2,而速度v=,根据h=gt可得,t=
2
,则可解得:v=,v1=,v2
=;
代入动量守恒表达式,消去公共项后,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mAv=mAv1+mBv2
2
2
2
=+
代入速度表达式可知:=+ =
+
,故可以根据该式表明此碰撞机械能守恒,
联立动量表达式和机械能表达式可知故D正确。
2.(2006?天津)(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A、B两球的质量比为2:1,则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位有效数字).
(2)一多用电表的电阻档有三个倍率,分别是×1、×10、×100.用×10档测量某电阻时,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为了较准确地进行测量,应换到 档.如果换档后立即用表笔连接待测电阻进行读数,那么缺少的步骤是 ,若补上该步骤后测量,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是 Ω.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2所示的R﹣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 V,r= Ω.
= %(结果保留一
2
【答案】(1)P;2
(2)×100;调零(或重新调零);2.2×10(或2.2k) (3)2.9;0.9
【解析】(1)A与B相撞后,B的速度增大,A的速度减小,碰前碰后都做平抛运动,高度相同,落地时间相同,所以P点是没有碰时A球的落地点,N是碰后B的落地点,M是碰后A的落地点;
3
系统碰撞前总动量p与碰撞后总动量p′的百分误差==
≈2%.
(2)操作步骤正确,发现表头指针偏转角度很小,知电阻较大,应换到×100档,换挡后需重新欧姆调零.电阻的阻值22×100=2.2×10Ω.
3
3
(3)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Ir,则,知纵轴截距的绝对值表示内阻的大小,所以r=0.9Ω,
图线的斜率表示电动势,则E=.
3.(2011?全国)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图中,B为气垫导轨,A、C为固定在导轨两端的竖直挡板,D、E为两个刚性滑块。完成下列实验步。 (1)调节气垫导轨,使导轨保持 (2)称量滑块D、E的质量m1和m2
(3)将滑块D、E紧贴在一起,置于导轨上的确定位置。用电动卡销卡住D和E。 (4)在D和E之间水平放置一轻弹簧,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5)放开电动卡销:同时启动电子计时器,记下D至A运动的时间和E至C运动的时间。
(6)重复步骤(3)(4)(5)多次,计算D至A的运动时间的平均值t1和E至C运动时间的平均值t2 (7)测量 和 。
(8)检查关系式 是否近似成立:如近似成立,则(在滑块和气垫导轨的摩擦力很小的前提下)验证了动量守恒。
【答案】(1)水平;(7)D到A的距离L1;E到C的距离L2 (8)m2
=m1
【解析】(1)为了减小误差,实验中应调节气垫导轨,使导轨保持水平;
(7)根据实验原理可知,本实验中需要测量弹簧弹开后两滑块的速度,由题意可知,根据滑块滑到档板的平均速度来表示弹开后的速度,故需要测量两滑块到左右档板的距离,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碰后的速度; (8)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知,vD=
vE=
设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应验证的表达式为: 0=m2vE﹣m1vD 代入速度可得: m2
=m1
4.(2019?惠州模拟)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电磁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A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a)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Hz,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平衡摩擦力.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