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9:44:09

百度文库

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课型 教学手段 新授课 1、教学用品: —1—11.0mol?L盐酸、1.0mol?L氢氧化钠溶液,250mL烧杯若干、简易量热计、温度计;多媒体 2、预习本节学案,完成《自主学习》丛书预习导引部分。 3、复习必修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会判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义,知道其正负号的意义。 3、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培养协作精神。 反应热的含义、测定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实验 测定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数据处理 本节内容是在必修2学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化学热力学的有关知识。 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化学热力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特别是实验探究---测量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对数据的处理、信息的提取都是很好的训练。 从五个角度分析教材的内容组织线索,分别是: 1、知识逻辑线:从断键、成键的角度认识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热定义→ 计算公式→测定中和反应的热效应。 2、学生认识发展线:必修2: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一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就是反应热→知道定义后,如何计算和测量→实验中数据处理和注意事项 3、问题线;什么是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从两个角度(成键、断键和物质总能量)认识→什么是反应热,如何确定→测定中和反应热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4、活动线:复习必须2内容→在此基础上,学习认识反应热的含义→深化对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理解,练习判断→测量中和反应的热效应→对实验中的数据分析、处理 5、情景素材线:木材和煤取暖→生活中的放热反应→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测量实验→生活中如何哪些用品和量热计原理相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情景引入 教师活动 古罗马一首拉草料的轮船自然的故事。 学生活动 了解为什么自燃,思考草发生变化时,伴随能量变化的形式。 设计意图 结合历史典故,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内容分析 设计思路 - 1 -

百度文库

复习 【设疑】 1、根据必修2的学习,你认为:任何化学变化都伴随能量变化,这句话对吗? 2、试从两个方面说明某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化学反应的本质和物质总能量两个方面) 讨论、交流、回答 为“反应热”1、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断裂,的定义引入新键生成。旧键断裂,吸收能量;埋下伏笔 新键生成,放出能量;吸收能量和放出能量不同;该化学反应体现一定的热效应; 2、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总是不同,对外体现释放和吸收能量。 总结、交流 认识一些常见的吸热、放热反应 由已有的认知自动生成反应热的概念 过渡 【总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新授 【过渡】在这些反应中都伴随形成概念,并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着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我们就把这叫——反应热。 【追问】 1、这些变化都是什么反应? 2、而一个反应在不同条件下,吸、放热量又不相同,如何定义反应热哪? 【自主学习】 反应热的概念、符号、测量 【设疑】如何认识反应热的公式,试从初中热传导公式来理解。 【活动探究】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设疑】 1、量热计的构造,哪些是为了保温,减少热量的损失而设计的? 2、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设计,和量热计的原理相似? 板书: 1、仪器 2、实验步骤 【讨论】 如果将上述反应中的盐酸改成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硝酸,测得的反应热会变吗? 默读课本:2——3页,回答问题 锻炼学生归纳能力 理解公式 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处理数据能力 训练学生的思维 操作实验 讨论回答 有的同学讨论到:夏天,买雪糕的用被子蒙在箱子上,防止热量传递。 交流、讨论 从中和反应本质的角度,认识反应的反应热 对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加深认识 讨论下列问题: 交流: 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1.会有所变化。因为醋酸为弱电mol/L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解质,其电离时要吸热,故将使- 2 -

百度文库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 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测得结果偏小。 2.否。因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其数值与反应物的量的多少无关,故所测结果应基本和本次实验结果相同(若所有操作都准确无误,且无热量损失,则二者结果相同) 巩固练习 [练习]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强化对中和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反应测量实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验的再认识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热量 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____ ;用50 mL 0.50mol/L 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_______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归纳】本实验中,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总结回答: 强化对中和(1)为了使中和反应进行完全,可反应热测定以让酸或碱略 稍过量。 的重视,培(2)为了使测得的中和热更准确,养其梳理、所用酸和碱的浓度宜小不宜大。 归纳能力。 (3)宜使用有0.1℃刻度的温度计。 (4)记录最高温度。 (5)进行反应热的计算式进行了以下处理: a、忽略量热记的热容; b、认为稀溶液与水的比热- 3 -

百度文库

相同; c、认为热容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总结 巩固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总结、反思 你都有哪些收获和困惑? 【课堂练习达标】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 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D.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加热 2.下列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在生石灰中加水 B.硝酸铵溶于水 C.浓硫酸加水 D.用石灰石煅烧石灰 3.(2006·上海)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D.伴随着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5.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 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 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搅拌。 ⑴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⑵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 和反应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 检测学生掌握情况,以便调整自己的教学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百度文库 山东省枣庄一中高二化学《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教案 课型 教学手段 新授课 1、教学用品: —1—11.0mol?L盐酸、1.0mol?L氢氧化钠溶液,250mL烧杯若干、简易量热计、温度计;多媒体 2、预习本节学案,完成《自主学习》丛书预习导引部分。 3、复习必修2---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1、会判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了解反应热效应的定义,知道其正负号的意义。 3、通过中和热的测定,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体验成功的快乐和培养协作精神。 反应热的含义、测定中和反应热效应的实验 测定中和反应热效应的数据处理 本节内容是在必修2学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化学热力学的有关知识。 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化学热力学的本质和研究方法有所了解,特别是实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