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孔钻机床PLC控制电路的设计
在某些装备中的深孔零件,常常具有上述多种功能。功能越多,对深孔和深孔加工技术的要求越高,其加工难度就越大。
将上述深孔与浅孔的功能加以对比,不难发现二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
人类对深孔加工技术的需求至少可以上溯到14世纪欧洲滑膛枪的问世,远比第一次产业革命现代化机械技术革命来的要早。
至上世纪60年代深孔加工技术被用来应用于石油、煤炭采掘、水火力发电机组制造、船舶、航空航天、冶金化工、木材加工机械、饲料机械、等不同行业的装备制造。以深孔零件外特征的民品装备不断涌现出新的品种,成为20世纪下半页装备制造业中的一只新秀。
]
2
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2.1 可编程控制器发展历史
早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主要用来代替继电器实现逻辑控制。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迅速发展,可编程序控制器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技术与新兴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具有可靠性高、功能强、应用灵活、编程简单、使用方便等一系列优点,以及良好的工业环境工作性能和自动控制目标实现性能,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969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由分离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主要功能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70年代初期,体积小、功能强和价格便宜的微处理器被用于PLC,使得PLC的功能大大增强。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和各种特殊功能模块。在软件方面,PLC采用极易为电气人员掌握的梯形图编程语言,除了保持原有的逻辑运算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档次普遍提高。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大大提高了PLC软、硬件功能。
2.2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及应用
在发达工业国家,PLC已经广泛的应用在所有的工业部门。据“美国市场信息”的世界PLC以及软件市场报告称,1995年全球PLC及其软件的市场经济规模约50亿美元[4]。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的功能得到大大的增强,具有以下特点:
3
1.可靠性高:PLC的高可靠性得益于软、硬件上一系列的抗干扰措施和它特殊的周期循环扫描工作方式。
2.具有丰富的I/O接口模块:PLC针对不同的工业现场信号,有相应的I/O模块与工业现场的器件或设备直接连接。另外为了提高操作性能,它还有多种人机对话的接口模块;为了组成工业局部网络,它还有多种通讯联网的接口模块。
3.采用模块化结构。为了适应各种工业控制需要,除了单元式的小型PLC以外,绝大多数PLC均采用模块化结构。PLC的各个部件,包括CPU、电源、I/O等均采用模块化设计,由机架及电缆将各模块连接起来,系统的规模和功能可根据用户的需要自行组合。
4.编程简单易学。PLC的编程大多采用类似于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梯形图形式,对使用者来说,不需要具备计算机的专门知识,因此很容易被一般工程技术人员所理解和掌握。
5.安装简单,维修方便。PLC不需要专门的机房,可以在各种工业环境下直接运行。各种模块上均有运行和故障指示装置,便于用户了解运行情况和查找故障。由于采用模块化结构,因此一旦某模块发生故障,用户可以通过更换模块的方法,使系统迅速恢复运行。
由于PLC强大功能和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钢铁、石化、机械制造、汽车装配、电力等各行各业。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工艺参数的采集、生过程控制、信息处理、设备运行状态监测等。
2.3 PLC 编程简介
PLC的应用设计,一般应按下述几个步骤进行,具体流程见图2.1。 1 熟悉被控制对象
首先要全面详细的了解被控对象的机械结构和生产工艺过程,了解机械设备的运动内容、运动方式和步骤,归纳出工作循环图或状态(功能)流程图。
4
开始 讨论系统结构 编程动作流程图 分配地址 程序存储 软件开发 设计硬件结构 编写程序 输入输出装置和PLC布线 程序运行 调试程序 确认I/O设备的操作 维护检查系统
图2.1 PLC应用的系统开发流程图
2 明确控制任务与设计要求
要了解工艺过程和机械运动与电气执行元件之间的关系和对电控系统的控制要求。例如机械部件的传动与驱动,液压、气动的控制;仪表、传感器的连接与驱动等。归纳出电气执行元件的动作节拍图。电控系统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这个节拍图。
以上两个步骤得到的图表,综合而完整的反映了被控对象的全部功能和对被控系统的全部要求,是整个系统设计的依据,也是系统设计的目的和任务所在。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