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生物试卷

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生物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7:12:14

高一生物试题 2016.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中性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考号。

3.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苯卷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说,“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能繁殖产生后代,因此病毒属于生命系统 B.所有生物个体都具备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 C.细胞学说仅涉及到动植物细胞,不涉及原核细胞、真菌和病毒 D.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2.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就是单细胞生物,例如:大肠杆菌、蓝藻、衣藻等 B.由于原核细胞无线粒体,因此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地球上的生物不是真核生物就是原核生物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的有序进行

3.如下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应该是①③⑤

B.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的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C.若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D.由低倍镜换高倍镜时,需要升高镜筒再换上高倍镜,以免损坏载玻片和镜头 4.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脑啡肽由3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4个肽键

B.该脑啡肽中含1个游离的氨基,2个游离的羧基

C.高温、X射线、强酸等会引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 D.形成该脑啡肽时,脱去的水中的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

5.阐明生命现象的规律,必须建立在阐明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基础上,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均以碳链为骨架,因此碳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元素 B.细胞中的脂质分子的氧的含量远远多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少

C.在小鼠细胞内检测到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2H22O11,它可能是蔗糖

1

D.生物体内的无机盐离子,必须保持一定的量,这对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非常重要 6.下图A、B、C、D表示生物大分子,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所指代的元素为C、H、O、N、P,Y所指代的元素为C、H、O、N B.细胞结构Ⅰ在不同的细胞分裂时期会有不同的形态 C.小分子a在人体细胞中有8种,在蓝藻细胞中有4种

D.B得结构具有多样性,从b的角度分析是由于b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E的盘曲折叠方式不同造成的

7.下图1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在动植物细胞中,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图1、图2所示的结构

B.图1中可见[1]内质网膜和[5]核膜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C.图2中线粒体内膜和外模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相似,都是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 D.能够进出核孔的物质有RNA、ATP和某些蛋白质等

8.如图为某同学所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不应该出现的细胞器有2和4,还应该具有核糖体,中心体等

B.1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等组成,在1中进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C.5为两层膜的细胞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可以将葡萄糖氧化分解成CO2和H2O

D.3为单层膜的结构,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9.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壁,因此植物细胞“系统的边界”是细胞壁而不是细胞膜

B.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了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 C.细胞器的种类决定了细胞功能的复杂程度 D.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是植物细胞

10.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现象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即可,不需要使用高倍显微镜 B.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C.若将0.3g/ml的蔗糖溶液换成1mol/L的KNO3溶液时,细胞先 发生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D.该实验滴加蔗糖溶液前要用显微镜观察紫色中央大液泡的大 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11.某同学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U型管两侧液面相等,图中半透膜

允许单糖通过,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2

A.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一定是相等的

B.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的一侧液面上升

C.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浓度不等的葡萄糖溶液,则实验现象为:高浓度一侧液面先升高,随后另一侧液面升高,随后两侧液面会持平

D.若U型管中加入两种两种浓度不等的蔗糖溶液,当液面停止上升时,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

1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离子的速率与细胞呼吸强度总是呈正相关 B.苯出入细胞取决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和载体数量

C.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需要消耗能量 D.在氧浓度为0时,轮藻细胞也可以逆浓度吸收K+

13.下图所示的A、B、C三图依次表示酶的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

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中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反应速率会不断上升

B.B图中a点所对应温度是该酶的最适温度,a→b温度升高使酶的活性下降,导致酶促反应速率减慢,所以曲线急剧下降

C.图C可以表示胃蛋白酶的催化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D.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试管分别放入75℃的水浴锅中,20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试管内的反应速率会加快

14.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有几项是正确的

①是有分泌功能细胞产生的 ②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③凡是活细胞都含有酶 ④过酸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⑤酶都是有机物 ⑥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催化作用 ⑦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⑧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降低活化能的作用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15.某同学对ATP进行了如下总结,你认为合理的是 A.在剧烈运动状态时,细胞消耗大量ATP,因此ATP的含量不再保持动态平衡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总是与ATP的合成相关联

C.ATP在给细胞提供能量时,其中两个高能磷酸键都易断裂、易形成 D.细胞内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

16. 图1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过程。图2的实验装置用来探究消毒过的小麦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细胞呼吸方式(假定:葡萄糖为种子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唯一底物)。请据图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高浓度 低浓度 3

A.图1中物质A是丙酮酸,物质D是氧气,物质E是酒精 B.过程③④所需要的酶分别存在于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C.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右移,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若实验后,图2的乙装置的墨滴左移,甲装置的墨滴不动,则小麦萌发过程中只进行有氧呼吸 17.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产生的CO2中的氧元素全部来自于葡萄糖 B.人体的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细胞呼吸

C.无氧呼吸由于不消耗O2,因此该过程最终会有[H]的积累

D.酵母菌无氧呼吸生产的能量一部分转移至ATP中,其余的留在了酒精中 18.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破伤风杆菌可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为避免其在有氧时大量繁殖需要及时处理伤口 B.种子、果蔬储存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小

C.马拉松比赛时,因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大量的乳酸和CO2,会使肌肉酸胀乏力 D.利用麦芽糖、葡萄、粮食和酵母菌,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各种酒 19. 下图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ATP供能 B.适宜条件下,③过程在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C.⑤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

D.①③④过程产生的[H]都能与氧结合产生水

20.下列关于对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

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没有叶绿素,呈现出花青素的颜色

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D.光合作用产物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于CO2

21.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小时的检测,结果如图1。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请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1中所测气体为氧气,且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积累了一定量的有机物 B.图2中CD段变化的原因是光照过强,使温度升高,气孔关闭所致

C.与各它们自前一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中的C3含量变化趋势分别是增加、减少 D.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A、C、D、E

22.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错误的是 温度(℃) 光照下吸收CO2(mg/h) 5 1.00 10 1.75 15 2.50 20 3.25 25 3.75 30 3.50 35 3.00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一生物试题 2016.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中性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考号。 3.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苯卷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说,“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