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通用)2017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一地球的运动规律提升练
专题一 地球的运动规律
(时间:50分钟 满分:100分)
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4分,共1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6·北京文综,1)2016年8月21~25日,第33届国际地理学大会将在北京举办,往届大会曾在华盛顿、首尔等地举办。读图,回答第1题。
1.本届大会期间,北京( ) A.适逢中国农历处暑节气 B.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 C.比首尔正午太阳高度大 D.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晚
解析 从题干信息知,本届大会期间,北京时间为2016年8月21日~25日。处暑即为“出暑”炎热离开的意思,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14个节气,交节时间点在公历8月23日前后,A对;八达岭长城漫山红叶的时间为秋季,主要在10月份附近,B错;北京和首尔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且北京比首尔纬度高,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比首尔小,C错;大会期间北半球处于昼长夜短的状态,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北京位于华盛顿东面,同时纬度较华盛顿高,此期间北京比华盛顿日出时间早,D错。 答案 A
(2016·上海地理,5~6)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60° 第二次 50° 第三次 40° 2.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3.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 第2题,由材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选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第3题,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说明第二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选C正确。 答案 2.D 3.C
(2016·四川联测促改文综)下图是“太阳系某行星的自转方向和公转轨道示意图”,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为R°。依据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读图回答4~5题。
4.该行星自转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C.自东向西
B.逆时针 D.顺时针
5.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南北纬23°26′之间
B.大于南北纬66°34′
C.南北纬R°之间 D.南北纬(90°-R°)之间
解析 第4题,读图可知,从该行星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自转,从南极上空看则呈顺时针。结合地球运动方向规律判断,该行星自转方向的正确描述应该是自西向东自转。第5题,结合该行星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可以计算出其自转轨道与公转轨道的夹角为(90°-R°),由此可知该行星绕太阳公转一周,太阳直射的范围是南北纬(90°-R°)之间。
答案 4.A 5.D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回答6~7题。
6.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 A.12月22日6时 B.6月22日18时 C.12月22日18时 D.6月22日6时
7.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 A.20°W向东至160°E C.160°W向东至20°E
B.0°向东至160°E D.0°向东至180°
解析 第6题,若AB为昏线,则AC为晨线,H地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再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夜)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第7题,若DF为晨线,则图中0°经线的地方时为零时,0°经线向东至180°经线的范围为23日;而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因此符合条件的选项为B。 答案 6.D 7.B
位于杭州市郊区的张女士,在国庆节这一天的8时(北京时间)走进菜市场的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读图回答8~9题。
8.这一天( )
A.甲大门下午阳光直接照射强度大 B.乙大门上午可能被阳光直接照射 C.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丙大门 D.张女士走进的可能是丁大门
9.这天张女士所走进的大门,刚好不能被阳光照射到的北京时间约为( )
A.10:00 B.12:00 C.14:00 D.16:00
解析 第8题,国庆节我国已处于冬半年,日出方位为东南,张女士走进菜市场是上午,因此张女士进入的是东南方的大门,应为丁大门;甲大门朝向偏北方向,下午不会被阳光直接照射;乙大门朝向西北,上午不可能被阳光直接照射。选D。第9题,由上题可知,北京时间8时太阳所在方向与丁大门朝向是一致的。当太阳所在方向与丁大门朝向垂直时,丁大门刚好不能被阳光照射到。太阳在天空中每小时运行约15°,那么再过6小时太阳所在方向与丁大门朝向垂直,这时北京时间为14时。选C。 答案 8.D 9.C
读图,回答10~11题。
10.乘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 )
A.先向东北,后转向东 C.先向北,后转向南
B.先向西北,后转向西南 D.一直向东南
11.当甲地地方时为18点时( )
A.全球昼夜等长 B.理论上全球为同一日
C.昏线与乙地所在经线相交于赤道 D.太阳直射180°经线
解析 第10题,根据图示经纬度结合轮廓可以判定,甲地位于90°E经线上,乙地位于90°W经线上,这两条经线正好构成了一个经线圈,甲、乙两地经过北极的航线距离最短。因此,从甲地飞往乙地最短航线的飞行方向是先向北,后转向南。第11题,由甲地地方时为18点可计算出乙地地方时为6点,晨线与乙地所在经线相交于赤道;0°经线为12点,此时太阳直射点在0°经线上;180°经线为24点或零点,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从理论上讲为同一日,故B项正确。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无法确定,所以不能确定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答案 10.C 11.B
2016年3月5日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