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理复习题 - --及答案

生理复习题 - --及答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38:07

生理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反射是反应,反应不一定是反射。

2、 除“可兴奋组织”外,其他活组织也有兴奋性。 3、 组织的刺激阈值越大,其兴奋性越高。

4、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是顺浓度差移动,细胞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5、 在静息时,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很小,对蛋白质分子无通透性。 6、 从细胞的生物电角度来看,兴奋性是指细胞或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7、 动作电位的上升相是Na+所形成的平衡电位,此时膜两侧Na+浓度相等。

8、 动作电位一旦产生,不随刺激强度增强和传导距离增大而改变电位幅度大小。 9、 决定溶液渗透压高低的因素是溶质颗粒的大小。

10、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低于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11、血红蛋白容易被氧化,故能携带氧气。

12、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最强,其百分率增高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的标志。 1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是患过敏性疾病和某些寄生虫病的标志之一。 14、血液凝固的实质是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15、血管内的凝血属于内源性凝血,血管外的凝血属于外源性凝血。 16、ABO血型系统的分型决定于血清中的凝集原,RBC膜上的凝集素。 17、A型血输给A型血是绝对安全的,不需每次都做交叉配血试验。 18、心脏的泵血过程就是指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动脉。 19、心房和心室不能同时收缩,但能同时处于舒张状态。 20、心室血液充盈,主要依靠心房收缩将血挤入心室。 21、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复极化过程中有较长的平台期,是其动作电位的主要特征。 22、4期自动去极化,是所有自律细胞的共同特点。

23、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起搏点为窦房结,不存在其他潜在起搏点。 24、临床常用的强心药是去甲肾上腺素。 25、肺与外界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 26、肺通气的直接动力是呼吸运动。 27、肺泡通气量=潮气量×呼吸频率。

28、二氧化碳运输的主要形式是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29、胃液含有胃酸,其消化力比其他的消化液都强。

30、只要食物停留在口腔有足够长时间,食物中的淀粉就可以水解成葡萄糖。 31、蠕动是食管、胃、小肠和大肠共有的运动方式。 32、分节运动对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33、环境温度降低,能量代谢率增高;环境温度升高,能量代谢率降低。 34、体温调节的关键结构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温度敏感神经元。 35、所谓高渗尿、低渗尿是与血浆渗透压比较而言的。

36、快速经静脉输入大量生理盐水尿量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7、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是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38、远曲小管和集合管H+—Na+交换与K+—Na+交换有竞争作用。 39、抑制Na+、Cl-的主动重吸收可以起到利尿的作用。 40、只需特异性投射系统功能正常,就能产生特定的感觉。 41、听觉投射区位于颞叶,一侧颞叶损伤造成对侧耳聋。

1

42、肌紧张的生理意义是维持机体正常姿势。 43、自主神经节前纤维末梢释放的都是ach.。

44、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是非条件反射,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是条件反射。 45、人和动物都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46、大量盐皮质激素导致水钠潴留,可引起向心性肥胖。 47、幼年期生长素分泌不足,智力低下,可引起呆小症。

48、妊娠期血中高浓度的雌激素、孕激素主要来源于妊娠黄体。 49、受精是精子与卵子接触的过程。 50、着床是胚泡植入子宫肌肉的过程。 二、选择题

1、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组织液 C、细胞外液 D、血液 2、 机体活动调节的最主要的方式是: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调节 3、 对调节新陈代谢和保持机体稳态具有重要意义的调节方式是:

A、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调节 4、 不属于易化扩散的特点的是:

A、特异性 B、竞争性抑制 C、饱和性 D、无需膜蛋白帮助 5、 体内O2和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和胞吐 6、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肪 B、糖类 C、蛋白质 D、核酸 7、 安静状态下,细胞内K+外流属于:

A、单纯扩散B、依靠载体转运的易化扩散 C、依靠离子通道转运的易化扩散D、主动转运 8、 细胞膜两侧钠离子、钾离子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A、膜对钠离子、钾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B、钠—钾泵的作用 C、依靠载体转运的结果 D、依靠离子通道转运的结果 9、 静息电位从—90mv变化到—110mv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复极化 10、产生动作电位上升相的离子流是:

A、钾离子外流 B、氯离子内流 C、钠离子内流 D、钙离子内流 11、需要耗能的生理过程是;

A、静息状态下钾离子外流B、动作电位上升相

C、动作电位下升相 D、复极后钠离子、钾离子转运 12、血浆蛋白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机体防御功能B、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C、调节血浆酸碱度 D、参与血液凝固 13、血浆渗透压的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与0、09%NaCl相当 B、胶体渗透压占大部 C、胶体渗透压维持血容量 D、与溶质颗粒成反比 14、Hb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正常成年男性Hb量为120—160mg/L B、Hb有运输O2和CO2功能 C、RBC破坏后,Hb就丧失作用 D、Hb与CO结合后不易分离

2

15、RBC在0、45%氯化钠溶液中完全溶解,说明RBC的:

A、脆性正常 B、脆性小,抵抗力大 C、脆性大,抵抗力小 D、脆性小,抵抗力小 16、临床常用的抗凝血物质是:

A、纤溶酶 B、草酸钙 C、柠檬酸钠 D、维生素K 17、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不含:

A、白蛋白 B、球蛋白 C、纤维蛋白原 D、纤溶酶原 18、在急需输血而无同型血时,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血型的人,是因为O型血: A、血清含抗A、抗B凝集素 B、RBC膜含A、B凝集原 C、血清无抗A、抗B凝集素 D、RBC膜无A、B凝集原 19、在射血期,心腔内压力变化是: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20、心动周期中,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半月瓣开放之前相当于: 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射血期 D、充盈期 21、心肌的前负荷是指:

A、 射血后心室剩余血量B、静脉回心血量C、心室舒张末期充盈量D、等容舒张期血量 22、心肌的后负荷是指:

A、循环血量 B、动脉血压 C、外周阻力 D、血液粘滞性 23、有关心输出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指每分钟从两心室射出的血量 B、等于每搏输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C、安静时心输出量与体表面积成正比 D、能随机体的代谢的需要而增加 2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特点;

A、去极化过程快 B、复极化过程缓慢 C、形成2期平台 D、4期膜内电位稳定 25、心肌自律性高低取决于:

A、0期去极化速度 B、复极化速度 C、4期去极化速度 D、阈电位水平 26、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

A、窦房结 B、房室交界 C、浦肯野纤维 D、房室束及其分支 27、心脏兴奋性周期变化中最长的时期是:

A、有效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相对不应期 D、超常期 28、血钾浓度降低时,可降低心肌的:

A、自律性 B、传导性 C、兴奋性 D、收缩性 29、影响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A、毛细血管口径 B、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 C、血液粘滞性 D、动脉管璧的弹性 30、动脉血压形成的前提条件是:

A、心输出量 B、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适应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管璧弹性 31、下列因素变化中主要影响收缩压的是:

A、搏出量 B、心率 C、外周阻力 D、大动脉管璧弹性 32、老年人大动脉弹性减退伴有小动脉硬化时,血压的变化是: A、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B、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 C、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 D、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33、药物过敏或细菌毒素的作用引起血压下降的最初原因是;

A、心输出量减少 B、外周阻力降低 C、血管容积增大 D、循环血量减少 34、微循环的主要功能是:

A、参与维持动脉血压 B、影响血管内外体液分布 C、实现物质交换 D、调节体温

3

35、正常情况决定组织液生成和回流的主要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 B、血浆胶体渗透压 C、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D、组织液静水压 36、造成营养不良性水肿的因素是:

A、毛细血管血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C、组织静水压↑D、毛细血管通透性↑ 37、右心衰竭引起下肢浮肿的直接因素是:

A、右心收缩力减弱 B、中心静脉压升高C、静脉系统淤血D、毛细血管血压升高 38、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呼吸运动 B、肺的扩大和缩小 C、肺内压与大气间压力差 D、胸内负压变化 39、肺活量的算式,错误的是:

A、深吸气量与补呼气量之和 B、肺总量与残气量之差

C、补吸气量与补呼气量及潮气量之和 D、补吸气量与功能残气量之和 40、正常人体内CO2分压最高的是在:

A、肺泡气 B、静脉血 C、动脉血 D、组织中 41、下列血中化学因素变化可兴奋呼吸的是:

A、CO2降低 B、O2轻度降低 C、H+浓度降低 D、CO2过高 42、下列变化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的是: A、血中H+浓度增加 B、血中CO2分压轻度升高 C、血中氧分压降低 D、脑脊液中H+浓度减少 43、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作用最强的是: A、胃液 B、胆汁 C、胰液 D、小肠液 44、能激活胃蛋白酶原的激活物是:

A、Cl- B、K+ C、Na+ D、HCl 45、下列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A、唾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46、下列无消化作用的酶是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 C、胰脂肪酶 D、肠激酶 47、小肠特有的运动方式是

A、紧张性收缩 B、蠕动 C、分节运动 D、集团蠕动 48、以毛细淋巴管为主要吸收途径的物质是

A、单糖 B、氨基酸 C、脂肪微粒 D、无机盐 49、不属于胃防御功能的是

A、HCl的杀菌作用 B、胃粘膜屏障作用 C、胃排空作用 D、胃粘液屏障作用 50、组织细胞活动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A、葡萄糖 B、ATP C、氨基酸 D、磷酸肌酸 51、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不包括

A、清晨空腹 B、睡眠状态 C、室温18-250C D、肌肉放松、精神安定 52、关于体温的生理变异,错误的是

A、早晨2-6时最低,下午1-6时最高 B、女性月经期体温最高 C、幼儿体温高于成年 D、情绪激动、紧张、体温会增高 53、给高热病人酒精擦浴,其降温原理主要是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蒸发 54、使出汗减少的因素是

A、环境高温 B、空气湿度大 C、剧烈劳动 D、风速大 55、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4

搜索更多关于: 生理复习题 - --及答案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生理复习题 一、判断题 1、 反射是反应,反应不一定是反射。 2、 除“可兴奋组织”外,其他活组织也有兴奋性。 3、 组织的刺激阈值越大,其兴奋性越高。 4、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是顺浓度差移动,细胞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5、 在静息时,膜对K+的通透性大,对Na+的通透性很小,对蛋白质分子无通透性。 6、 从细胞的生物电角度来看,兴奋性是指细胞或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7、 动作电位的上升相是Na+所形成的平衡电位,此时膜两侧Na+浓度相等。 8、 动作电位一旦产生,不随刺激强度增强和传导距离增大而改变电位幅度大小。 9、 决定溶液渗透压高低的因素是溶质颗粒的大小。 10、0、9%NaCl溶液的渗透压低于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 11、血红蛋白容易被氧化,故能携带氧气。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