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章小亮定稿论文

章小亮定稿论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4:12:52

浅析《礼记》成语

中文系06级二班 章小亮 指导教师:罗晓春

摘要: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一书是研究上古汉语的宝贵资料,对后代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礼记》成语主要来源于具有书面色彩的文句和对话,以及后人对这些文句、对话的概括加工。《礼记》成语语音结构形式多以四音节结构为主;《礼记》成语语法结构形式几乎囊括现代汉语所有常见的结构。《礼记》成语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相对稳定,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和独立成句。《礼记》成语在表达效果上巧妙使用了比喻、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礼记》中的不少成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的意义不相一致,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主要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个方面。《礼记》中的成语对后人影响深远,被众多的典籍或文学作品引用。我们从来源、结构、语法功能、修辞手法、意义变化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对揭示汉语的发展变化,研究《礼记》的礼制精神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礼记》; 成语 ; 来源 ; 结构; 语法功能 ; 上古汉语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Idioms in Book of Rites

Abstract: The Book of Rites compiled by Han Dai San is valuable data to study the ancient Chinese, which has a major and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vocabulary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idioms of Book of Rites are mainly from the motion, dialogue, and the summary of the dialogue process. The voice phrase structure of Book of Rites has the main place of structure of four syllables, and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Book of Rites included almost all the common structure of modern Chinese. The idioms of Book of Rites use the metaphor, hyperbole, metonymy of rhetorical devices. The meaning of many idioms of the Book of Rites is inconsistent or even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meaning of modern Chinese, which is mainly the expansion, reduction and transfer. The Idioms of Book of Rites has far-reaching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which are applied by many books or literature references. It is significant for revealing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d the spirit of the Book of Rites that we study and research deeply from the source, structure, grammatical functions, figures of speech, meaning change and its impact.

Key words: Book of Rites; idioms; sources; structure; grammatical function; ancient Chinese

1

作为“十三经之一”,西汉今文学家戴圣编纂的《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今人对《礼记》的研究多集中在思想与文学上,从语言角度的研究相对较弱,对成语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礼记》是研究上古汉语的重要语料,特别是《礼记》中的成语对后代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礼记》成语的数量多、结构形式多样,语法功能丰富。《礼记》成语简洁而生动地反映出一系列儒家思想见解与主张。《礼记》中一些成语通俗易懂,被后世广为流传,成为中国教育思想的精华,乃至家喻户晓。另一些成语在现代汉语中虽不常见,但凝练地记载了中国古代的礼仪文化。这些成语无论是鲜明独特的外在形态,内部结构成分,还是它们所承载的汉民族丰厚的文化历史内容,都成为这部著作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文化载体的精华。这对我们研究《礼记》,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继承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惯、地理 经济、宗教文化等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对《礼记》中成语的来源、构成方式、结构特点、语法功能、修辞手法、意义、《礼记》成语的影响和流传几个角度加以浅析。

一、《礼记》成语的判定标准及数量

(一)成语的定义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精品,承载着千百年来浓缩了的历史文化。成语的定义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1915年出版的《辞源》(商务印书馆)定义“成语”为:“谓古语也。凡流行于社会可证引以表示己意者皆是。”1936年出版的《辞海》(中华书局)定义“成语”为:“古语常为今人所引用曰成语。或出自经传,或来自谣言,大抵为社会间口习耳闻,为众所周知者。”1979年出版的新《辞海》“成语”条这样界定:“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有些可以从字面理解,如“万紫千红”“乘风破浪”等,有些要知道来源才懂,如“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等。”一些成语专著的论述中如马国凡《成语》一书认为成语是人们所习用的,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的定型词组;汉语成语以单音节构成成分为主,基本形式为四音节。《汉语成语研究》认为:“凡在语言中长期沿用,约定俗成,一般具有固定结构形式与组成成分,有其特定含义,不能望文生义,在句子中的功能相当于一个词的定型词组或短句,谓之成语。”《现代汉语(修订本)》写道:“成语是一种相习沿用的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新编现代汉语》说:“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的,意义完整,结构稳固形式简洁,整体应用的定型词组。”

[3]

[2]

[1]

(二)成语的判定标准

2

通过以上这些定义,我们大体可以得到成语的一些标志性的判定标准。首先,成语多出自古代,或是人们依据古语改制而成并长期习用。其次,成语具有完整的意义和固定的结构。再次,成语在语言应用中相当于词组或短句的语法功能。最后,成语的形式简洁以四字格居多。我们根据以上论述可以这样定义成语,即:成语是习用的、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有完整意义、能够充当句子成分的定型词组。本文依据《中国成语大辞典》《中国成语探源辞典》和以上标准为依据,我们发现出自《礼记》的成语有一百五十余条。

[5]

[4]

二、《礼记》成语的来源

《礼记》的内容侧重于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其中成语少有寓言和历史故事,多数是具有书面色彩的文句和对话,以及后人根据一定规则对这些文句、对话的概括加工。《礼记》成语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引自经传

匪匪翼翼 《礼记·少仪》:“车马之美,匪匪翼翼。”建于《诗经·小雅·四牡》:“四牡騑騑。”及《诗经·小雅·采邑:“四骐翼翼》。”

(二)出自诸子散文

1.怨天尤人。《礼记·中庸》:“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见于《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2.听而不闻。《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见于《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3.博闻强识。《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见于《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

4.饮水啜菽。《礼记·檀弓下》:“饮水啜菽尽其欢,斯谓之孝。”见于《荀子·天论》:“君子啜菽饮水,非愚也,是节然也。”

5.先意承旨。《礼记·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观貌察色,以先主之心者也。”见于《韩非子·八奸》:“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

(三)出自《礼记》本书

1.原话沿用。指初始形式相沿用至今。一些成语最早见于《礼记》,它们具有词组或短语功能。并且多在后代的书面语中流传下来。这类成语在《礼记》中所占比例较大。如:

蒙袂辑屦《礼记·檀弓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心不在焉《礼记·大学七》:“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

[6]

苛政猛于虎 《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四郊多垒 《礼记·曲礼上》:“四郊多垒,此卿大夫之辱也。”

春诵夏弦 《礼记·文王世子》:“凡学,世子及学士,春诵夏弦,大师招之。” 此外,这类成语还有饮食男女、不胜其弊、玉不琢,不成器、一张一弛、天下为公等。 2.原句整理。这类成语大多是对单句中关键词语的选用,是对原句意义的概括;有的通过比喻、借代把意义引伸了;有的通过补充语词,互相印证,加深了对意义的理解。如:

大法小廉《礼记·礼运》:“大臣法,小臣廉。”

举国若狂 《礼记·礼运下》:“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 美轮美奂 《礼记·檀弓下》:“美哉轮焉,美哉奂焉。” 仁至义尽 《礼记·效特性》:“蜡之祭,人之至,义之尽也。”

茹毛饮血 《礼记·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除此之外,还有入境问俗、山颓木坏、左道旁门、难乎为继、明并日月 、瑕瑜互见等。

3.增减成份。这类成语的构成方式是指在初始形式中或者加入某些成份;或者将原句中的虚字或不影响意义的实字删减掉。如: (1)增添成份

肆无忌惮 《礼记·中庸二》:“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无忌惮”前加“肆”字。

达官贵人 《礼记·檀弓下》:“公之丧,诸达官之长杖。”“达官”后加“贵人二字。 佳肴旨酒《礼记·学记》:“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佳肴”后加“旨酒”二字。 难乎为继《礼记·檀弓上》:“哀则哀矣,而难为继也。” (2)减字

直情径行 《礼记·檀弓下》:“礼有为情者,有以故兴物者,有直情径行者。” 澡身浴德 《礼记·儒行》:“儒有澡身而德。”

爱人以德 《礼记·檀弓上》:“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加人一等 《礼记·檀弓上》:“献子加于人一等矣。”

4.改字活用。成语改字的原则,或以明代晦,或以今替古,或假借通用。改字后意义数不变或小变,形成同义或近义成语,但也有变得毫无关系的。如:

败军之将 《礼记·射义》:“賁军之将,亡国大夫。”将原文中的“賁”换为“败”字意义相同。

4

搜索更多关于: 章小亮定稿论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浅析《礼记》成语 中文系06级二班 章小亮 指导教师:罗晓春 摘要: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一书是研究上古汉语的宝贵资料,对后代词汇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礼记》成语主要来源于具有书面色彩的文句和对话,以及后人对这些文句、对话的概括加工。《礼记》成语语音结构形式多以四音节结构为主;《礼记》成语语法结构形式几乎囊括现代汉语所有常见的结构。《礼记》成语语法功能丰富且含义相对稳定,主要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定语、宾语、状语、和独立成句。《礼记》成语在表达效果上巧妙使用了比喻、夸张、借代的修辞手法。《礼记》中的不少成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的意义不相一致,有的甚至大相径庭,主要有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三个方面。《礼记》中的成语对后人影响深远,被众多的典籍或文学作品引用。我们从来源、结构、语法功能、修辞手法、意义变化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地探讨和研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