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阳光8公开课
一年级语文公开课
课题:第八课《阳光》 备课时间:2015年11月10日 备课教师:曹雪轩 谢宗健 执 教:曹雪轩
授课时间:2015年11月17日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竖提、竖折”两 种笔画和一个偏旁。“左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认识一种笔画“竖提”和一个偏旁“左耳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生答:喜欢。
2、出示谜语:一个球,热烘烘,落在西,出在东。 谜底是-----。
3、师出示一个“太阳”,请同学说说太阳有什么作用?(太阳给人类带来光明,太阳可以把衣服晒干,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没有了太阳,植物就不能生长等。) (1)板书课题: 8、阳光
过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2)听录音朗读课文。
师:课文写得多美呀!你们想读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师:你们在读课文时,该怎么做呢?
2、出示学习目标:
(1)借助拼音读课文,把画出来的生字读一读,并读准字音。 (2)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检查学生学习生字情况 1、谁会当小老师带读生字。
yánɡ xiànɡ jīn yě ɡanɡ chánɡ miàn zǎo ch?n 阳光 像 金子 田野 更 长 河 面 早 晨 lā jìn shuí 拉 开 跳 进 是 谁 2、认识新部首“左耳旁”。
3、去拼音读生字词,分组读一个词。
4、开火车读生字,(生:火车火车开起来,谁来开,我来开。) 5、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哪些地方要给大家提个醒?
6、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夺红旗(谁能把生字读对了,就能得一面红旗。) 三、学习课文
1、指名学生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5个)
2、指名5个学生各读1---5自然段。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哪些地方要给他提个醒? 3、评一评,谁读得好?
4、学习第一自然段,听老师读第一自然段,谁能模仿老师读? 5、齐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课文里有个词写得好,是哪个?(洒遍)
过渡:阳光还洒遍了什么地方?请同学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标出有几句话?你喜欢哪句就读哪句。
6、指名读,并评一评,读得怎样?你读懂了什么? 7、齐读第二自然段,理解“锦缎”这个词。 8、我当小作家:
公园里的花儿,因为有了阳光,更( )了。 果园里的果子,因为有了阳光,更( )了。 9、齐读第一、二自然段。 四、小组讨论学习:
假如没有了阳光,世界将会怎样?(假如没有了阳光,花草树木就不能生长,到处就会一片黑暗。??)
五、总结: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我会写“也 、长”
1、先让学生观察“也 、长”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识新笔画“竖提”。 3、师范写,生描红。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8、阳光
(像金子)
田野
高山 小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课堂教学来看,总体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通过前后桌四位同学共同讨论,说一说太阳的作用。 2、图文结合,深化主题。先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独立地认真观察图画,再读课文,说说“田里的禾苗有了阳光,它会变得怎么样?山上的小树有了阳光,它会变得怎样?”通过看和读,让学生感受到阳光非常宝贵。
3、总结全文,课文讲完后,同学们知道了什么?知道了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长长的锦缎??都是阳光的功劳,总结没有阳光,就没有生机蓬勃的世界,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4、这节课虽然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也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这句话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时,我刻意让孩子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感受阳光的作用。有了阳光,禾苗就更绿了;有了阳光,小树就更高了;有了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变得更美了。那要是没有阳光呢?孩子在回答中无形和有阳光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去感受阳光的作用和重要性。孩子们在这个问题上的回答还是比较细致的,除了根据课文提供的材料进行思考外,也把自己平时的一些课外知识也运用起来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小树就不能长大,就不能制造氧气了。有的孩子说,没有阳光,我们就没有光明,什么都看不见了。个别学生有些茫然,如果把教学坡度降低点,教学手段形象化一些,比如,采用画简笔画的方法。没有阳光的禾苗是什么样的,有了阳光的禾苗又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说,老师画,通过形象的简笔画,学生就更容易理解阳光的宝贵。再如,理解“锦缎”,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有阳光照射的小河,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说出河面波光粼粼,金光闪烁等,锦缎也是这样的,所以说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这样,学生就可以很轻松的感受到阳光的宝贵了。这个不合理的教学设计是我没有考虑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脱离学生的实际(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接受能力不强等)造成的。我作为一名一年级的老师,还应该多了解学生,贴近学生的生活,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更好的把握教学的梯度与高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