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地理教学设计总复习 - 图文

地理教学设计总复习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20:33:00

分布特征:分布格局;具体分布。

(2)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为因素;主导因素

35.运用“凡由低纬流向高纬且结冰的河段,就有可能发生凌汛”这一原理,分析尼罗河、辽河、叶尼塞河、松花江,看看这几个河流有凌汛的可能性。

1)判断这几条河流有无凌汛发生的可能,就应该分析这几条河流的流向和结冰情况; 2)判断的依据:凡由低纬流向高纬且结冰的河段,就有可能发生凌汛;

3)运用上述原理作出判断:尼罗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无冰期,所以无凌汛发生的可能;辽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有冰期,所以无凌汛发生的可能;叶尼塞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冰期,所以有凌汛发生的可能;松花江: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冰期,所以有凌汛发生的可能。 36.利用演绎法推理出秘鲁沿岸的洋流为寒流。

(1)寒流: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水温度低的称寒流,一般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皆属寒流.寒流会使流经海区和沿海地带的气温降低、降水减少.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属暖流性质,唯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大陆及海上浮冰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属寒流性质.

(2)秘鲁沿岸盛行离岸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东南信风,南美洲的西部海岸是中间区域凸向内陆,地转偏向力,在南边球是向左偏,因而洋流自高纬度向低纬度,是向西北方向偏

(3)在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加以沿岸盛行南风和东南风,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使平均每秒100米的中层冷水上泛到海面,海水温度很低.由此形成 秘鲁寒流。 37.运用演绎法,分析日本国多火山、多地震的原因。

(1)世界火山、地震分布规律为:多数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地带,也就是板块和板块交界的地带;

(2)日本国分布在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的地带; (3)所以,日本国多火山、地震。

38.举例说明如何在地理教学中践行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1)在有关“我国农业分布”的教学中,可以把中国地形、中国气候、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等地图与景观图结合起来使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

(2)首先展示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景观图(例如,南方的水田插秧、北方的小麦收割、西北的高原畜牧、西南的山地林业等),并介绍景观图片拍摄的时间和反映的事物,但不注明景观图片代表的地点。

29

(3)然后让学生结合相关地图观察景观图片,分组讨论图片上的农业生产景象可能出现的地区。并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4)最后利用表格对我国农业生产区域差异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归纳、总结,使学生深刻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39.阅读分析《水土流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统一变化过程》一段教材,基于地理学视角对该教材进行地理逻辑方法教学设计。要求:1)写出所用方法名称;2)结合教材内容写出方法的具体运用过程。

(1)教学方法:综合分析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2)1、综合分析法:水土流失的过程(地貌、土壤、生物、水文)

2、归纳法:土壤肥力下降 由于流水侵蚀 沟谷 由于流水侵蚀

自然植被高度和覆盖度下降 由于水土流失 气候干旱化 ,河流改道 由于水土流失

归纳得出:水土流失在导致土壤侵蚀的同时,也会导致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所以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

30

3、水土流失在导致土壤侵蚀的同时,也会导致地貌的变化,植被的退化,地方气候的变化,所以水土流失是一种统一的自然地理环境演变的过程。然后逐一分析地貌、植被、气候、水文的变化。

40.运用地形特征专题方法,试分析巴西地形特征。

(1)巴西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高原占全国面积的二分之一以上.

(2)北部是圭亚那高原,东部为巴西高原.巴西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地势北低南高,起伏平缓,地面覆盖着热带草原,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藏.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之间是广阔的亚马孙平原,占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平原西宽东窄,地势平坦,大部分地区海拔在300米以下.

41.运用气候专题方法,分析澳大利亚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一)、澳大利亚气候特征

澳大利亚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区面积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环状分布和全大陆普遍暖热。

(1)干旱区面积广大、比例最高。全大陆平均年降水量为470 毫米,除南极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还少许多,只相当于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 (2)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图式,即自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

(3)全大陆普遍暖热,特别是夏季内陆地区炎热程度不亚于撒哈拉沙漠区。总之,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在三个热带大陆中,既不同于南美洲,又有别于非洲,具有其独特性,这是在其所处纬度位置及大陆轮廓、地形、洋流、气压与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二、澳大利亚气候成因

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的控制下,炎热干燥。

②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③北部夏季受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为干季。

④东南沿海一带,受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比较湿润。东北部常年吹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并受地形抬升作用,降水丰富,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最南端和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31

⑤西部沿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带控制,加上西澳大利亚寒流的影响,干燥少雨。

⑥中部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东南信风受大分水岭的阻挡,形成干燥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42.设计日本(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巴西)一节的专题方法 多火山多地震岛国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

43.在《地理1》中自选一节课进行自然地理教学方法设计 案例1:地形知识的教学设计 (1)地形特征

中国地形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网格。

地势特征(绝对高度、相对高度、高低趋势:变化形式); 种类特征:齐全程度;主要类型(常态类型、特殊类型); 分布特征:分布格局;具体分布。

(2)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为因素;主导因素 案例2:中国气候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东部由北向南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为高原山地气候。

32

日本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特征 人文特征 环境问题 地形 资源 加工贸易经济东西方兼容的文化渔业走向枯竭太平洋沿岸污染严重

搜索更多关于: 地理教学设计总复习 - 图文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分布特征:分布格局;具体分布。 (2)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人为因素;主导因素 35.运用“凡由低纬流向高纬且结冰的河段,就有可能发生凌汛”这一原理,分析尼罗河、辽河、叶尼塞河、松花江,看看这几个河流有凌汛的可能性。 1)判断这几条河流有无凌汛发生的可能,就应该分析这几条河流的流向和结冰情况; 2)判断的依据:凡由低纬流向高纬且结冰的河段,就有可能发生凌汛; 3)运用上述原理作出判断:尼罗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无冰期,所以无凌汛发生的可能;辽河:由高纬流向低纬,有冰期,所以无凌汛发生的可能;叶尼塞河: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冰期,所以有凌汛发生的可能;松花江:由低纬流向高纬,有冰期,所以有凌汛发生的可能。 36.利用演绎法推理出秘鲁沿岸的洋流为寒流。 (1)寒流: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