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专题二散文阅读5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专题二散文阅读5迁移运用巩固提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15:14:02

“鼻子的轶事”明显交代了写作对象——鼻子,还能吸引读者探求文中写了哪些有关“鼻子”的“轶事”。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①交代写作对象——鼻子,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轶事”表明文章介绍的是人们很少知道的事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文章第八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述那位业余歌手的鼻子?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按照“手法+举例分析+效果”的形式拟写答案。第八段中描写业余歌手的鼻子时使用了“像”“好像”“仿佛”等词,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氧气都叫他那硕大无朋的鼻子吸走了”明显夸大了鼻子的作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再联系第八段的具体内容分析比喻、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①夸张。如“如果你坐在他身旁,会觉得呼吸困难,好像氧气都叫他那硕大无朋的鼻子吸走了”,极言他的鼻子大。②比喻。如“鼻子大得像只梨儿挂在脸的中央”将鼻子比作梨,“仿佛一百只大黄蜂在空中狂飞”将他唱歌的声音比作大黄蜂狂飞的声音,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他鼻子的独特。

7.作者在文中叙写一个女人保留她逝去的丈夫的睡衣的故事有何用意?

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根据故事在文中出现的位置确定答题区间。女人的故事出现在文章第六段,第六段中讲完女人的故事后作者就发表了议论,考生要重点把握作者的议论性话语。再联系上下文分析,第五段末尾说鼻子能精确分辨又刻骨铭心地记住一些气味,而第六段讲女人依靠鼻子记住了丈夫身上的气味,所以第六段中女人的故事证明了第五段中的观点。

答案:故事中的女人保留她逝去的丈夫的睡衣为的是“保留丈夫身体的气味”,这充分说明了鼻子拥有特殊功能,能够精确分辨并刻骨铭心地记住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气味。女人“每当思念之情不能自已时,就拿出这件睡衣,贴在脸上闻一闻”,这说明了鼻子是我们心灵的器具,它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多了一倍。

8.文章第三段中说“春天最先是闻到的”,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解析:此类就文中观点谈理解的题,要求考生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立足自我,感悟文本,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出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答案:当大地没有绽露绿意、冰河尚未解冻时,就会有一股清新的、熟悉的、久违的气息,钻进你的鼻子,灵敏的鼻子闻到这种春天的气息,使人察觉到春天的到来。而若是等到河边柳树泛出绿意,或是等到大地上钻出草芽时,春天实际上已到来很久了。

散文阅读综合提能练(二)

一、(2019·舟山市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树不会被夏天淹没

李 玫

9

看见过两棵树。那两棵树直到清明过去一周才隐隐地露出些绿意来,清瘦的树干,稀疏的小枝,隐隐透着寒意,像留在春天深处的最后一抹雪,有倪瓒画里的简净和淡泊。

在春天的深处这样寒素的树,身上有一种临大事而有静气的从容。

跟人类的呼朋引伴相比,树的世界多少是有些疏离的。它们在季节里的变绿变红还是变黄,都有些各自为政的感觉。枫杨绿得早,水杉绿得晚,栾树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醒来的,我们是直到初秋见到它满树都是成簇的黄色小碎花,才想起它在那里。

但大多数的树到了夏天就不大会被人看见了。到处都是绿,人在很多时候不会注意绿也有浓淡疏密,反正都是绿,连那些对节气物候异常敏感的人,也会在春天一次次新芽的惊喜之后渐渐习以为常。

在人的眼里,一棵树和另一棵树差不多,不动声色,开花结果,叶子颜色和果子的形状也可以忽略不计。人会眉开眼笑怒气冲冲,树却没什么表情,它们通常跟同一家族的其他树共用一个名字:马褂木、海棠或者紫叶李。但一个细心的人会知道,树也是有属于自己的心情的。初夏时节,有人问起:那些在同一片土地上按相同节气生长的同一品种的树,结出来的果实味道为什么会差那么多呢?某博学人士回答说:这取决于树的心情。所以紫叶李的果实成熟的季节,我在校园里遇到每一棵果树时都会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颗来尝尝:这一棵的果子略显酸涩,下一棵树的是清甜的。情节无从知晓,但一棵树的心情是这样深埋在果子的味道里。鸟在满地的果子中跳来跳去,东啄一口,西啄一口,早就读懂了树的心事,只有人还不知道一棵树的心情,除非他们愿意弯下腰来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颗熟落的果子,轻轻地咬一口。

比心情更让人深感震动的,是它们还会有深深埋藏着的故事。一棵树要是在夏天里有自己的故事,它说出它们的方式才是真正的委婉和沉静。

最早意识到这点,是在清理一只陶的花盆时。那只花盆在前一年的春天曾经长出过一棵小小的构树。这原本是应该惊喜的,但从第一天辨认出它是一棵树而不是普通的野草花时,我就开始时时生出些无力感来:除了像养花那样定期浇水施肥,我不知道该怎么在花盆里养活一棵树。

这并不影响它在整个夏天的疯长。有一段时间,我曾经无端的想着它可以一直这样长下去了,盆景不也是一棵树长在盆里吗,或者树都是可以随遇而安的也说不定呢,植物总是默默地呈现它的各种品质,给我们惊喜,不是吗?我于是在无所适从中退到一边盼望奇迹的出现。但冬天之后,它没有再发芽。

倒出盆土时发现,它居然长出过这么多的根,一圈一圈的,卷绕在花盆里,长成花盆的形状。一棵树曾经这样努力地寻找出路,用它自己的方式,但还是没有找到——它怎么可能找到。所有的这些努力都是在泥土之下的黑暗中默默完成的,但那些根的形状说出了它的秘密,它曾经独自在黑暗中的惊心动魄,因为感知到困境而寻找出路但终于没能找到——它沉默不语的一生里原来有过这样的努力和放弃。

人类的秘密有时会如蚌腹之沙,层层磨砺之后化为一粒珍珠,打开时仅有温润可人,时光里的辗转隐痛都不复可见。而那些没能在时间的打磨中化蛹为蝶的部分,却是另一种形态。我生活的小区里,有个中风之后神志和手脚一并变得失控的老人,经常步履蹒跚着在阳光下大声斥骂着谁,狞

10

厉地宣泄着大约压抑很久了的秘密,情节具体,指名道姓。

人类靠自己守口如瓶来守住一生的秘密原来并不可靠,那些秘不示人的爱恋和长久压抑的怨恨或许在某一天就这样在明亮的阳光下奔涌而出,那样的场景总是让人觉得异常惨烈。

跟人相比,树的无声无息里有着不易察觉的智慧,它们像是用一种只有少数人才能读懂的文字写下的记录——那些能读懂的人是真的懂了,会因此生出些读懂之后的相惜和静默;读不懂的人即便是路过,也什么都看不见。

那些从未被倾听的故事,会耐心地等在泥土里,然后一圈一圈地长成年轮,从树根到枝梢,每一圈都是记忆。很多年之后,一个专注的工匠会在锯末纷飞中看见深藏已久的它们,那些在时间里沉淀出来的好看的纹。他会在反复比画之后挑一个最好的角度让那些木纹成为隐藏在木器中的画,然后,在某一天的晨光里,另一个晨起伏案读书的沉静之人,会看见它们。

在盛夏的喧嚣之外,一棵树的沉默里可以有着无数这样古典而丰盈的品质,它们在时间里慢慢沉淀。

跟它们的静默相比,人类转瞬即逝的雄辩滔滔很多时候真的是不值得一提。

(有删改)

1.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在春天的深处这样寒素的树,身上有一种临大事而有静气的从容。

答: (2)鸟在满地的果子中跳来跳去,东啄一口,西啄一口,早就读懂了树的心事,只有人还不知道一棵树的心情,除非他们愿意弯下腰来在树下的草丛中捡一颗熟落的果子,轻轻地咬一口。

答: 解析:赏析语句要注重三个方面: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述的具体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或者体现的情感。第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主要为下文写树的心情和树深藏的故事做铺垫;第二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和对比的手法,主要表述人们不像鸟儿一样能够理解大树的心情。

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将在绿意浓浓的春天较晚现绿的树人格化了,为下文写树的心情和深藏的故事做了铺垫。

(2)运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树的心情深埋在果子里,唯有细心的人才会像鸟儿一样知道,而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此是忽略不见的。

2.作者为何用较多笔墨写“清理一只陶的花盆”的经历?

答: 解析:回答问题,要注重把握描写的内容以及体现的情感等。作者详细地交代了一只陶盆中生长出的一棵树的内容,树扎了很多根,树面临困境而寻找出路但最终没有找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详细写“陶盆”,展示了“树”在黑暗中的努力,同时照应题目“树不会被夏天淹没”;树用沉默说出了自己的故事等。

答案:①展示了树的故事——在困境和黑暗中的努力;②突出了树说出自己的故事的方式委婉而沉静;③照应题目“树不会被夏天淹没”。

11

3.第十段在文中能否删去?请说说你的理由。

答: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文段表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分析。第十段,首先把“人类的秘密”比作河蚌中的珍珠,温润可人,原先的隐痛都看不到了。接着写一位老人大声斥骂,宣泄很多秘密。这个段落,从写作的内容角度分析,写出了人类秘密的复杂、脆弱,用人的秘密与大树的秘密对比,赞美大树的耐心和智慧;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引出下文对“人类秘密”的议论。

答案:不能。①写出了人性的复杂和脆弱(或人类的秘密之复杂与脆弱);②与树表达自己故事的耐心和智慧形成鲜明对照;③为第?段的议论提供了具体而生动的例子,使其更真实、不突兀。

4.请从树的“无数这样古典而丰盈的品质”中概括出两点,并结合文意谈谈你的感悟和启发。 答: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析树的品质;第二步,分析树的品质给你的具体启示。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首先介绍的是树的品质,比如淡泊、从容;其次,以陶盆中的树为例,写树的韧性,在黑暗中的默默努力;最后,写树的耐心程度,让时间来见证自己的价值等。然后,结合树的三种品质,阐释树对我们人生的意义,比如从容生活、有耐心等。

答案:①简净、淡泊、从容地生活;②静默,黑暗中默默努力,有韧性;③有耐心,让时间见证自己的价值。(答出两点即可)(感悟和启发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小 满 肖复兴

立夏过后,小满就快要到了。二十四节气中,有几个节气,我一直不甚了了,小满就是其中的一个。

最初认识小满,是读孙犁先生的中篇小说《铁木前传》,里面有个人物,名字叫小满,是个十九岁的姑娘,性格活泼,挺招人喜欢的,孙犁先生突出了她的纯洁和天真。小满和孙犁先生以前笔下的女人不一样,甚至有些另类。我猜想,孙犁先生给她起这样的名字,就是让她在那个变革的年代里,更充满对爱和新生活的渴望吧?只有这样年轻的年纪,才会有这样清新的朝气和天真的憧憬。

最近,新上映的电影《万物生长》,男主人公秋水初恋情人的名字,也叫小满。这可是真有点儿“英雄所见略同”。我想,我们的文学作品中,爱用节气给自己的人物作名字,是因为我国的二十四节气真的适合给人起名字,这里暗含民俗中的文化密码。

电影中的这个小满只有十七岁,和孙犁笔下的小满一样,也是对爱情和新生活充满渴望和憧憬,让人心存怜爱的纯真小姑娘。是的,只有年轻小姑娘的名字,只有初恋小姑娘的名字,才可以叫小满。年龄稍微再大一点,不要说熟女了,就是涉过初恋这条清澈小河的姑娘的名字,可以叫小雪,叫立秋,不会叫小满了。

“小满小满,小麦渐满。”民谣里这样说。说的是小满节气到来,小麦刚刚灌浆,青青的麦穗初露,还没有到一片金黄的成熟时节。节气和姑娘初恋的形象完全吻合,和那时节姑娘的身体与心理完全吻合,只是小满,远非丰满;只是灌浆初始的青涩初恋,远非血脉偾张的炽烈热恋;只是麦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鼻子的轶事”明显交代了写作对象——鼻子,还能吸引读者探求文中写了哪些有关“鼻子”的“轶事”。明确了这些,便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①交代写作对象——鼻子,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②“轶事”表明文章介绍的是人们很少知道的事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6.文章第八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描述那位业余歌手的鼻子?请简要分析。 答: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可以按照“手法+举例分析+效果”的形式拟写答案。第八段中描写业余歌手的鼻子时使用了“像”“好像”“仿佛”等词,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氧气都叫他那硕大无朋的鼻子吸走了”明显夸大了鼻子的作用,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再联系第八段的具体内容分析比喻、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可。 答案:①夸张。如“如果你坐在他身旁,会觉得呼吸困难,好像氧气都叫他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