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思修复习纲要题目-第一章
A.引导力 B. 感召力 C.亲和力 D.凝聚力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CD)P27 A.邓小平理论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4、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ACD)p29最后一段+p30 1、2段 A 社会理想决定着个人理想
B 二者之间相互影响,但不相互制约
C 社会理想又是对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 D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15、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有哪些(ABCD)P29第三节大标题 A 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B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C 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D 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6、我们应如何立志?(ABC)P31~32黑体字 A立志当高远 B 立志须躬行 C 立志做大事 D 立志应守信
17、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充分印证了社会理想实现的道路是()(A.B.C) P33
长期的 B.艰巨的 C.曲折的 D.一帆风顺的
18、逆境的恶劣环境,对于挑战者而言,可以()(A.B.C.D) P34 磨炼意志 B.陶冶品格 C.积累战胜困难的经验 D.丰富人生阅历
19、对于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人们有两种偏向是()(B.D) P35
用理想来决定现实 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用现实来决定理想 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20、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A.B.D) P37
自立自强的 发展进步的 团结一致的 兴旺发达的
判断题
理想是脱离实际的主观臆想,毫无实现可能的一种未来现象。P15 ()
空想是在在实践中形成的和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P16()
高层次的信念决定着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P17 ()
由于低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因而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信仰。P17 ()
5、虽然我国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
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P21 ()
6、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再是我们社
会的主要矛盾 P21 ()
7、我们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P21 ()
8、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在十八大上提出的P22 ()
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P25 ()
10、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P28()
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P27 ( )
1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P28 ()
13、中国梦只是国家和民族的。 P28 ()
14、中国梦 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 P29 ()
15、个人理想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P30 第六行 ()
16、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上的反映 P29 倒数第四行 () 17、正确的个人理想是依据个人主观愿望而定的P30 第二行 ()
18、不是所有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贡献的人都是伟大的P32页最后一段第四行 ()
19、身在官场的人,要立志做大官,成大事。P31最后一段第二行 ()
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23年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P33(×)
第一次世界大战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 P34 (×) 逆境只是增大了人们向理想目标前进的难度,而不是消解了实现理想目标的可能性。 P34 (√)
23、司马迁惨遭宫刑之祸,作《史记》,上说孙子 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
所作也P34 (√) 24、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P35 (√)
25、人们对于现实中一些消极乃至丑恶的现象不愤怒,不斗争,甚至与之同流合
污。有的人因此陷入拜金主义,理想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P35 (×)
第一章
1. 理想的特征(B)P15,16
①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②理想源于社会,有超越现实 ③理想是多方面和多类型的 ④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规划 A2,3,4 B1,2,3 C1,3,4 D1,2,4 2. 理想信念的做作用(C)P18 ①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②形成一个精神寄托 ③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④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 A2,3,4, B1,2,4 C1,3,4 D1,2,3
3.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会成为党的根本指导思想(C)P23
①马克思主义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 ②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③马克思主义更容易被人民大众接受 ④是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历史选择 A1,2,3 B2,3,4 C1,3,4 D1,2,4
4. 为什么要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D)P30 ①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的理想 ②社会理想重于个人理想
③社会理想又是个人理想的凝炼和升华 ④只有将其统一才能实现个人理想 A1,2 B2,3 C3,4 D1,3 在实践中怎样化理想为现实(A)P35,36
①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③不放弃理想就可以化为现实
④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A1,2,4 B2,3,4 C1,2,3 D1,3,4
1.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A)P15 2. 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的追求理想目标。(A)P16 3. 信念是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A)P16
4. 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所以理想就是信念。(B)P17
5. 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A)P24
6. 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对待顺境与逆境(A)P32
1、对于人生至关重要的、成为人生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柱、精神向 导的是 ( B )
A、精神负担 B、理想信念 C、物质财富 D、法治精神
2、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 ( D )
A、理想的实现是容易的 B、理想的实现是随意的
C、理想的实现是不可实现 D、理想的实现是长期的、艰巨的、曲 折的
3、推动人生自觉活动的力量可能来自于人自身内部或外部的许多方 面,但其中最根本最持久的是 (D )
人生的心理和体质 B、人生的修养和境界 C、人生的情感和态度 D、人生的理想和信念
4、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 体力行的态度,称为 ( B )
A、理想 B、信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