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种猪饲养训练手册
第二章 分娩母猪的饲养
有效的分娩舍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因为一个猪场猪只损失的最大可能在分娩舍,分娩舍设备投次为猪最高,分娩舍投入了最多的人力资源。
分娩舍效率决定于母猪的状态,管理员和饲养员的努力,以及环境条件的好坏。其职责主要是获得最大数量的产仔数和断奶数,同时还必须保证向配种部提供最大数量的合格配种母猪。
总体而言,分娩舍的高效率即为给小猪提供舒适、温暖、安全的环境,同时满足劳力和技术操作的要求。
需特别指出的是:全进全出是现代养殖业的基本原则,而就猪场的分娩舍而言,在严格消毒前提下的全进全出操作亦是集约化殖场的必要手段。
1、 分娩舍管理员及员工的工作: 观察每头母猪,分析其健康和生产情况; 协助配种、怀孕舍管理员转猪入分娩舍; 监督分娩舍的冲洗消毒; 保证转入猪群前做好准备工作; 做好母猪、仔猪的饲养计划;
做完接产后的一日龄的工作,任何情况都不允许拖到第二天; 小猪产完后给它们分配奶头; 维持分娩舍相应的气候环境; 分娩舍设施的日常维护; 必要时给猪只投药; 栏舍的清洁卫生;
协助管理员和配种、妊娠舍饲养员工作,转断奶母猪入配种舍; 分娩舍各类原始资料卡每天的每天准确、清析记录;
与其它部门合作,提供最大数量的合格配种母猪,以获得最大的生产利润。 2、 每周每天部门工作:
17
在猪群的流动和其它情况下,每天的工作和职可能与所述不同,特殊情况下可作些更改,更改后其职责也应相应变动。 A、每天总的工作程序和职责—
按年龄由小到大固定猪只,按分娩时间早晚: 从小到大安排仔猪; 观察猪只情况,治疗病猪;
投料及看料种、看是否变质,同时作好饲料记录; 完成日常工作;
按要求准确、清析填写记录卡。 B、每天日常工作—
投料:按母猪实际要求量饲喂,每天两次。上午清槽中剩料;上、下午清除脏湿料; 保护母猪卡。
栏舍管理:治疗记录;将猪赶来观察;记录当天产仔情况;收不用的产垫;捆扎劈叉腿;猪舍清洁。
安臵取暖灯:在母猪后侧安一暖灯,分娩结束时撤除;在保温箱安一只一定瓦数灯泡,以维持30度;保温装臵天热撤除。
通风和环境:每天记录高低温;根据气候校正环控设备;观察猪只的反映并尽量校正到其舒适状态。
接产和转猪:注意的是耐心、细致,尽量减少应激。 维修:各种设备的维修、安装。 C、星期一工作— 日常工作: 3日龄仔猪补铁;
安臵猪床(检查取暖灯、猪床状况;维修水嘴、电扇;调节室温等); 转入待产母猪;
冲洗母猪(部位为蹄、阴户、乳房);
18
清洁猪栏; 投放鼠药。 D、星期二工作— 日常工作: 编制饲料计划;
分析母猪情况(赶起观察分析带仔猪情况、生理状况,看治疗记录,确定周三淘汰猪),盘存断奶仔猪(仔猪断奶日期、判断小猪情况及治疗头数、将一定数量的小猪集中到一个栏); 一周龄小猪引料及3日龄小猪补铁; 疫苗注射。 E、星期三工作— 日常工作; 小猪三日龄补铁; 断奶猪打记;
向配种部提供有关断奶日期、断奶后将有多少母猪发情的断奶母猪清单; 准备断奶母猪配种卡;
断奶准备(收集产栏设备并消毒以备下次使用;断奶小猪标记;运小猪车及过道消毒); 栏舍清洁; 投鼠药及换脚浴; 作下周饲料计划。 F、星期四工作— 日常工作;
断奶:转母猪进配种区、转小猪进保育栏、撤除设备清洁消毒; 做好要求的维修、维护工作。 G、星期五工作— 日常工作;
19
饲料盘存; 所有猪补铁; 栏舍清洁及换脚浴; 投鼠药。
H、星期六、日工作— 母猪饲喂; 料槽清洁及加料; 仔猪引料; 转仔猪; 投药;
训练助手及顶班人员:母猪的正当饲喂、正规的加料、小猪的正规护理、猪的准确观察;
周末值班人员应该是根据分娩舍要求,经过充分的正规训练的人员。 3、环境调控: A、温度—
影响温度的因素:体重、猪数、年龄、通风、地板类型等。 母猪的临界温度为270C,仔猪为350C。
分娩舍的控温必须是兼顾母猪和仔猪两个方面,尽量维持各自所需的最适宜的临界温度。此作法的意义在于节料、促长、防病。
小猪的保温通常用保温伞、保温地板,其散热除能给小猪取暖,所散热亦适宜母猪。夏天则需要用空调或冷气给母猪控温。 分娩舍温度测量时,温度计应接近小猪床。 分娩舍控温标准—
小猪日龄 产子时 1日龄-3周龄 4周龄 5周龄 温度 270C 260C 240C 220C 热时猪只可通过传导、对流、辐射、蒸发散热。同时冷时多食热时少食以增、减热量的散发。
2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