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GIS复习
1.GIS概念组成:是由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具有支持空间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建模和显示功能,并可解决复杂的规划和原理问题的信息系统。
2.数字高程模型(DEM)概念DEM模型是描述地表单元空间位置和地形属性分布的有序集合,是定义于二维区域上的一个有限项的矢量系列
3.规则格网模型的数据结构:
(1)概述:规则格网模型用规则的采样点数据组成,或把不规则采样点数据内插成规则点数据,而后,以矩阵形式来表示地面形状
(2)规则格网模型是典型的栅格数据结构,可采用栅格矩阵及其压缩编码的方法表示。其数据包括三部分:① 元数据:描述DEM数据的数据,如数据表示时间,边界,测量单位,投影参数等 ②数据头 ③数据体 4.规格格网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①数据结构简单,算法易实现,便于空间操作和存储,栅格数据结构的GIS系统中②易计算等高线、坡度、坡向、自动提取地域地形等
缺点:①数据量大,通常采用压缩存储②规则格网不利于表示复杂地形
DEM数据模型有哪几种:通常有规则网格矩阵、不规则三角网以及矩形网格和三角往的混合形式。 5.不规则三角网模型:是一种典型的矢量拓扑结构
特点:三角内不存在其他点;也不能交叉;凸多边形(锐角)。
优点:客服栅格数据中的数据冗余问题;表示地面形态效率高,数据精度高缺点:算法实现复杂;对特殊的第性线要调整
大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采用能表示地线性的不规则三角网,以便较精确地显示小区域地形特性;小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通常采用规则格网模型,以显示大区域宏观地形特征。 6.缓冲区的分析
缓冲区是给定空间对象的领域,可以用邻近度描述地理空间中两个地物距离相近的程度。类型:点缓冲区,线缓冲区,面缓冲区,复杂缓冲区,可变距离缓冲区。三要素:主体对象、邻近对象、对象的作用条件。 网络分析
是指依据网络拓扑关系,通过考察网络元素的空间及属性数据,以数学理论模型为基础,对网络的性能特征进行多方面研究的一种分析计算。 空间数据库概念
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上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空间数据质量评价:三要素:空间性、专题性、时间性用空间数据质量标准要素对数据所描述的空间、专题和时间特征进行评价继承性、位置精度、属性精度、逻辑一致性、完整性、表现形式准确性 2空间数据库结构是什么,有哪些?
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和原理的空间数据的逻辑结构,用来抽象描述地理实体数据在之间的排列及关系,栅格数据结构和矢量数据结构 9、空间决策支持系统
空间决策支持系统是由空间决策支持(主要)、空间数据库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若干元素构成,并完成对空间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决策的有机整体。它是在常规决策支持系统和地理信息 系统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系统。
10、拓扑关系:点线拓扑关系、多边形拓扑关系
是明确定义空间结构关系的一种数学方法,在gis中,它不但用于空间数据的编辑和组织,而且在空间分析和应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包括:拓扑邻接,拓扑关联,拓扑包含。
空间拓扑关系的意义。①能清楚的反应实体间的逻辑结构关系,较几何关系有更大的稳定性,不随地图投影而变化②利用拓扑数据有利于空间要素的查询③可以利用拓扑数据作为工具,重建地理实体。 什么是空间元数据及其作用
①空间元数据:是指在空间数据库中用于描述空间数据的内容、质量、表示方式、空间参考和管理方式等特征的数据,是实现地理空间信息共享的核心标准之一。
②空间元数据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空间数据的使用者查询所需的空间信息,进行空间数据的共享,并进一步处理空间数据。
13、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与GIS软件工具结合的产物,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将地图用数字形式存储在计算机外
存储上,依托GIS工具对地图实现输入、输出、查询分析和显示。 11、WEBGIS利用Internet进行用户和服务器间的信息交流。客户端应用软件利用www协议运行在Internet网上的网络化GIS。
12、组件式GIS组件式GIS的基本思想是把GIS的各大功能模块划分为几个控件,每个控件完成不同的功能。各个GIS控件之间,以及GIS控件与其它非GIS控件之间,可以方便地通过可视化的软件开发工具集成起来,形成最终的GIS应用。控件如同一堆各式各样的积木,他们分别实现不同的功能(包括GIS和非GIS功能),根据需要把实现各种功能的 “积木”搭建起来,就构成应用系统。基本特点:(1)小巧灵活、价格便宜;(2)无须专门GIS开发语言;(3)强大的GIS功能;(4)开发简捷;(5)更加大众化
14、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三维显示的虚拟地球或指信息化的地球,包括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与可视化的地球技术系统
1,数据库模型是什么?常用有哪些?
答:面向现实世界,用户易理解的,用户同数据库人员进行交流的语言;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完整性的三部分:层次模型、关系模型、网状模型、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模型 4.GIS和MIS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GIS和MIS都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处理系统,都具有数据量大和数据之间关系复杂的特点。但GIS主要处理空间数据,例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交通运输网络、人口分布等数据。而MIS更倾向于对管理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它主要处理物资、设备、资金、产量、库存、劳动力以及人事档案、生产合同、计划任务等非空间数据。
在大型MIS系统中集成部分GIS功能,这种应用模式将越来越广泛。同时,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和WebGIS技术有利于实现MIS和GIS的无缝集成 3.空间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类?
①基于地图的图形分析,如 gis中的缓冲区,叠加分析,数字高程模型,数字地面模型 ②空间动力学分析,有城市扩张模型,空间价格竞争模型,空间择位模型
③空间信息分析,只根据数据或统计方法建设的模型,如空间聚类,空间自相关,回归模型等。 5.空间数据内插有哪些?
1局部拟合插值 2.趋势面插值 3.区域属性数据的插值 空间数据采集方式有哪些?
地图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的获取;摄影测量数据 ;属性数据的获取 7.地形分析有哪些?
地形分析:包括等高线分析,透视图分析,坡度坡向分析,断面图分析及地形表面面积和挖填方体积计算。最佳路径分析,追踪污染源流分析,农业布局合理性分析,城市布局合理性分析,道路选线分析等。 7.数据结构
①矢量数据结构:特点:位置明确,属性隐含。获取:(1)数字化仪获取数据;(2)扫描数据矢量化;(3)数字摄影测量获取数据;(3)GPS获取数据;(4)其他栅格数据转化为矢量数据。 ②栅格数据结构:特点:属性明确,位置隐含。获取:(1)遥感方法获取;(2)图片扫描获取;(3)矢量数据转化而来;(4)由平面上行距、列距固定的点抽样而来。主要方法包括:1)中心归属法;2)长度占优法;3)面积占优法。
③栅格和矢量数据结构比较
矢量数据优点:数据结构紧凑,精度高;便于表示空间实体及拓扑关系;便于表示网络关系,进行网络分析;图形显示质量好,精度高;
缺点:数据结构复杂;叠加分析算法复杂;不易同RS结合;表达空间变化性的能力差;不易实现数据模拟
栅格数据优点:数据结构简单,定位存取性能好;易实现数据共享;便于地形分析和数学模拟;易同RS结合;能有效表达空间可变性
缺点:数据量大;投影转换复杂;图形质量差;难于表达空间实体及拓扑关系;难于表达网络关系 6. GIS的功能模块
数据采集与编辑功能;属性数据编辑与分析;制图功能;空间数据库管理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地学分析 简述建立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意义:
a空间数据模型是对空间实体进行描述和表达的手段,使之能反映实体的某些结构特性和行为功能。 b按数据模型组织的空间数据使得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对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的管理,帮助用户查询,
检索,增删和修改数据,保障空间数据进行统一的独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利于改善对空间数据资源的使用和
管理。
c数据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空间数据库中数据查询,检索的方式,速度和效率。 9.3S集成内容和主要实现方法
3S集成是将RS、GNSS、GIS三种对地观测新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有机地集成在一起。集成是指一种有机的结合,在线的连接、实时的处理和系统的整体性。
在3S中,遥感是信息采集(提取)的主力,它为数据的动态更新和综合分析提供有效条件。 GNSS是3S技术中采用 空——地 定位方式的基础,具有动态导航定位的功能。 GIS是3S技术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的“大管家”,3S集成系统中最终成果的加工和输出由它来完成。
三者之间不只是相互调用功能,而是直接共同作用,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系统,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定位的现势信息,对数据进行动态更新,实现实时、实地的现场查询和分析判断。 10.GIS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应怎样区别?
①GIS与地理学:地理学更加侧重的是地学知识的理论部分,而GIS的技术优势在于它的数据综合、模拟与分析评价能力。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但GIS通过获得的大量数据和信息,通过分析,将分析后的信息应用于地学,有利于问题的认清与解决。
②.GIS与测绘学、遥感:它们为GIS中的空间实体提供各种不同比例尺和精度的定位数,为GIS提供丰富和更为实时的信息源。
③GIS与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为GIS奠定了重要的科学技术手段,GIS必须依托计算机的强大运算功能来分析。 ④GIS与管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在管理科学中起到更加科学、精简、有序的作用。二者合一为管理信息系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