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梅花魂》精品教案
【教学设计】 梅花魂
【教学目标】
1、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外祖父爱梅花,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学习这种品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学习 1、课文围绕梅花说了哪几件事?
2、梅花虽然是一种名花,但是为什么说梅花也有魂呢?课题“梅花魂”与本文所记叙的五件事有什么联系? 二、启发点拨、提出问题
1、作者离开外祖父的时候,是多大的孩子?
2、关于外公的记忆,都是作者幼年时期的记忆了。一个孩子,虽然记住了看到的经历过的事情,可是又有多少是她能懂的呢!在作者幼小的心中,外祖父的言行使她产生了许许多多的疑问。你能从文中找到她的疑问吗? 三、讨论交流、升华感情
1、读课文,找出并用“?”画出有关描写外祖父哭的语句,
读一读,共有几处?
2、学生自由读第二自然段,交流体会外祖父“一哭”时的情感:
(1)了解外祖父教我吟诵的三句诗的出处,读懂它们的意思: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意思是“独自一个人在远方居住,每到过节的时候就格外思念家乡的亲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也是王维的诗句,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不回来?”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北宋词人秦观的词,意思是“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落花,轻得好像夜里的猛,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细得好像心里的愁。” (2)外祖父教我读唐诗宋词的用意所在:
这三句诗都表达了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外祖父叫“我”的目的在于借诗句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 (3)说说外祖父哭的原因:
因为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情感,教“我”读着诗句,他心里涌动的是对家乡,对家乡亲人的怀念,泪水就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3、三次落泪:
课文三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
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蒙?。外祖父这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所谓叶落归根,年纪越大,这种情感越强烈。从眼泪中我们感受到,不能回国,已成为他心中刻骨铭心的痛,最终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4、一次生气:
(1)他的墨梅图,家人碰都碰不得,小孩子不小心弄脏了,不仅拉下脸来,还训斥孩子的妈妈。
(2)“清白”是什么意思?“玷污”又是什么意思? (3)外祖父动作的细节描写??“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从外祖父动作可以看出,梅花在他眼里,不仅是梅花,而且是祖国的象征,值得他用全身心去爱。) 5、赠墨梅图:
(出示老人深情地说的那段话)读一读这段话,反馈你读懂了什么?
(1)“这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 ①有四个“愈”,前两个是恶劣的环境,后两个是赞美。 ②这是梅花的精神,由此可见老人爱梅花其实是爱梅花的精神。
(2)“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
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这是对梅花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人物的赞誉。借物喻人。梅花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赞梅花,就是赞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国人。)
(3)举例说明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岳飞、戚继光、江姐??) (4)“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秉性”是本性的意思。这里梅花的秉性就是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6、外祖父说的这段话有几层意思?
有三层意思,开始他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他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他想说的是,一个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 7、送别亲人,思乡难归: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1)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仅仅是因为风撩乱了老人的头发吗?(思归难归,愁苦变老。)
(2)外祖父把自己最珍爱的墨梅图和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向梅花学习,做个有气节的中国人。)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