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苏教版二年级下案例《认识时分》及教学反思

苏教版二年级下案例《认识时分》及教学反思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14:40:46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

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认识时、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1时=60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实物钟一个。 学具准备:自制学具钟一个。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揭示课题

昨天我们的预习作业是小组合作画一个钟面,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你们在钟面上都画了些什么呀?

小组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钟面。

每个同学也可以走下来看看别的小组画的钟面。

小结:小朋友的钟面画得都很漂亮。虽然大家画的钟面形状各不相同,但有几点是一样的,那就是钟面上都有1~12的数字、有时针、分针,秒针今天先不学,所以就不出示了,还有很多刻度线。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关于钟表的知识:认识时、分。(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预习引入,通过小组合作画钟面、展示小组所画的钟面,以及欣赏他组的钟面,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互补,互学,了解钟面的本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预习欲望。】

二、预习反馈,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⑴ 认识大格

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怎样的是一大格吗? 指名回答。

揭示:每两个数字之间就是一大格,从12到1是1大格,1到2也是1大格。

提问:你还能说说从哪到哪也是一大格吗?

钟面上一共有几个大格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是不是有12大格呢?我们来数一数。(出示结语:钟面上有12个大格。)

⑵认识小格

那每个大格里有几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组长拿出学具钟,和组员一起看一看,数一数,再说一说。

小组交流后指名汇报。 出示放大的钟面,一起数一数。

提问:其他大格里也有5个小格吗?再找几个大格数一数。 出示结语:每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 提问:那整个钟面上一共有几小格呢?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2到1是5小格,到2呢?你怎么算的?到3呢?用哪句口诀?到6呢?口诀是??到9呢?从12到10有几小格?你怎么知道的?到11呢?到12呢?

的确,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齐读)

在数小格时,用5的乘法口诀计算比较简单。当超出口诀的范围时,可以用每次加5的方法来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预习对钟面上的大格和小格已有的初步认识。通过汇报与交流,加强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对钟面的认识更完整、更深刻。】

2、建立时、分的概念 ⑴认识“时”

刚才我们在一起认识了大格和小格,你知道钟面上的指针是怎样走的吗?

揭示:钟面上指针走动的方向就是顺时针方向。 演示:时针从12走到1。

它从12走到了几?走了多少?时针走一大格是多少小时?(出示结语: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1小时也称1时。

时针走2大格是几小时?走3大格呢?

提问:时针从12走到4,走了几小时?你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6呢?如果是从7走到11呢?

咦,走到11为什么是4小时而不是11小时呀?

小结:看来,时针的走动一般以大格为单位。要知道时针走了几小时,只要看时针走了几大格。

⑵认识“分”

时针表现过了,分针也想出来活动一下筋骨了。 演示:分针走一小格。

提问:分针走了多少?分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呢?(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提问:分针从12 走到1,是几分?你是怎么知道的?从12走到2呢?用哪一句口诀来想?从12到4呢?从12到7呢?从12到9呢?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几分?

出示结语:分针走一圈是60分。

小结:看来,分针的走动一般以小格为单位,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圈有60小格,就是60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动态的演示,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画面中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了“时”、“分”的概念。】

3、认识1时=60分

⑴谈话过渡: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时和分,那时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⑵教师演示。

我们来拨钟看一看。

时针指着1,分针指着12,接下来我们拨动转轮。看,时针和分针同时开始走动了。分针走到了4,时针有没有走满一大格?分针继续走,走到了6,时针走满一大格了吗?走到了9,走满一大格了吗?走到了12,时针和分针同时停下。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通过拨钟,我们发现,时针从1走到2,走了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从12走到12,走了一圈,是60分。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

⑶学生拨钟。

是不是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呢?课前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发了一个学具钟,分针都指着12,但时针指的数字各不相同。请小组长拿出学具钟拨一拨,组员一起看一看时针和分针的走动情况,并像老师一样记录在纸上。记录好之后,还可以走下去看看其他小组的拨钟情况。

⑷小组汇报。

教师小结:从这三组小朋友的回答中,我们发现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而且时针和分针是同时走同时停的。其他小组是不是也一样呢?

小结:时针每次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也就是说1时=60分 出示1时=60分。 生齐读

【设计意图:理解时和分之间的关系是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让学生发现这一规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究、思考、发现,让学生通过不完全归纳,惊奇地发现:每次时针走一大格,分针都会走一圈。由此得出: 1时=60分。】

三、实践运用并总结全课 1、感受1分钟 ⑴1分钟听音乐

学了这么久,我们来听首歌轻松一下。这首歌播放的时间正好是1分钟,请大家边听边感受1分钟有多长。

⑵1分钟做眼保健操。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认识时分》 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时、分、秒》,第一课时《认识时、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钟面的过程中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知道1时=60分。 2、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宝贵,养成遵守时间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在认识时、分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合作交往能力以及积极的学习情感与态度。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认识1时、1分及时、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1时=60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个,实物钟一个。 学具准备:自制学具钟一个。 教学过程: 一、预习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