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8-2019两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图17乙所示)是 V。
(2)测量电路中导线的电压。测出导线 BC间的电压大约为0.05V,由此得知 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
的原因。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 (选填:“粗”或“细”)的导线,原因是 。 (3)完成以上步骤后,他们准备测量开关两端的电压,你认为这一步骤是否有必要,
理由是 。 27.
如图18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在一根
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
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与弹丸的形状有关B:与弹丸的直径有关C: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 动速度
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 (2)
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 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
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 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18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的是 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 (3)
探究猜想C时,小明换用了几根长度不同的塑料管,用同一个
弹头形弹丸、抽出等量
空气后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长度小于3m的塑料管,弹丸在管中运动的速度
总是逐渐变大;长度大于3m的塑料管,弹丸运动速度却先变大后变小,你认为弹丸在较
长管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
是 。
(五) 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第28题6分,第29题8分,共14分,解答时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计算公式及过程,若只写出计算结果将不得分
28.如图19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V.灯泡L1和L2分别 标有“8V 3.2w”和“6V 12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
影响。求: (1)灯泡L1的电阻
(2)若闭合所有开关,滑片P移至a端时,电流表的示数 (3)若只闭合开关S、S1,移动滑片P使灯泡L1消耗的功率为 1.25W时,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是多大?
29.如图20甲所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场景,满载木材的货车,车厢尾部没有任何遮挡,一旦货车突然向前加速,木材就可能向后滑出,对后面的车辆造成严重伤害。这引起了小光的思考:只要货车加速,木材就都会滑出吗?
为此他请教了老师,老师解释道:这要看车加速的程度,物理学中用“加速度”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物体加速的快慢程度,要让物体加速运动,就需要有
外力对它作用
要使木材不滑落,必须有其他物体对它施加摩擦力,使它产生和车相同大小的加速度,
与车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前动。
小光将以上情景简化成了如图20乙所示的模型,水平车厢中有一根质量分布 均匀的木头。
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若木头的质量为100kg,它的重力是多大?(取g=10N/kg) (2)若车厢长3m,木头长4m,在木头从车厢滑出的过程中,车厢对木头的摩擦力为100N,
则这一过程中摩擦力至少对木头做了多少功?(提示;木头重心O在其中点处,
当重心滑过车厢尾部,木头会倾倒)
(3)小光查阅资料得知:物体运动时加速度与外力的合力大小关系为:a=F合/m,a表示
加速度,其单位是m/s2.若货车加速度为1.5m/s2,请结合上述数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