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三年高考2016 - 2018高考化学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21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含解析
专题21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1.【2018北京卷】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K2FeO4)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K2FeO4为紫色固体,微溶于KOH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
(1)制备K2FeO4(夹持装置略)
①A为氯气发生装置。A中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锰被还原为Mn)。 ②将除杂装置B补充完整并标明所用试剂。_______ ③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Cl2发生的反应有 3Cl2+2Fe(OH)3+10KOH(2)探究K2FeO4的性质
①取C中紫色溶液,加入稀硫酸,产生黄绿色气体,得溶液a,经检验气体中含有Cl2。为证明是否K2FeO4氧化了Cl而产生Cl2,设计以下方案:
方案Ⅰ 取少量a,滴加KSCN溶液至过量,溶液呈红色。 用KOH溶液充分洗涤C中所得固体,再用KOH溶液将K2FeO4方案Ⅱ 溶出,得到紫色溶液b。取少量b,滴加盐酸,有Cl2产生。 i.由方案Ⅰ中溶液变红可知a中含有______离子,但该离子的产生不能判断一定是K2FeO4将Cl氧化,还可能由________________产生(用方程式表示)。
ii.方案Ⅱ可证明K2FeO4氧化了Cl。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K2FeO4的制备实验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_FeO4(填“>”或“<”),而方案Ⅱ实验表明,Cl2和FeO4的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③资料表明,酸性溶液中的氧化性FeO4>MnO4,验证实验如下:将溶液b滴入MnSO4和足量H2SO4的混合溶液中,振荡后溶液呈浅紫色,该现象能否证明氧化性FeO4>MnO4。若能,请说明理由;若
1
2??2??2?2?-
-
-
2+
2K2FeO4+6KCl+8H2O,另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
不能,进一步设计实验方案。 理由或方案:________________。
【答案】 2KMnO4+16HClCl2+2OH
?
2MnCl2+2KCl +5Cl2↑+8H2O
2?
+
3+
?
Cl+ClO+H2O Fe 4FeO4+20H
2?
??3+
4Fe+3O2↑+10H2O 排除ClO的干扰 > 溶液的酸碱
3+
?
性不同 若能,理由:FeO4在过量酸的作用下完全转化为Fe和O2,溶液浅紫色一定是MnO4的颜色(若不能,方案: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 【解析】
3
、KOH,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除杂装置B为;③ C中Cl2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还有Cl2与KOH的反应,Cl2与K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KOH=KCl+KClO+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2)①根据上述制备反应,C的紫色溶液中含有K2FeO4、KCl,还可能含有KClO等;I.方案I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a中含Fe。但Fe的产生不能判断K2FeO4与Cl发生了反应,根据题意K2FeO4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O2,自身被还原成Fe,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可能的反应为
4FeO4+20H=3O2↑+4Fe+10H2O;II.产生Cl2还可能是ClO+Cl+2H=Cl2↑+H2O,即KClO的存在干扰判断;K2FeO4微溶于KOH溶液,用K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除去KClO、排除ClO的干扰,同时保持K2FeO4稳定存在;②制备K2FeO4的原理为3Cl2+2Fe(OH)3+10KOH=2K2FeO4+6KCl+8H2O,在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1价,Cl2是氧化剂,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至+6价,Fe(OH)3是还原剂,K2FeO4为氧化产物,根据同一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
2--+
3+
-2-+
3+
--+
3+
3+
-3+
---
氧化产物,得出氧化性Cl2
2-
FeO4;方案II的反应为
2-
2FeO4+6Cl+16H=2Fe+3Cl2↑+8H2O,实验表明,Cl2和FeO4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对比两个反应的条件,制备K2FeO4在碱性条件下,方案II在酸性条件下;说明溶液的酸碱性的不同影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 ③该小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能,根据题意K2FeO4在足量H2SO4溶液中会转化为Fe和O2,最后溶液中不存在FeO4,溶液振荡后呈浅紫色一定是MnO4的颜色,说明FeO4将Mn氧化成MnO4,所以该实验方案能证明氧化性FeO4
2-2--2-2+
-3+
MnO4。(或不能,因为溶液b呈紫色,溶液b滴入Mn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c(FeO4)
2
-2-
变小,溶液的紫色也会变浅;则设计一个空白对比的实验方案,方案为:向紫色溶液b中滴加过量稀H2SO4,观察溶液紫色快速褪去还是显浅紫色)。
考点定位: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常见离子的检验。
【试题点评】思路点拨:与气体有关的制备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一般为:气体发生装置→除杂净化装置→制备实验装置→尾气吸收。进行物质性质实验探究是要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尤其注意最后一空为开放性答案,要注重多角度思考。
2.【2017新课标3卷】绿矾是含有一定量结晶水的硫酸亚铁,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绿矾的一些性质进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试管中加入少量绿矾样品,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再向试管中通入空气,溶液逐渐变红。由此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测定绿矾中结晶水含量,将石英玻璃管(带两端开关K1和K2)(设为装置A)称重,记为m1 g。将样品装入石英玻璃管中,再次将装置A称重,记为 m2 g。按下图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①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下列实验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重复上述操作步骤,直至A恒重,记为m3 g。
a.点燃酒精灯,加热
b.熄灭酒精灯
e.称量A
c.关闭K1和K2
f.冷却到室温
d.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
③根据实验记录,计算绿矾化学式中结晶水数目x=________________(列式表示)。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则使x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为探究硫酸亚铁的分解产物,将(2)中已恒重的装置A接入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打开K1和K2,缓缓通入N2,加热。实验后反应管中残留固体为红色粉末。
3
①C、D中的溶液依次为______(填标号)。C、D中有气泡冒出,并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 a.品红
b.NaOH
c.BaCl2
d.Ba(NO3)2
e.浓H2SO4
②写出硫酸亚铁高温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样品中没有Fe (2)①干燥管 ② dabfce ③
3+
Fe易被氧气氧化为Fe
2+3+
76(m2?m3)
9(m3?m1)偏小
(3)①c、a 生成白色沉淀、褪色 ②2FeSO4Fe2O3+SO2↑+SO3↑
②由于装置中含有空气,空气能氧化硫酸亚铁,所以加热前需要排尽装置中空气,利用氮气排出空气,为了使生成的水蒸气完全排除,应该先熄灭酒精灯,再冷却,然后关闭K1和K2,最后称量,即正确的排序是dabfce。
③样品的质量是(m2-m1)g,加热后剩余固体是硫酸亚铁,质量为(m3-m1)g,生成水的质量为(m2-
m3)g,
FeSO4·xH2O
△ FeSO4 + xH2O
152 18x (m3-m1)g (m2-m3)g 则:
76(m2?m3)15218x?,解得:x?;
(m3?m1)g(m2?m3)g9(m3?m1)若实验时按a、d次序操作,在加热过程中部分硫酸亚铁被空气氧化为硫酸铁,导致m3增加,使测得生成的水偏小,生成的硫酸亚铁偏大,因此x偏小。
(3)①最终得到红色粉末,说明有氧化铁生成,即分解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化合价变化可知一定有SO2生成,这说明硫酸亚铁分解生成氧化铁、SO2和三氧化硫。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和钡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由于硝酸钡在酸性溶液中有氧化性,能氧化SO2,所以应该用氯化钡,检验SO2用品红溶液,所以C、D的溶液依次为氯化钡溶液和品红溶液,实验现象是C中溶液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D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硫酸亚铁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铁、SO2和SO3,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得此反应的方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