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取水头部及原水自流管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取水头部及原水自流管专项施工方案 - 图文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6:27:42

2.2 井内布置

工作井井内布置主要是后靠背、导轨、主顶油缸、油泵动力站、钢制扶梯等。

2.3出土方案

21

泥水平衡式顶管的出土采用全自动的泥水输送方式,被挖掘的土通过在机舱内的搅拌和泥水形成泥浆,然后由泥浆泵抽出,高速排土。

在沉井上部砌2座沉淀池。沉淀的余土外运需按文明施工要求和渣土处理办法,运到永久堆土点,不得污染沿途道路环境。

3、顶力计算

本工程顶管单元长度根据设计图纸的井室位置、地面运输和开挖工作坑的条件、顶管需要的顶力、后背与管口可能承受的顶力等因素确定单元长度。本工程土质参数基本相同,顶力计算根据《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最大顶距进行计算。

Φ1020mm顶力的计算:

最大推力计算,采用经验公式,按最大顶距70米计算: F=F1+ Nf =πD·fk·L+п/4×D2×P 上式中F—总推力; F1—侧壁摩阻力;

Nf—顶管机迎面阻力即端阻力; D—管外径(D=1020);

fk—管外表面综合磨擦阻力,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取值0.40T/m2 L—顶距(取70米)

P—控制土压力;(P=Ko·γ·Ho)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0.55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高度,平均取值9m

22

γ—土的重量,取1.8t/m3

F=п/4×D2×(Ko·γ·Ho)+πD·f·L

=3.14/4×1.020×1.020×(0.55×1.8×9)+3.14×1.020×0.4×70

=29.11+89.68=118.79T

根据总推力、采用2个100T的千斤顶,为了泵房井壁能满足工作反作用力要求,在沉井施工完成后,在井的外壁与土壤的接触部位采用高压旋喷桩加固处理。为了确保顶管的顺利进行,采用触变泥浆,顶力将小于理论计算值,因此我们无需增加额外的顶进系统即可满足要求。

4、出洞方案

为防止出洞口及顶进过程中泥水压力过大涌入工作井内,防止地下水渗漏和顶管掘进出洞时漏水,并确保压注的触变泥浆不流失,在封底及底板浇筑完成后,在洞口浇筑背墙同时预埋安装注浆钢管及钢法兰,用于安装橡胶止水圈及止水封板。由于顶进距离长,造成管材表面接头焊缝、砂等对橡胶止水圈不可避免的磨损,需经常更换橡胶止水圈。因此,我们在洞口里侧增加一道橡胶止水圈,当需更换外部橡胶止水法兰时,洞口内部的橡胶止水圈可防止地下水进入井内。详见顶管穿墙体止水构造图

23

5、井内测量以及设备安装 5.1井内测量的方法

根据图纸坐标使用全站仪分别定出工作井及接收井上A、B点(如上图),置全站仪于A点,后视B点,作BA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C。然后,在井底定出任意一点D,置水准仪在D点上,根据图纸上A、C点位置的管道中心线高程,定出A和C,点,A,C,直线就是我们要找的顶进轴线。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2 井内布置 工作井井内布置主要是后靠背、导轨、主顶油缸、油泵动力站、钢制扶梯等。 2.3出土方案 21 泥水平衡式顶管的出土采用全自动的泥水输送方式,被挖掘的土通过在机舱内的搅拌和泥水形成泥浆,然后由泥浆泵抽出,高速排土。 在沉井上部砌2座沉淀池。沉淀的余土外运需按文明施工要求和渣土处理办法,运到永久堆土点,不得污染沿途道路环境。 3、顶力计算 本工程顶管单元长度根据设计图纸的井室位置、地面运输和开挖工作坑的条件、顶管需要的顶力、后背与管口可能承受的顶力等因素确定单元长度。本工程土质参数基本相同,顶力计算根据《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最大顶距进行计算。 <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