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选考)2018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六选考模块专题跟踪检测(二十四)热学
专题跟踪检测(二十四) 热 学
一、选择题
1.(2017·泰州三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随着分子间距增加,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定减小 B.单晶硅中原子排列成空间点阵结构,因此其他物质分子不能扩散到单晶硅中 C.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D.密闭容器中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选C 当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分子间距离r>r0,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间距增加,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错误;单晶硅中原子排列成空间点阵结构,但分子之间仍然存在间隙,其他物质分子能扩散到单晶硅中,故B错误;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态,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C正确;水的饱和汽压仅仅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D错误。
2.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再次平衡时,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汽的质量不变,饱和汽的密度减小 B.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减小 C.饱和汽的密度不变,饱和汽的压强增大 D.饱和汽的质量增大,饱和汽的压强不变
解析:选D 饱和汽压只与温度有关,故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饱和汽的分子密度是不变的。增大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再次平衡时,饱和汽的质量增大,饱和汽的压强不变,故D正确。
3.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B.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
-10
m m
-10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则分子势能也越来越大
解析:选BC 在F-r图像中,随着距离的增大,斥力比引力变化快,所以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当分子间的距离等于分子直径数量级时,引力等于斥力,所以e点的横坐标为10
-10
m,故A错误,B正确;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
力表现为引力,故C正确;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来越大,小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斥力做正功;大于平衡位置距离时,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引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错误。
1
4.(2017·南通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分子间的距离从r0处逐渐增大,分子间表现出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
B.从水里逸出的水分子数目与撞回水里的水分子数之差越大,水面上方的空气越潮湿 C.理想气体向真空中自由膨胀时,压强减小,同时从外界吸热 D.液滴在完全失重状态下,其形状可以做如图所示虚线方向的周期性微小变化,这是表面张力产生的效果
解析:选AD 根据分子力的特点可知,两分子间的距离从r0处逐
渐增大,分子间表现出的引力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根据对蒸发与液化的平衡微观解释可知,从水里逸出的水分子数目与撞回水里的水分子数之差越大,水面上方的空气越干燥,故B错误;理想气体向真空中自由膨胀时,气体不对外做功,压强虽然减小,但不一定会从外界吸热,故C错误;液滴在完全失重状态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其形状近似为球体,故D正确。
5.(2017·徐州期中)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空气的内能增大 B.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的内能增大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 D.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解析:选AC 题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温度升高,空气的内能增大,故A正确;题图乙,瓶子内的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空气对活塞做功,空气的内能减小,故B错误;题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小,故C正确;题图丁,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能减小,故D错误。
6.(2017·南京四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石英玻璃)仍然是晶体
B.大气中氢含量较少的原因是氢分子平均速率较大,更容易从地球逃逸 C.相同的温度下,液体的扩散速度等于固体的扩散速度
D.人类使用能量的过程是将髙品质的能量最终转化为低品质的内能
解析:选BD 天然水晶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石英玻璃)是非晶体,故A错误;在动能
2
一定的情况下,质量越小,速率越大,地球大气中氢含量少,是由于外层气体中氢分子平均速率大,更容易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更易从地球逃逸,故B正确;在相同的温度下,液体的扩散速度要比固体的扩散速度快,故C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在利用过程中,总是由高品质的能量最终转化为低品质的内能,故D正确。
7.(2017·徐州二模)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ABCDA的循环过程,其中A→B、C→D是两个等压过程,B→C、D→A是两个绝热过程。关于气体状态及其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A→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B.B→C过程,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C.ABCDA循环过程中,气体吸热,对外做功 D.ABCDA循环过程中,A状态气体温度最低
解析:选AC A→B过程,气体发生等压变化,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根据盖—吕萨克定律知,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体积增大,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正确;B→C是绝热过程,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0,绝热过程,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0,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故B错误;ABCDA循环过程中,从A→B→C气体对外做功,C→D→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对外做功大于外界对气体做功,所以一个循环中表现为气体对外做功,W<0;经过一个循环,气体回到初状态A,内能不变,ΔU=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Q>0,气体吸热,故C正确;ABCDA循环过程中,从D→A,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绝热过程,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知ΔU>0,内能增加,温度升高,D状态温度比A状态温度低,即A状态温度不是最低,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8.(2017·徐州模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p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气体从状态A变到状态B,则气体在状态A的体积______(选填“>”、“=”或“<”)在状态B的体积;此过程中,气体做功的绝对值为W,内能变化量的绝对值为ΔU,则气体与外界之间传递的热量为__________。
解析:在p -t图像中分别作出过A、B两点的等容线,延长线交于同一点-273.15 ℃,等容线斜率越大,体积越小,所以气体在状态A的体积小于在状态B的体积,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温度降低,内能
减小,ΔU<0,此过程中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W<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代入:-ΔU=-W+Q,解得:Q=W-ΔU。
答案:< W-ΔU
9.(2017·苏锡常二模)我国科技人员用升温析晶法制出了超大尺寸单晶钙钛矿晶体,尺寸超过71 mm,这是世界上首次报道尺寸超过0.5英寸的钙钛矿单晶。假设该单晶体的体
3
积为V,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NA,则该晶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________,13
分子直径为________。(球的体积公式V=πD,D为球的直径)
6
3
ρVVMπD解析:该单晶体的质量m=ρV,则分子数为:n=NA,单个分子体积V0===MnρNA6
3
解得:D=6M。 πρNA3ρV6M答案:NA MπρNA10.(2017·徐州模拟)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导热良好的汽缸中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到缸底的距离h=0.5 m。已知活塞质量m=2 kg,横截面积S=1×10 m,环境温度t=0 ℃且保持不变,外界大气压强p0=1×10 Pa,阿伏加德罗常数NA=6×10 mol
-1
5
23
-2
2
,标准状态下气体的摩尔体积Vmol=22.4 L/mol,g=10 m/s。现将汽
2
缸缓慢地转至水平,求:
(1)汽缸水平放置时,被封闭气体的体积V;
(2)汽缸内空气分子的个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解析:(1)根据平衡条件得,封闭气体的压强:p1=p0+体积V1=Sh=5×10 m 由玻意耳定律有:p1V1=p0V 解得V=6×10 m。 (2)汽缸内空气分子的个数N=
-3
-3
3-3
3
mg5
=1.2×10 Pa SV×NA Vmol
6×102323
=-3×6×10≈2×10(个)。 22.4×10答案:(1)6×10 m (2)2×10个
11.(2017·宿迁三模)成年人在正常状态下1分钟呼吸18次,每次吸入的空气约为500 mL,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1%,氧气的密度约为1.4 kg/m、摩尔质量为3.2×10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取6.0×10 mol。求一个成年人在一昼夜的时间内:
(1)吸入氧气的质量;
(2)吸入氧气的分子数。(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3
-1
3
-2
-3
3
23
T24×60-633解析:(1)吸入氧气的体积V=n0V0η=×18×500×10×21% m≈2.72 m,
t1
吸入氧气的质量m=ρV=1.4×2.72 kg≈4 kg。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