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浅谈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方法
浅谈新课改中高中数学教学的新方法
摘要:教育部《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建立新的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中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数学 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中,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要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
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愉悠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同学和老师,并要经常把容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请教老师和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提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和报刊,参加学科竞赛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坤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二、进行情感交流,实施成功教学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责任感、亲近感,那么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欢你所教的数学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能否持久,与他们能否取得成功有很大的关系。根据学生的不同实际,创设适度紧张的气氛,设计难易适度的练习,尽量给每个学生创造良好的机会。成功教学其实也是一种情感教学。正如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他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爱护、关心学生,特别是成绩差的学生,要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那种动辄批评,或歧视差生的态度和做法,会极大地创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是每个教师必须注意克服的。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确当的评价,以深化学生已有的学习动机,矫正学习中的偏差。教师既要注意课堂上的反馈,也要注意及时对作业、测试、活动等情况给予反馈。使反馈与评价相结合,使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充分发挥信息反馈的诊断、导向和激励作用,深化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三、现代媒体技术的应用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其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技术运用于数学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也培
养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改变了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思想与教学模式。它能让教学永远充满改革与创新色彩,让教学永远处于一种科学合理状态;它是教师“学会教学”,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高中数学教学要立足课本,面向全体学生,重点问题重点讲,常考问题反复练,合理选用单元复习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信心。虽然高中数学的教学很具挑战性,只要我们教师能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学能力,就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好数学,使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2004年
[2]郑永泉.谈数学教学中学生技能的培养[N];学知报;2010年
[3]张瑞芬.数学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1年02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