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后作业
一、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偶( ) 遇( )
检( ) 验( )
导( ) 异( )
拆 ( ) 折 ( )
二、课外阅读其他科学家搞发明创造的故事,写写自己的体会。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中国建筑家 梁启超)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中国政治家 康有为)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中国哲学家 李觏)
师者,人之模范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中国医学家 葛洪)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中国剧作家 关汉卿) 疾学在于尊师。——(中国政治家 吕不韦)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国文学家 韩愈) 为学莫重于尊师。——(中国思想家 谭嗣同)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 2、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元·关汉卿
3、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浏阳算学馆增订章程》 4、君子隆师而亲友。——《荀子修身》 5、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劝学》 6、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7、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8、事师之犹事父也。——《吕氏春秋劝学》
9、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吕氏春秋·劝学》 11、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北周书》 12、疾学在于尊师。——《吕氏春秋》
1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14、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中秋节的来历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流行于朝鲜、日本和越南等邻国。因为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指农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称之为中秋节。又因此夜浩月当空,民间多于此夜合家团聚,故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起源于我国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礼记》中载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夕月”就是拜月的意思。两汉时已具雏形,唐时,中秋赏月之俗始盛行,并定为中秋节。欧阳詹(公元785~约827年)于《长安玩月诗序》云:“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云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