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林业专业知识笔试试题

林业专业知识笔试试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4 11:00:52

资料仅供参考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适地适树有3条基本途径,第一是选择,既包括选树适地,也包括选地适树。第二是改树适地,即在地和树之间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经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它们能够相适,如经过育种工作,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旱性或抗盐性,以适应在寒冷、干旱或盐渍化的造林地上生长。第三是改地适树,即经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树种的生长。如经过排灌洗盐,能使一些不太抗盐的速生杨树品种在盐碱地上顺利生长,又如经过与马尾松混交,使杉木有可能向较为干热的造林地区发展等等。

2、谈谈对内蒙古构筑祖国北方生态防线的认识。

新时期林业的新地位和新使命 林业的“四个地位”:

9月,党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十分重要,是林业史上前所未有的。在中央林业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对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坐了精辟概况,明确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

资料仅供参考

林业的“四大使命”:

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对新时期林业承担的使命进行了科学分析,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林业工作肩负着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

一是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林业在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态承载力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加快林业发展,增加森林资源总量和林产品供给,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对于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世界文明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也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首先加快林业发展。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免疫系统”,只有不断“强肾润肺”、增强“免疫功能”,才能保障地球的“健康”。 三是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森林是陆地最大的储碳库和最经济的吸碳器。《京都议定书》把发展林业列为应对气候变化、固碳减排的重要途径。 9月,胡锦涛主席在APEC会议上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和可持续经营网络”的重要倡议,被国际社会誉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方案。 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上,植树造林、加强抚育、减少毁林、控制森林退化被列为巴厘岛路线图的重要内容。

四是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中国是

资料仅供参考

一个多山国家,山区占国土总面积的69%,山区人口占全国的56%。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力在山,最大的希望在林。

林业五大功能(贾治邦在山东省林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2.30))

为什么党中央、国务院把林业摆到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是由林业既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公益事业、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基础产业决定的。

(一)林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在实现生态良好、维护生态安全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林业部门既是挖坑种树的部门,也是生态建设的主体部门。履行着建设和保护“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的重要职能,即: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进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地理专家把森林喻为“地球之肺”,把湿地喻为“地球之肾”,把荒漠化喻为地球一种很难医治的疾病,把生物多样性喻为地球的“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在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中扮演着最主要的角色,在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损害和破坏任何一个系统,都会影响地球的生态平衡,都会危及地球的健康长寿。只有建设和保护好这些生态系统,人类才能永远地在地球这个美丽的家园里繁衍生息、发展进步。

林业部门不但能够生产出经济建设所必须的物质产品,而且还能够生产大量的生态产品。它是怎么生产生态产品的呢?我们种一棵

资料仅供参考

树,保护一片湿地,就相当于建了一个工厂,森林经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物种基因,减少噪音,减轻光辐射等等,湿地也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够净化水质。这些生态产品,虽然不是物质形态的,可是实实在在的、维持人们的生存、维持人们的繁衍离不开的生态产品。当今世界,物质产品已经极大丰富,过去凭票供应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唯有生态产品十分短缺。因此林业部门要转变思路,把过去只在荒山、荒坡的造林,转向既要抓好荒山、荒坡的绿化,而且要抓好城市、村庄、校园等等的国土绿化,让森林进城市、进校园、进村庄、进军营,真正把最好最多的生态产品供应给社会,供应给人们。

(二)林业具有巨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功能,在维护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战略中发挥着特殊作用。

应对气候变化是现在国际上的热门话题,国际上曾经产生过一个《京都议定书》、一个《巴厘岛路线图》和一个国际公约,都规定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有两种办法,一是工业直接减排,减少工业化的石化燃料的应用,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是间接减排,那就是造林、再造林,由森林经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气候变暖主要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太大。这叫两种途径来减排。而国际公认的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有三个作用。一是具有吸收的作用。这就是森林的碳汇功能。专家研究森林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专家测算,一座20万千瓦机组排放的二

搜索更多关于: 林业专业知识笔试试题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资料仅供参考 适地适树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适地适树有3条基本途径,第一是选择,既包括选树适地,也包括选地适树。第二是改树适地,即在地和树之间某些方面不太相适的情况下,经过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方法改变树种的某些特性使它们能够相适,如经过育种工作,增强树种的耐寒性、耐旱性或抗盐性,以适应在寒冷、干旱或盐渍化的造林地上生长。第三是改地适树,即经过整地、施肥、灌溉、混交、土壤管理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生长环境,使其适合于原来不适应树种的生长。如经过排灌洗盐,能使一些不太抗盐的速生杨树品种在盐碱地上顺利生长,又如经过与马尾松混交,使杉木有可能向较为干热的造林地区发展等等。 2、谈谈对内蒙古构筑祖国北方生态防线的认识。 新时期林业的新地位和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