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暑假一日一练)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暑假一日一练)2020年高考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人教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3 20:41:51

少而含量下降.

(4)多肉植物在夜晚适宜摆放在卧室里,因为多肉植物能在夜间吸收CO2,降低卧室内的CO2浓度;由于白天多肉植物气孔关闭,氧气释放较少,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还可以释放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升高室内的O2浓度. 故答案应为:

(1)CO2+C5→2C3→C6H12O6

(2)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 (3)多肉植物的基本不变,蕙兰的明显下降

(4)适宜 多肉植物能在夜间吸收CO2,降低卧室内的CO2浓度;同时,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释放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升高室内的O2浓度

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H2O2酶为实验材料进行“酶的活性”的相关研究,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一.请分析回答:

(1)图二为实验中酶的作用模型图,其中 ① (填序号)代表酶.在下列催化糖类分解的酶中,能用下图表示反应过程的酶有 A、C . A.蔗糖酶 B.淀粉酶 C.乳糖酶 D.麦芽糖酶

(2)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3)据图一分析,在相同温度下,将pH值由5上升为7的过程中,H2O2酶活性的变化是 先上升后下降(pH由5到6,酶活性上升,pH由6到7,酶活性下降) .

(4)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却不能改变反应的最终结果,请解释图一中虚线和三条曲线的交点高低不同的原因 这个实验的底物量是相同且充足的,实验中酶的活性是用相同反应时间后,底物的剩余量来表示的(或若时间足够多,各种不同条件的反应结果是相同的) .

【考点】39:酶的特性.

13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酶不会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

5、分析题图:

图一是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H2O2酶为实验材料进行“酶的活性”的相关研究,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曲线图,由题图知在pH一定,酶在最适温度下底物剩余量最少;在pH分别为5、6、7时,pH为6时底物剩余量最少,说明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在6左右.

图二为实验中酶的作用模型图,其中①在反应前后不变、是酶,②是反应物,③和④(二者不同)是生成物.

【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知,图二中的①代表酶;蔗糖被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淀粉被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乳糖被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麦芽糖被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由于图二中的③和④是两种不同的生成物,所以图二催化糖类分解的酶中可以是蔗糖酶或乳糖酶,而不能是淀粉酶或麦芽糖酶.

(2)由题图一知在pH一定,酶在不同温度下底物剩余量不同,而在温度一定、酶在不同pH下底物剩余量也不同,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pH,其目的是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由图一知,相同温度下,在pH分别为5、6、7时,pH为6时底物剩余量最少,说明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pH在6左右,所以在相同温度下,将pH值由5上升为7的过程中,H2O2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pH由5到6,酶活性上升,pH由6到7,酶活性下降).

(4)酶是生物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度却不能改变反应的最终结果,即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由于图一实验中的底物量是相同且充足的,实验中酶的活性是用相同反应时间后,底物的剩余量来表示的(或若时间足够多,各种不同条件的反应结果是相同的),所以图一中虚线和三条曲线的交点高低不同. 故答案为: (1)①A、C

14

(2)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3)先上升后下降(pH由5到6,酶活性上升,pH由6到7,酶活性下降)

(4)这个实验的底物量是相同且充足的,实验中酶的活性是用相同反应时间后,底物的剩余量来表示的(或若时间足够多,各种不同条件的反应结果是相同的)

9.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如图为实验的部分过程及结果,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在图一的A,B,C,D中,带有放射性35S标记的有 A、B ,本实验证明在T2噬菌体增殖和遗传过程中 DNA 起着决定性作用.

(2)图一B、D中构成T2噬菌体外壳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相同,这是因为 二者均是由T2噬菌体的DNA在细胞内指导合成的 .

(3)图二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分析,搅拌时间少于1分钟时,上清液中的放射性 较低 ,原因是 搅拌时间过短,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未能与细菌分离,导致大部分带有放射性35S的噬菌体外壳随细菌进入沉淀物中 .某兴趣小组为了验证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若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则图二的实验结果中M点的位置将 向上 移动.

【考点】73: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分析】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2、噬菌体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4、图示表示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①表示32P标记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②表示搅拌

15

后离心,A表示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B表示上清液,C表示沉淀物.

【解答】解:(1)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并且在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因此在图一的A,B,C,D中,A和B带有放射性S标记,本实验证明在T2噬菌体增殖和遗传过程中DNA起着决定性作用.

(2)由于B、D中构成T2噬菌体外壳的蛋白质分子均是由T2噬菌体的DNA在细胞内指导合成的,因此两者的蛋白质分子结构相同.

(3)如果搅拌时间过短,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未能与细菌分离,导致大部分带有放射性

35

35

35

S的噬菌体外壳随细菌进入沉淀物中,因此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较低.某兴趣小组为

了验证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若实验过程中保温时间过长,则子代噬菌体会释放到培养液中,导致细胞外的32p放射性增强,即图二的实验结果中M点的位置将向上移动. 故答案为:

(1)A、B DNA

(2)二者均是由T2噬菌体的DNA在细胞内指导合成的

(3)较低 搅拌时间过短,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未能与细菌分离,导致大部分带有放射性S的噬菌体外壳随细菌进入沉淀物中 向上

10.某种杜鹃的花有红色和白色,研究小组为探究杜鹃花色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35

(1)据图推测,这种杜鹃的花色最可能由 2 对等位基因控制.若推测成立,F2中部分红色花个体自交后代将发生性状分离,这些个体占F2红色花个体的比例为

(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1)的推测. 让子一代红花个体与白花个体进行测交,后代中红花:白花=3:1 .(要求: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给出预期的实验结果) (3)研究得知,这种杜鹃还有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基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少而含量下降. (4)多肉植物在夜晚适宜摆放在卧室里,因为多肉植物能在夜间吸收CO2,降低卧室内的CO2浓度;由于白天多肉植物气孔关闭,氧气释放较少,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还可以释放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升高室内的O2浓度. 故答案应为: (1)CO2+C5→2C3→C6H12O6 (2)夜晚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无法为暗反应提供所需的ATP、【H】 (3)多肉植物的基本不变,蕙兰的明显下降 (4)适宜 多肉植物能在夜间吸收CO2,降低卧室内的CO2浓度;同时,多肉植物夜间气孔开放,释放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O2,升高室内的O2浓度 8.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H2O2酶为实验材料进行“酶的活性”的相关研究,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图一.请分析回答: (1)图二为实验中酶的作用模型图,其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