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植物检疫复习题
复习题
1、 名词解释
动物检疫:对调入、调出的动物进行疫病检查,即一方面不允许国外动物疫病传入,另一方
面也不允许把国内动物疫病传到国外;依靠法律保障实施。
感染: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
理反应,这个过程称为感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
为传染病。
疫源地:由传染源存在或被传染源排出的病原体污染的地区称疫源地。 疫点:发生疫病的自然单位,范围较小。 疫区:指疫病暴发或流行所涉及到的地区。
病原微生物:自然界中极少数微生物对动植物有害,可引起疾病,称为致病微生物或病原微
生物。
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的微小生物。
病毒:目前所知道的微生物中体积最小的生物,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但却具有一般的生物
学活性,不能单独进行新陈代谢,只能在一定的活细胞内生长繁殖,专营寄生生活。 寄生虫:暂时或永久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夺取被寄居者(宿主)的营养物质并
给被寄居者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动物。
传染源:就是受感染的动物,指体内有病原体寄居、生长、繁殖,并能排到体外的动物。 (分健康携带者和患病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排出后,经一定方式再传播给其他动物的途径称传播途径。
分垂直传播(胎盘、卵和产道传播)和水平传播(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中介动物或人
类传播)。 动物易感性:对某种病原体感受性较大的动物。易感性和个体、环境以及获得的免疫力有关。 ? 传染病发展阶段:
潜伏期 :又称隐蔽期,指病因作用与机体开始,只最早出现一般临床症状为止的时间。 前驱期 :又称先兆期或发病期,从出现一般症状到出现主要症状为止的时期。一般几小时
或1-2天。
明显期 :又称临床经过期,特征症状充分暴露出来的时期。
转归期 :终结期,使疾病的结束阶段 (完全痊愈、不完全痊愈、死亡)。 凝集和沉淀反应:某些病毒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在电解质中能发生凝集或沉淀现象,出现可
见的“絮状反应”。
凝集反应:是指病毒颗粒被抗体覆盖并发生特异性结合,然后被电解质所凝集,适当浓度的
电解质在内聚力和表面电荷方面为抗原-抗体复合体之间的凝集创造了条件。包括第一阶段的特异性反应和第二阶段的非特异性盐析作用。采用固定抗原稀释血清。 沉淀反应:是指某些病毒中的蛋白质或多糖成分具有可溶性抗原性质,在电解质环境中与特
异性抗体相遇将出现絮状沉淀或于抗原-抗体交界面上呈现白色环状沉淀。其与凝集作用的原理类似,但采用固定血清稀释抗原的方法,。
琼脂扩散反应:又称免疫扩散,其原理实际上是抗原-抗体在琼脂中的沉淀反应。包括单相
和双相两种。操作过程。 ? ?:双向:琼脂+蒸馏水→1~1.5%悬液+1%氯化钠 +0.25%石炭酸 →→制琼脂板 ? 注意:在2-3d前制好,若刚制好或2-3周,则不行 ? ① 抗原、抗体浓度、分子量相近.则中间平直 ? ② 分子量小a,分子量大b.则靠进b,且弯
? ? ?
? 补体结合反应(两个系统、五种成分)
? ┍---阳性反应---┑(指示) ┍-特异性结合-┑ ┍-不溶血-┑
? 抗原 + 抗体 +补体 +溶血素 +红血球(绵羊) ? ┕ 非特异 ┙ (抗体) (抗原) ? 不结合 ┕----溶血----┙ ? ┕---阴性反应----┙ (指示)
动物传染病一般在临床上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病例。
? 炭疽传染病在血清学诊断上所设对照及其结果分析分析: ? ① 标准炭疽沉淀原+炭疽沉淀素血清: + ? ② 标准炭疽沉淀原+健康血清: - ? ③ 生理盐水+炭疽沉淀素血清: -
口蹄疫主要感染哺乳动物的偶蹄目;全世界有O、A、C、亚洲I型。
狂犬病又名疯狗病、恐水病.是一种嗜神经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即脑神经细胞出现特异的内基氏小体(包涵体)。
家禽痘病临床上分皮肤型、白喉型、混合型.其临床表现:
? 皮肤型:鸡冠、眼皮等处灰白色小结节→增大变黄色→形成痘块,粗糙→突出于皮肤
表面,剥去痘块,呈出血凹陷.无明显全身症状,严重时食欲消失,无精神,体垂减.
? 白喉型:咽喉部粘膜发生黄白色小节→融合成黄白色干酪样的假膜, →膜内出血性
的溃疡面→假膜扩大、增厚、影响吞咽、呼吸。
? 混合型:同时发生,死亡率50%,单纯皮肤型一般不死。 焦虫病病原发育要两宿主:哺乳动物(无性繁殖)、蜱(有性繁殖).
? 蜱在家畜身上吸血把焦虫接种于家畜体内; ? 都由蜱传染,当代传播,经卵传递。定义 禽流感病毒:H5N1
Ⅱ:单向:
3%琼脂+等量抗血清→1.5%琼脂(琼脂板厚3.5mm)打孔→琼脂补底+抗原→→孔周围有乳白色沉淀环为阳性反应
H和N都是指病毒的糖蛋白(蛋白质),一种糖蛋白叫血凝素(HA),另一种叫神经氨酸酶(NA),这两种糖蛋白易发生变异,HA分为H1—H15十五个不同的型别,NA分为N1—N9九个不同的型别。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人畜传染 二、问答题
1、国际动植物检疫的5种基本类型及其代表国?
环境优越型: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发达国家大陆型:美国、加拿大;经济共同体型: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中国家大陆型:中国、印度、智利、南非;工商业城市型:新加坡、香港。
2、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及常用诊断方法?
症状:感染后12-24h出现症状。分最急性、急性和慢性。最急性:发热,体温达41.5 ℃,卧倒不食,高度渴感,耳后皮肤发红,数小时死亡;急性:咽喉部迅速肿胀,并至胸部;停食,呼吸困难,犬坐,粘膜青紫色;慢性:由急性转化而来。间咳、呼吸困难,关节肿胀,腹泻,3-6周死亡。
常用诊断方法:细菌学诊断,采样:病变组织周围淋巴结中有大量病原菌存在。一般取淋巴结、肺、肝脏、咽部等;镜检:作涂片标本→甲醇固定→革兰氏染色阴性,两极浓染的小球杆菌。动物试验:病料加生理盐水1:10制成乳剂,用小白鼠试验,死亡小白鼠呼吸道及消化道有出血小点;肝脏涂片→大量两极浓染病原细菌。 3、动物疫病一般检查方法有哪些?
流行病学诊断法。动物来源、品种,及产地疫病发生情况;经过何种检疫或预防接种,在采购、转运过程中有无发病死亡;从产地运出的时间、运输方法、管理情况、沿途有无疫情等。临床诊断法。对群体,观察其静止表现、动态和食欲情况,将疑似病畜挑出,进行个体系统检查。临床症状较典型的疫病,作出疹断;有些发病初期不典型,或有类似症状,则进一步采取其它方法。病理学诊断法。根据病理变化诊断。对死因不明动物尸体或临床难以诊断病畜;尸体剖检,应严密消毒、隔离、以防疫病流行。对病变组织器官仔细观察、记录;病理组织学检查,采取病料,作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检查,观察其组织学病理变化。病原学诊断法。利用微生物学的方法,查出疫病的病原体,尤其对细菌性疫病,炭疽,巴氏实验动物接种,鸡胚接种。常用显微镜检查,分离鉴定和动物接种试验等。免疫学诊断法。常用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动物病毒、对隐性感染的疫病。采用血清学诊断:包括沉淀反应、凝集反应、琼脂扩散反应、补体结合反应、中和反应,其中以沉淀反应、琼脂扩散反应最为常用。 4、炭疽病急性、亚急性临床症状及常用诊断方法?
症状:高温、肿、血尿、便中带血等症状,另外呈现天然孔流血,血液呈黑红色,凝固不全,脾脏高度肿大。常用诊断方法:细菌学诊断,炭疽杆菌:长而直的大杆菌,长3-8um,宽1-1.5um,在培养基中形成长链;在动物体内形成荚膜;和空气接触能形成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血清学诊断:采用沉淀反应来进行。重叠法:吸炭疽沉淀素血清加入管内, →用另一毛细血管吸沉淀原沿管壁加等量于血清上, →15min内判定;逆叠法:先加入沉淀原→用另一支吸管吸炭疽沉淀素血清→ 插入管底 → 因血清比重大,故沉淀原浮起 → 3min内判定。 5、动物病原菌的采集及分离培养方法?
病原菌采集:了解病原菌的分布(患畜体内、分泌物、排泄物) → 准确采集含菌最多的病料;采集部位:病组织、血液、脓汁、分泌物、粪尿;显微检查和进一步分离培养。分离培养:a. 病变组织:无菌条件操作,病料涂抹在固体培养基平皿上。若菌落形态一致,则任挑几个移植于琼脂斜面上作检定;若菌落形态不一致,则每种菌落中任意选1-2个,移植于琼脂斜面上分别检定。b. 痰、分泌物、粪:因杂菌多,先将杂菌杀死,再培养。如:痰中分离结核菌,用3%NaOH或4-6%H2SO4处理,杂菌被杀死,而结核菌不死。粪便中分离
沙门氏杆菌,培养基中加亚硒酸钠。 6、临床检疫
群体检查和个体检查
? (一)群体检疫 ? 群体:来自同一地区或同一批动物 ? 1.休息状态的检查:观察其姿态、精神、被毛、 ? 呼吸和呻吟、咳嗽、流涎孤立等反常现象。 ? 2.动态检查:静态观察后,将动物哄起,观察其 ? 运动姿势,有无行走困难、踉跄、屈背弯腰、 ? 掉队离队情况、运动后的呼吸状态。
? 3.饮食时检查 观察采食和饮水状态,有无停 ? 食、不饮、少食等情况。 ? (二)个体检疫
? 经检查启运地国家兽医检疫机关签发的运输检疫证书与运输的动物相符。群检
又未发现病或死亡动物,不作个体检查,对正常抽10%发现有病,则分开。 ? 1.体温检查
? 和健康动物体温、呼吸和脉搏比较。 ? 2.粘膜检查
? ① 眼结膜 是否苍白、黄染、分泌物、发冷等。 ? ② 鼻粘膜 是否苍白、溃疡。 ? ③ 口腔粘膜 色泽、流涎等。 ? 3.排泄器官及排泄物检查
? 排便、排泄有无困难,大小便颜色等。 ? 4.被毛、皮肤检查
? ① 被毛 光泽、长度、有无脱毛、完整性等。 ? ② 皮肤 有无肿胀、斑疹、溃疡、脓包等。 ? 5.主要体表淋巴结检查
? 检查大小、硬度、敏感性及活动性。
? 6.呼吸状态检查:安静状态看呼吸节律,有无困 ? 难。
? 7. 必要时听诊和叩诊。
7、被感染狂犬病毒的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咬伤部位: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 ②咬伤的严重性: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③局部处理情况: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 ④衣着厚受染机会少;
⑤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者发病率低; ⑥被咬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8、狂犬病感染人群临床表现 9、狂犬病感染犬临床表现
10、巴氏杆菌病临床表现、病理学诊断 11、禽流感临床症状及病理学诊断
高致病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鸡冠发紫、出血甚至坏死;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急性数小时死亡,死亡率达10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