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清官郑板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清官郑板桥
作者:忽培元
来源:《党建》2015年第06期
时值乾隆三十年深冬岁末。
夕阳即将沉落,古老的兴化城木然矗立。八字桥下东西市河的流水清幽得令人窒息。城门楼子上往日喧哗飞舞的暮鸦也静静沉落在屋脊。街面上行人很少,大小店铺都已早早地打烊关门。寒风萧瑟中,几条野狗夹着尾巴匆匆穿街而过。
整个古城好像得了痨病,悄然地喘息着、隐忍着,等待什么不祥事件的降临。 1
此刻,借居在“拥绿园”的郑板桥被“渴疾”折磨得骨瘦如柴,整个生命仿佛正在悄然化作一株经霜老去的竹子。他感觉自己这就要归去到母亲的身边,那是另一重天地。祖父、父亲、阿叔,还有费姨妈和继母、亡妻、不幸夭折的儿子……他们都在那边等着自己。
“郑田儿”,郑板桥唤堂侄儿来到近前,指着自己胸前佩戴的一枚圆柱形玉坠说:“你们知道,我一生孟浪清贫,没有给后人留下一砖一瓦、一垄田土,这个就留给你,也是个念想。” 说着,吃力地取下那玉坠,亲手戴在堂侄儿的脖颈上。清白光润的玉坠,在灯光下越发显得冰清玉洁。
这是好友金农送给郑板桥的心爱之物。上面刻有一枝竹子和一副对联:“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任得无。”
这对联,不仅是对郑板桥画品的赞誉,更是对他一生人格的概括。
世人都讲“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郑板桥10年知县任内,本该可以不仅“稍稍富贵”,而他却“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