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年开采15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项目可行性报告 - 图文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始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法人代表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建设地点 建设性质 矿区面积(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120 13855446308 魏洪信 年开采15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项目 怀远县马城同心建材厂 联系人 怀远县马城同心建材厂 邮政编码 怀远县马城镇独山N段 新建■改扩建□技改□ 7800 环保投资(万元) 行业类别及代码 绿化面积 环保投资10 占总投资比例 8.3% 非金属矿采选业 B10 600 233400 魏洪信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由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怀远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建筑业发展势头突出,使得怀远县建筑石料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怀远县马城镇独山N段建筑石料用灰岩储量丰富,开采技术成熟,交通运输便利,该矿的开采能满足怀远县部分市场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务院(1998)第253号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有关规定,怀远县马城镇鑫隆材料厂现委托中晟环保科技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同时根据项目的工程特征和项目区域的环境情况,对环境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和筛选,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二、地理位置 2
怀远县马城同心建材厂位于怀远县南偏西,距怀远县城约20km,隶属于怀远县马头城镇所辖。本区铁路、公路交通方便,淮南线铁路及合(肥)~徐(州)高速公路通过本区外缘。矿区内有简易公路于206国道相连,西北距淮河约3.4km,水陆、陆路交通方便。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 项目地理位置图》。 三、矿区概况 该项目矿区位于怀远县马城镇独山N段,矿区占地面积为7800㎡。安徽省冶金设计院针对本矿区灰岩开展了资源储量复核地质工作,提交了《安徽省怀远县独山N段建材用石石灰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报告中指出矿区占地面积为0.0078km2,该矿可开采矿石量为16万吨。矿区范围拐点直角坐标见表1。该项目矿区原为荒山,表面为低矮灌草丛所覆盖,矿山四周均为荒山、荒地。矿区平面布置具体见《图2 项目平面布置示意图》。 表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及面积表 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 X 1 2 3 4 5 3625034 3625032 3625167 3625135 3625079 Y 39514251 39514270 39514280 39514192 39514203 0.0078 面积(km2) 开采深度标高:+92m~+114.5m。 矿区占地面积0.0078km2。 四、地质构造及矿层特征 (一)区域地质特征 本区大地构造单元属中朝准地台(Ⅰ级),淮河台坳(Ⅱ级)南缘,淮南陷褶断带(Ⅲ级)西段。 区内主要构造线方向为近东西向,区域地层属华北地层区、淮河地层分区、淮南地层小区。 区域地层发育,出露地层有上元古界青白口系、震旦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3
中生界白垩系,新生界第四系。其中青白口系、寒武系地层分布广泛。奥陶系仅在几处有小面积出露。基本均被第四系覆盖。地层总厚2276.4~3928.4m。 区域构造形迹表明:该区域为一近东西走势的上窑复式向斜构造体。矿区范围内为一单斜构造体。 区域出露的岩浆岩可分为蚌埠期、燕山期、喜山期。其蚌埠期主要表现为浅色花岗岩侵入岩体;燕山期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小规模的闪长岩侵入体,且沿构造裂隙产出。 (二)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位于淮南陷褶断带的西部,上窑复式向斜西段,考城背斜的北西端北东翼次级大磨山~吴家山向斜东端南翼。 (三)地层 矿区地层隶属淮南地层小区。 矿区范围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下统馒头组(?1m),自下而上地层层序为: 1、寒武系下统馒头组(?1m) 分布于独山N段基岩裸露区域。按其岩性特征可分为如下三段: 馒头组下段(?1m1):下部为黄绿、灰色泥质灰岩,含少量生物碎屑,夹灰岩扁豆体,厚度大于30米。 馒头组中段(?1m2):浅灰、灰、绿灰色,厚、巨厚层状灰岩,豹皮状灰岩夹纹层状灰岩,底部为瘤状泥质灰岩,厚度大于50米。该段为建材用、水泥原料用石灰岩矿体赋存部位。 馒头组上段(?1m3):浅灰、灰色薄层灰岩、泥质灰岩,夹紫红色泥灰岩,厚度大于67米。 2、第四系(Q) 分布在矿区北部,呈灰黄色~褐黄色,由粉质粘土、含砂粉砂质粘土夹碎块所组成,厚度0~5.5米。 (四)构造 1、褶皱构造 矿区位于考城背斜西北端东北翼次级大磨山~吴家山向斜东端南翼,出露地层产状 基本一致呈一单斜构造,倾向北北东、北东,局部略有变化,岩层倾角一般在15~25°,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