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3份试卷合集】宜宾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下期末联考模拟试题
【解析】 【分析】
水的电离平衡:H2O
H++OH-,在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可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酸
c(OH-)进行计算; 溶液中OH-是水电离的,碱溶液中H+是水电离,结合Kw=c(H+)×【详解】
水的电离平衡:H2O
-
H++OH-,水电离出的H+等于水电离OH-,
Kw10?14?=10-14mol·L-1,即水电离出的c(H+)=10-14mol·L-1; ①pH=0的盐酸中c(OH)=+0c(H)10Kw10?14?L的盐酸溶液中c(H)=0.5mol·L,溶液中c(OH)==2×10-14mol·L-1,即水电②0.5mol·+c(H)0.5-1
+
-1
-
+
10-14mol·L-1; 离出的c(H)=2×
③NH4Cl为强酸弱碱盐,NH4+水解,使NH4Cl溶液显酸性,促进水的电离;
--
L-1,水电离c(H+)=10-13mol·L-1; ④0.1mol·L1NaOH溶液中c(OH)=0.1mol·
⑤NaF为强碱弱酸盐,F-水解,使NaF溶液显碱性,促进水的电离;
H2O的电离程度小于HF,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水解程度大于F-,即③和⑤促进水的电离,由于NH3·
氯化铵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大于NaF溶液中水电离出的c(H+),综上所述水电离出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③⑤④②①,故选项B正确; 答案选B。
20.短周期中元素a、b、c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这三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b的氢化物很稳定 B.a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c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一种弱酸 D.b元素在化合物中的最高价为+7价 【答案】A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共有3个周期,根据位置可判断a为He;b为F;c为S。 【详解】
A. b为F,非金属性最强的单质,则其氢化物很稳定,符合题意,A正确; B. a为He,是一种不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与题意不符,B错误;
C. c为S,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是一种强酸,与题意不符,C错误;
D. b为F,在化合物中的最高价为0价,与题意不符,D错误; 答案为A。
二、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1.有机物A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常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测得8.4g该有机物经燃烧生成22.0g CO2和7.2g水,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中含有-OH和位于分子端的-C≡C-,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峰,且峰面积之比为6:1:1。试通过计算求A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答案】C5H8O、【解析】 【分析】 根据n=
m计算有机物A、二氧化碳、水的物质的量,根据原子守恒计算烃分子中C、H原子数目,根据M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分子中氧原子数目,据此书写烃的分子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分子中有3种不同的H原子,原子数目之比为6:1:1,据此判断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 【详解】
有机物A只含有C、H、O三种元素,质谱图表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4,16.8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
8.4g22g=0.1mol,经燃烧生成22.0g CO2,物质的量为=0.5mol,生成7.2g H2O,物质的量
84g/mol44g/mol为
7.2g0.5mol?10.4mol?2=0.4mol,故有机物A分子中N(C)==5,N(H)==8,根据相对分子质
18g/mol0.1mol0.1mol量为84,则N(O)=
2?5?2?884?12?5?8=1,故A的分子式为C5H8O;C5H8O不饱和度为:=2,红
162外光谱分析表明A分子中含有O-H键和位于分子端的C≡C键,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峰面积为6:1:1,故分子中含有2个CH3、1个-OH连接在同一C原子上,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
为:C5H8O;。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2.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燃料、香料等工业,在中学化学实验室里常用下图装置来制备乙酸乙酯。(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
(1)制备粗品(图1)
在A 中加入少量碎瓷片,将三种原料依次加入A 中,用酒精灯缓慢加热,一段时间后在B 中得到乙酸乙酯粗品。
①浓硫酸、乙醇、乙酸的加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A 中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导管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B 中盛装的液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在 ___________层(填“上”或“下”)。 (2)制备精品(图2)
将B 中的液体分液,对乙酸乙酯粗品进行一系列除杂操作后转移到C 中,利用图2 装置进一步操作即得到乙酸乙酯精品。
①C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从_________口进入(填字母);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________℃左右。 【答案】乙醇→浓硫酸→乙酸CH3COOH+CH3CH2OH回流饱和碳酸钠溶液上蒸馏烧瓶b77.2 【解析】
(1)①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密度大于水,则浓硫酸、乙醇、乙酸的加入顺序是乙醇→浓硫酸→乙酸,A中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②反应需要加热,CH3COOCH2CH3+H2O防止暴沸冷凝
A中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暴沸。乙醇、乙酸易挥发,因此长导管除了导气外,还具有的作用是冷凝回流。③可以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醇和乙酸,因此B中盛装的液体是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乙
酯的密度小于水,因此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在上层;
(2)①C的名称是蒸馏烧瓶。②实验过程中,冷却水应该逆向冷凝,即从b口进入;乙酸乙酯的沸点是77.2℃,因此收集产品时,控制的温度应在77.2℃左右。
点睛:明确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醇和乙酸,同时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便于分层析出与观察产物的生成。易错选项是混合液配制,注意从浓硫酸的稀释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如图所示,已知A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价,D元素和B元素可形成2种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均用具体的元素符号回答):
(1)写出它们的元素符号:
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 (2)A、B、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差的是_____; (3)A、B、C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4)A、B、C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元素C的非金属性大于B元素;__________。 【答案】PSClOPH3ClH2SO4>H3PO4Cl2 + H2S == S +2HCl
【解析】A元素的最低化合价为-3价,可知A为第ⅤA族元素,结合题中的图,且D元素和B元素可形成2种化合物,可知,B为硫元素,D为氧元素,A为磷元素,C为氯元素,E为硒元素。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它们的元素符号:A为P,B为S,C为Cl,D为O,故答案为:P,S,Cl,O; (2)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向下,非金属性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减弱,所以A、B、C、D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最差的是PH3,故答案为:PH3; (3)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P、S、Cl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l<S<P,故答案为:Cl<S<P;
(4)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非金属性增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也增强,所以P、S、Cl三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HClO4>H2SO4>H3PO4,故答案为:HClO4>H2SO4>H3PO4;
(5)用氯气氧化负2价的硫,得到硫单质,可以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硫,也就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硫元素,化学方程式为Cl2+H2S=S+2HCl,故答案为:Cl2+H2S=S+2HCl。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找出合适的序号填在对应的空格中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