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9-2020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等 级 在相应的等级上打“√” 优 良 待提高 7、( )是世界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生物学家之一,他提出了生物进化是 ( )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 》。 8、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 ( ) 、( ), 以及 ( )等。
9、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 )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且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就叫做( )。
10、点亮台灯:台灯把 ( )能 转换为 ( )能 ; 用热水洗脸:燃气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 ( )能转换为( )能 ;你吃饭后去上学:你的身体把食物中的( )能转换为( )能 。
二、判断:
1、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 ) 2、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 3、吸烟和酗酒不仅是少年健康的大敌,还会养成不良习气。 ( )
4、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仍可继续。 ( )5. 沙漠中没有生物。 ( ) 6、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 ( ) 7、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 ) 8、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的生物的遗骸或遗( ) 9、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遭破坏。 ( ) 10、。动物进化的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化。 ( ) 三、判断:
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语说明植物有( )。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 2、“虎父无犬子”说明人类有( )现象。
1 / 4
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 3、“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讲的是( )。
A、变异现象; B、遗传现象;C、进化现象; 4、下列项目中,( )不能被遗传。
A、相貌; B、身高;C、知识; 5、( )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A、遗传的变异; B、不遗传的变异;C、有利的变异; 6、能遗传的变异是有( )引起的。
A、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 B、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C、个体发育很好; 7、下列( )不属于变异概念范围。
A、生物和生物之间; B、子代个体之间;C、亲代与子代之间; 8、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 A、火山岩; B、沉积岩;C、变质岩; 9、被称为地球历史“万卷书”的是( ). A、化石; B、沉积岩;C、卵石;
10、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 )得来的。 A、资料查阅; B、恐龙化石;C、照片、电影;
四、填表:
将表格内左侧生物按生存关系填入表格右侧:6
生物名称 小丑鱼、蜜蜂、鸟、熊、狮子、斑马、虫子、海癸、花、果实、鱼、
五:连线:
连线说明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 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2 / 4
有伙伴关系的 ( )------( ) ( )------( ) ( )------( ) 有敌对关系的 ( )------( ) ( )------( ) ( )------( ) 上发条的玩具 电能 融化的雪 化学能 风筝 水能 人的食物 动能 人跑步 机械能 电脑 热能 水力发电 风能 太阳 太阳能 六、简答题:
1、浅海里生活着一些小动物,它们有的透明;有的背部颜色深,腹部颜色浅显。这是为什么?
2、我们在家可以怎样节约能源?
附:评分标准
第一大题:每空1分,共32分。 第二大题:每题2分,共20分。 第三大题:每题2分,共20分。
第四大题:12分。(每填对一个2分,共12分) 第五大题:8分(每一个要点1分,共8分。) 第六大题:8分(第一小题4分,第二小题4分。)
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1、婴幼年、青春期、成年期、老年期。2、遗传学之父、杂交水稻之父。3、生产者、消费者、分解着。4、岩层、化石5、学习、运动、睡觉、身体6、两、遗传物质、不同环境条件。7、达尔文、自然选择、物种起源。8、滥施农药、过度放牧、过度捕捞。9、微生物、生态平衡10、电、光能、化学能、热能。 二:判断:∨、∨、∨、×、×、∨、×、∨、∨、∨。 三:选择:B 、B 、A、C 、C、 B、 B、B、A 、B 、 四:略。 五:略。 六:略。
3 / 4
命题意图:此套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六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的掌握以及能用所学知识,并能用所学科学知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试题的题型结构,严格遵照《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在内容比例、题型比例和难度比例等方面都与《课标》相适应,没有偏题、难题、怪题。
试题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能面向全体学生,难易得当,试题共分六个大的类型,它包括:填空、判断、选择、填图、连线和简答,试题满分100分。题型多,考查范围广泛,注重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实现科学学科的考核目标,重视考核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并对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进行了考核。所有试题看似简单,但需要学生在掌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积极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4 /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