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修改版)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修改版)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9 3:36:04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口孜东矿111303采煤工作面受DF14断层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且工作面采空区留有遗煤,现采空区煤层出现氧化征兆,矿决定在工作面下隅角区域对采空区灌注液态CO2,特编制本措施。 1.说明

111303工作面是矿井首采工作面, 该面西起13-1煤层上山保护煤柱线,东至F13断层保护煤柱线, 工作面整体布置近东西走向,煤层倾角6°~17°,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采取后退式开采方案。该工作面轨道顺槽长度约1978m,胶带机顺槽长度为1970m,工作面斜长约324m,平均厚度4.5m,采用走向长壁回采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一次性采全高。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 111303工作面区域内实测最大瓦斯压力为0.42MPa,瓦斯含量3.5709~4.7036 m3/t,瓦斯解吸量1.9587~3.0584m3/t;煤的自然发火倾向性为Ⅰ类,属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然发火期为36天。 2.相关单位职责 2.1抽排区

2.1.1与设备厂家协作进行液态CO2地面灌注工作。

2.1.2提前准备注液态CO2设备与井下灌注管路连接装置(1寸高压胶管、快速接头、截止阀、液态CO2防灭火装置等材料、工具)。

2.1.3负责井下液态CO2的灌注工作。 2.2生产办

2.2.1负责安排副井单罐的设备打运工作,具体时间由抽排区提前通知。

2.2.2负责移动式液态CO2防灭火装置等相关附属材料的运输协调工作。 2.3运输区

负责移动式液态CO2防灭火装置等相关附属材料的运输,确保运输路线安全、畅通。 2.4通风区

灌注液态CO2期间,安排专职瓦斯检查工自下而上检测工作面、

第 1 页 共 12 页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上、下隅角以及回风CO2及O2浓度。 2.5支护区

液态CO2防灭火装置升井后及时利用叉车将装置叉送至支护场地,液态二氧化碳灌满后,及时将装置叉送至井口附近轨道上。 2.6综采一队

2.6.1将111303工作面中部车场注液态CO2设备及材料打运至指定地点,具体位置抽排区现场给定。

2.6.2将工作面风、机巷杂物清理干净,确保退路畅通。 3.液态CO2特征及防治特点

液态CO2汽化和升华时吸热137kcal/kg,温度在15℃、1个大气压下,1吨液态CO2体积膨胀约640倍(见表1)。

表1 液态CO2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 44 密度(g/l) 1.976 汽化热(KJ/kg) 137 汽化后体积3(m/t) 640 相对体积质量 0.976 液体密度3(kg/m) 980 液态CO2用于煤层火灾防治具有以下特点:

①CO2比空气密度大,在熄灭底部火灾时,可快速沉入底部而挤出氧气,并在火区内扩散充满其空间,使火区内氧气浓度急速下降。

②液态CO2内没有O2,向煤层自燃高温火区内灌注时,可完全避免由于注入惰性气体时,可能带入氧气而造成的不利影响。

③液态CO2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注入高温火区的CO2气体温度低,不仅具有对火区惰化和抑爆的能力,而且可以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火区温度。

4.液态CO2应用工艺及系统装备 4.1系统及工艺

液态CO2直接灌注系统主要由地面液态CO2槽车、CPW-2.0矿用移动式液态CO2防灭火装置(罐体尺寸:长×宽×高:3.0m×1.5m×1.9m)、输送管路等构成。

工作流程:液态CO2由专用的液态CO2槽车(约16t)运至矿井,并逐次灌注到容量2m3的CPW-2.0矿用移动式液态CO2防灭火装置,然后运送至井下灌注地点,通过管路注入111303工作面采空区。 4.2主要参数

第 2 页 共 12 页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①运输:地面低温运输槽车每车最大可储运16t液态CO2; ②液态CO2温度:-26~-30℃;

③矿用移动式液态CO2防灭火装置出口压力:0.8~2.0Mpa; ④出口流量:0.5~4.0t/h; ⑤最大耐压:3 Mpa; ⑥出口温度:-30~-20℃; ⑦输送距离:>2km。

该液态CO2防灭火系统具有稳定性好、操作简便、连续可调等优点,符合现场的实际应用。地面低温运输槽车每车最大可存储16t的液态CO2;出口压力最高可达2 Mpa;能实现大流量压注液态CO2,迅速对火区惰化降温。 4.3液态CO2释放口的位置

灌注液态CO2时,为减少耗CO2气体量,选择最佳CO2释放口位置,选择原则是使CO2气体在采空区内用最短的路线到达氧化点,冲淡采空区氧气含量,对采空区进行惰化和降温。

根据111303工作面机巷实际情况,原则尽量缩短管路长度,具体以现场拨设位置为准。 5.灌注工艺流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5.1地面低温液体转储流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5.1.1转储前的准备:检查仪表、液位计、阀门是否灵活可靠 ①打开压力表阀V1;

②打开液面计三只阀门(液面计上阀V1,液面计下阀V3及液面计平衡阀V2),测量液面时,只要关闭平衡阀V2,不测量液面时,三只阀均处于开启状态,不得随意扳动液面计的三只阀门,否则会损坏仪表。平衡阀关闭,液面计上、下阀处于常开状态,即是液面计使用状态。

③V18、V19阀处于常开状态,只有安全阀检修时,才关闭其中一个通道,其余情况均常开。

④检查进出阀V16是否关闭。 5.1.2储罐灌充

①打开液体进口阀V16,气体放空阀V12,气相阀V24,压力表

第 3 页 共 12 页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阀V1和液体充满指示阀V14,连接授液罐气相口,使储罐内压力大于1.0Mpa。记录好初始压力值(P0)和液面计读数(L0)。

②连接输液软管打开液体泵电源进行充液,开始充罐时,气体放空阀V12和液体充满指示阀V14控制的很小,待液体泵工作正常后,可逐渐加大V16开度。按照一次充罐量2t来计,记录好充罐时间和充罐速度。

③当液体从液体充满指示阀V14喷出时,充满率达到要求(此时注意记录好液面计读数Le和压力值Pe),即关闭液体进气阀V16,关泵,然后开启V13,随后打开V24及放空阀V12使罐内压力降到1.6Mpa。

5.2井下灌注工艺流程

①打开压力表阀V1及液位计下阀V3使其投入使用。

②关闭放空阀V12,打开液体出口阀,使液体泵开始工作。按5分钟一次读数计,记录好相应的压力值和液面计读数。当罐箱压力下降后,即表明灌内液体已排完,可关泵停车。

③排放结束前片刻,便可关闭阀V16,打开气体放空阀V12降压至1.6 Mpa。

5.3井下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5.3.1液态CO2灌注前

①必须检查各罐体外观,内胆灌装液料无泄漏;安全阀、压力表泄放装置是否完好,各阀门是否关闭严实。

②灌注液态二氧化碳时,无关工作人员禁止靠近灌注工作区域。 ③必须将防护用具、专用检修工具和备用配件准备到位。 ④综采一队必须将111303工作面风、机巷内杂物清理干净,保证人员撤离通道畅通。

5.3.2液态CO2灌注

①液态CO2灌注由专门人员操作并佩带相关装置。

②现场操作人员必须携带便携式O2浓度报警仪,O2浓度低于20%时,必须停止操作,关闭灌注阀门,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③灌注时要先查看管内压力及液位深度情况,然后打开罐体下部排液阀门。

第 4 页 共 12 页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111303工作面采空区液态CO2灌注安全技术措施 口孜东矿111303采煤工作面受DF14断层影响,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且工作面采空区留有遗煤,现采空区煤层出现氧化征兆,矿决定在工作面下隅角区域对采空区灌注液态CO2,特编制本措施。 1.说明 111303工作面是矿井首采工作面, 该面西起13-1煤层上山保护煤柱线,东至F13断层保护煤柱线, 工作面整体布置近东西走向,煤层倾角6°~17°,沿煤层走向方向布置,采取后退式开采方案。该工作面轨道顺槽长度约1978m,胶带机顺槽长度为1970m,工作面斜长约324m,平均厚度4.5m,采用走向长壁回采法,综合机械化采煤法,一次性采全高。 根据现场实测资料: 111303工作面区域内实测最大瓦斯压力为0.42MPa,瓦斯含量3.57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