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识字教学规律 - 图文
三、识字教学要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
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进行识字教学是最重要的,学生掌握了这个规律,才能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三个结合,三条规律,三套工具。
(一)三个结合 1.音形义结合
导致儿童写完字不知念什么,听到音写不出字来,或者是写句时,出现别字,很大程度赏识教学时把形、音、义割裂开来,死记硬背地写字形、孤立地读字音,生吞活剥地背字义,没有引导学生掌握形音义三者的联系造成的。 所以识字需要准确而完整的知觉,牢固的记忆,又需要精密的分析、综合,是个复杂的知觉、记忆、思维过程。
例如,教“一群大雁往南飞”中的“群”字,习惯的教法,提出带拼音的生字,看拼音读三遍,再分析字形、形音建立联系,没有义的基础。如果让儿童读课文时,通过句子知道“群”是一群大雁的“群”,形义建立联系,并且知道“一群”是许多的意思。然后分析字形,左边的“君”表示字的读音,右边的“羊”表示字义,羊是成群生活的,现在的“群”可以组成雁群、人群等词。在解义时自然地正音了。因此,利用语言环境了解字义之后,音形义的联系是紧密的。而那种不让学生初读或试读课文、把生字先拉进来,孤立地教字,是不利于字的音形义联系的。
形音义结合是汉字本身的规律,形音义三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形和音是文字的物质外壳,即表现形式。字形是文字外部表现的书写形式,是可以看见的。字音是文字外部表现的口语形式,是可以听到的。如果没有形和音,文字就失去了物质依靠,也就无法存在了。字义是文字的内容,是文字的灵魂。虽然看不见、听不到,但是可以体会。它是三个组成因素中最关键的部分,是文字的核心和生命。文字的存在价值就在于表达意义。抽掉字义,文字也就没有使用的价值了。字的形音义是互相依存的。义依赖形音而存在,而交流、而传播,形和音都是为了表意而存在,而变化发展的,完全是为义服务的。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