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教学设计
《梅花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事例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华侨老人爱梅花更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外祖父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了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板书:花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说说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课件演示梅花在风雪中凌寒独放,傲霜斗雪的风姿。边欣赏边思考:梅花给你怎样的感觉?
3、过渡:梅花自古以来就以它高洁、傲霜的品格而成为诗人、画家赞美的对象,它那种坚忍不拔、高洁刚正的精神更为人们所称颂。看到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家陈慧瑛常常会想起了身在异乡的外祖父,并由此勾起了她一连串的回忆。
4、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课文生字词,检查认读。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外祖父的哪些事?
学生讨论交流,理清条理,板书小标题:吟诗落泪、珍爱梅图、思国伤怀、赠墨梅图、送梅花绢。 三、精读感悟,入境入情
1、再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画出有关句子,多读几遍,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四人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有关句段,并适时进行朗读指导) 预设:
(1)“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课件出示) ①“外祖父”为何读到这些诗句就会落泪呢?(这些诗句触动了他思乡的感情)
②请简要说说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你从这些诗句中体会出外祖
父怎样的思想感情?(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③指导朗读。(配乐)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又用红绸子慢慢抹净。”(课件出示)
①出示“墨梅图”,学生自由读句子,思考: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
②你从哪些诗句感受到“外祖父”十分爱惜墨梅图呢?画出有关词句。(学生圈画并交流:拉下脸、训斥、轻轻刮去、慢慢抹净) ③指导朗读句子:“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读出反问的语气。“轻轻”、“慢慢”这两个词该怎样读,为什么?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①学生自由轻声读这段话。你觉得梅花有怎样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②从古至今,中华民族涌现出哪些有气节的人物?结合学生回答,出示我国著名民族英雄、爱国志士的图片及姓名。
③外祖父如此深爱梅花,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外祖父”把梅花当作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样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珍爱梅花,是为了让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国人的气节。) ④指导朗读。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无数有气节人物的灵魂,漫漫五千年的中华史,有气节的人物怎能说得完呢?(指导读好四个“愈”,强调“最”字)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再读这一段。 (4)“想不到泪眼朦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块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课件出示) ①指名读,你从这里读出了外祖父的什么感情?
②师:这位老人想让作者带回去的何止是一幅梅花图、一块手帕啊,那是一位飘泊他乡,心寄故乡的老人的心啊,那带回去的是一位华侨老人的灵魂啊!一个想回而不能回的老人面对离别的亲人,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朝思暮想的祖国,心里在想什么呢?当他把那块手帕郑重地递到我的手上,他又想说什么?你能把这位老人心里想的写出来吗?
生写,音乐《魂断蓝桥》
③师:是啊!这是老人一生的心愿,又何尝不是千百万海外华侨的心中的呼唤呢!老师也替这位老人写了一首小诗,课件出示:乡愁 (师诵读)
四、升华情感,布置作业:
1、师:古往今来,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像“我”祖父一样的中华儿女流落他乡,他们虽然身穿洋装,说着异国语言,但他们血管里流动
着中国人的血,他们胸中跳动着一颗颗中国心。最后我们一起来欣赏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感受爱国华侨们的心声。
播放课件:《我的中国心》,出示黄山、黄河、长江、长城的画面 2、作业:写一篇《梅花魂》读后感。
板书设计:
梅花魂
悠 吟诗落泪 浓 悠 珍爱梅图 浓 游 思国伤怀 爱 子 赠墨梅图 国 心 送梅花绢 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