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有机实验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3.1 消除反应
实验二十八 环己烯的制备
1 反应式
OHH3PO4+H2O2 药品与试剂
环己醇,浓磷酸,碳酸钠溶液,无水氯化钙 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在50mL干燥的圆底浇瓶中,加入 10g环己醇(10.4mL, 约0.1mol), 4mL
浓磷酸(或2ml浓硫酸)和几粒沸石,充分振摇使之混合。安装蒸馏装置,加热到130~140 C, 并维持此反应温度,直至无液体馏分为止。 将馏出液用约1g精盐饱和后加入 3~4 mL 5%碳酸钠溶液中和微量酸[2] . 将此液体倒入小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层。放出下层的水层[3],上层的粗产品转入干燥的小三角烧瓶中,加入1~2g无水氯化钙干燥[4]。粗环己烯(溶液应为清亮透明)倒入60mL蒸馏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后用水浴加热蒸馏,收集80~85 C的馏分。称重并计算产量。 4 注意事项
[1] 温度不可过高,蒸馏速度不宜过快,以2~3滴/秒为宜,减少未反应的环己醇蒸出。
[2] 也可用约0.5ml 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3] 水层应尽量分离完全。否则,将增加无水氯化钙的用量。 [4] 用无水氯化钙干燥粗产品,还可除去少量未反应的环己醇。 5 思考题
(1) 在粗制的环己烯中,为什么要用精盐使水层饱和?
(2) 如果用油浴加热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应选用哪一种油?
o
o
[1]
3.2 加成反应
实验二十九 7,7-二氯双环[4.1.0]庚烷的制备
1
++CHCl3+NaOH(C2H5)3(C6H5CH2)N Cl ClCl1 反应式
2 主要药品与试剂
环己烯,氯仿(AR),氯化苄基三乙基铵,50%NaOH,乙醚,无水硫酸钠等
3 实验步骤与操作
150mL锥形瓶中加入5mL蒸馏过的环己烯,12mL无乙醇的氯仿和0.3~0.4g氯化苄基三乙铵, 摇匀, 再加入15mL 50%NaOH水溶液。振摇混合物数分钟,反应温度自行上升至50~60 oC。不断振摇或搅拌混合物15~20min,然后让其自然冷却至35 oC左右,加蒸馏水30mL,将反应混合物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层。水层用10ml乙醚萃取,合并乙醚萃取物和有机层,再用蒸馏水洗涤二次,每次用水10mL, 分净水层[2], 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钠干燥。热水浴蒸出乙醚和氯仿后, 再蒸馏收集196~199C馏分。 4注意事项
[1] 氯仿遇光分解产生极毒的光气,为此在氯仿中常加少量乙醇作稳定剂。 [2] 水层要分尽,干燥要彻底,这样才不会影响产率. [3] 也可用减压蒸馏收集馏分. 5 思考题
(1) 简述本实验中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
o
[3]
[1]
3.3 卤代反应
实验 三十 1-溴丁烷的制备
1 反应式
NaBr +H2SO4HBr + NaHSO4CH3CH2CH2CH2Cl + HBrCH3CH2CH2CH2Br + H2O
2 药品与试剂
浓硫酸,正丁醇,溴化钠,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无水氯化钙
2
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水,慢慢加入12mL (0.08mol) 浓硫酸,
混合均匀并冷却至室温。加入正丁醇7.5mL (0.08mol), 混合后加入10g (0.10 mol) 研细的溴化钠,充分振摇[1],再加入几粒沸石,安装接一吸收溴化氢气体装置的回流冷凝管。用5%的氢氧化钠溶液作吸收剂。小火加热回流0.5h[2]. 冷却后,改作蒸馏装置,加热蒸出所有溴丁烷[3]。
将馏出液转入分液漏斗,用10mL水洗涤[4],将粗品转入到另一干燥的分液漏斗中,用5mL浓硫酸洗涤。分去硫酸层后,有机层依次分别用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各10mL洗涤。产物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至液体透明, 转入到蒸馏烧瓶中。蒸馏,收集99~103℃馏分,称重,计算产率。 4 注意事项
[1] 如在加料过程中和反应回流时不摇动,将影响产量。 [2] 在此过程中,要经常摇动。
[3] 馏出液由浑浊变为澄清表明1-溴丁烷已蒸完。
[4] 用水洗涤后馏出液如有红色,是因为含有溴的缘故,可加入 10~1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洗涤除去。
[5] 浓硫酸可洗去粗品中少量未反应的正丁醇和副产物丁醚等杂质。 5 思考题
(1) 本实验中,浓硫酸起何作用?其用量及浓度对实验有何影响? (2) 为什么在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以前,要先用水洗涤?
[5]
实验三十一 1-碘丁烷的制备
1 反应式
CH3CH2CH2CH2Br+NaI丙酮回流CH3CH2CH2CH2I2 药品与试剂
1-溴丁烷,碘化钠,丙酮,乙醚,饱和亚硫酸钠溶液
3 实验步骤与操作
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mL的碘化钠-丙酮溶液(15g, 0.1mol碘化钠)。在磁力搅拌下,加入5.4 (6.85g,50mmol) 的1-溴丁烷,水浴回流20min后,让其冷却,安装蒸馏装置,蒸出约60mL的丙酮。瓶内物用冰浴冷却至室温,加
3
入50mL水,用25mL乙醚萃取,分出的有机层用10ml饱和亚硫酸钠洗涤,以除去反应中产生的碘。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抽滤,旋转蒸发除去溶剂[1],再常压蒸馏收集125~135℃馏分[2]。称重,计算产率。 4 注意事项
[1] 旋转蒸发时,不需要加热。
[2] 为减少产物的分解,可在蒸馏烧瓶内加入一截铜丝。也可用减压蒸馏,收集60~65℃馏分。 5 思考题
(1) 卤代烷的结构对SN2反应有何影响?
3.4 酰基化反应
实验三十二 苯乙酮的制备
无水AlCl3COCH3+(CH3CO)2O1 反应式 2 药品与试剂
苯,醋酸钠,无水三氯化铝,浓盐酸,氢氧化钠(10%) 3 实验步骤与操作
向装有10ml恒压滴液漏斗[1]、机械搅拌装置[2]和回流冷凝管(上端接一氯化钙干燥管与氯化氢吸收装置相连)的100mL三颈烧瓶中迅速加入13g(0.097mol)粉状无水三氯化铝和16mL(约14g, 0.18mol)无水苯。在搅拌下将4mL (约4.3g, 0.04mol) 新蒸馏的乙酐自滴液漏斗慢慢滴加到在三颈烧瓶中,控制乙酐的滴加速度以使三颈烧瓶稍热为宜。加完后(约需10min), 待反应稍缓和后在沸水浴中搅拌回流,直至不再有氯化氢气体逸出为止。
将反应混合物冷到室温,在搅拌下倒入18mL浓盐酸和35g碎冰的烧杯中
[3]
,将混合物转入分液漏斗中,分出有机层,水层用苯萃取2次(每次8mL)。
合并有机层,依次用15mL 10%氢氧化钠、15mL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水浴蒸馏回收苯,稍冷后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 收集195~202℃馏分。称重,计算产率。 4 注意事项
[1] 本实验也可用电磁搅拌器或人工振荡代替机械搅拌.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