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质灾害题目大全 - 图文
单选: 1、让人产生震感而又不会造成较大破坏的地震通常称为有感地震,它的震级范围一般是(B )级。
A、2~3 B、3~4.5 C、5~7 D、7~9 2、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B)倍。
A、10 B、30 C、50 D、100
3、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A ) 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4、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 A)
A.地震 B.火山 C.滑坡 D.泥石流
5、我国较大规模地开展地震监测预报工作是从(C)震后开始的。
A、1920年海原地震B、1966年邢台地震 C、1975年海城地震 D、1976年唐山地震 6、唐僧师徒四人路径火焰山,猪八戒问唐僧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唐僧支吾半天没有回答上来,需要求救,那么你的答案是(D)?
A、森林野火 B、瓦斯自燃 C、地热异常 D、煤层自燃
7、据统计,唐山大地震后的抢险救灾中,统计出了抢救时间与救活率的关系,其中第三天的救活率为(D):
A、60.6% B、70.5% C、53.8% D、36.7% 8、国家减灾委员会 办公室设在哪个部门(A)?
A民政部 B水利部 C中国气象局 D、国土资源部 9、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D) A.大多数地震与火山活动有关
B.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中
C.5级以下的地震,称为微震;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D.震级每增加1级,能量约增加30倍
10、请问位于黑龙江德都县的五大连池是怎么形成的? A、地震引起的滑坡将河道堵塞而形成的。 B、由于泥石流将河道堵塞,经过蓄水形成的。
C、火山喷发出来的熔岩流阻塞河道后形成的火山堰塞湖。 D、地面被地震震陷后,蓄水形成的。 11、《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办法》是哪个部门颁布的?(A)
A、国土资源部 B、国务院 C、国家发改委 D、民政部 12、地面沉降往往发生在(B)。
A、物质不均匀,孔隙率大,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B、物质均匀,孔隙率大,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C、物质不均匀,孔隙率小,地下水不丰富的地区。 D、物质均匀,孔隙率小,地下水不丰富的地区。
13、在山区旅游时,突然遇到泥石流怎么办,下面正确的是?(A) A、向泥石流沟两侧跑。
B、向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也可爬上附近的高树。
C、停留在坡度大,土层厚的凹处,凭借其阻挡作用避过泥石流。
D、长时间降雨或暴雨之后返回危险区是安全的,因为泥石流的最佳暴发时间已过,不会再暴发了。
14、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B)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A、20公里 B、70公里 C、100公里 D、50公里
15、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D)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A、三个月 B、1-2年 C、5~6年 D、10年 16、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B) 。
A、中国地震局 B、政府 C、地震预报专家 D、北京地震局 17、地震作为主灾不可能诱发的灾害有(D) A.地裂 B.海啸 C.火灾 D.龙卷风 18、中国最早有记载的地震是(A)时候。
A、商周时代 B、秦朝 C、 唐朝 D、汉朝 19、下面关于滑坡的特征表现说法正确的是(C) A、发生变形破坏的岩土体以垂直位移为主。
B、滑坡体上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在滑动前后变化较大 C、岩土体中各种成因的结构面均有可能成为滑动面。 D、滑坡的滑动过程都是在瞬间完成的。
20、世界上第一次取得明显减灾实效的成功地震预报是(A)。
A、1975年的辽宁海城的7.3级地震 B、1970年的云南通海7.7级地震 C、1976年唐山大地震 D、1556年陕西关中8级大地震 2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颁布实施时间为:(A)。
A、2001年 B、1997年 C、1995年 D、1989年 22、地球内部由表及里可分为(C)三个圈层。
A、地壳、地幔、内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壳、地幔、地核 D、表层、中层、内核
23、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C) 。 A、地光 B、地动 C、地声 D、地音 23、(B)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D、《中国地震区划图》 24、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制定防灾减灾法律
25、地震预报是针对破坏性地震而言的,是要在破坏性地震发生前作出预报,使人们可以防备。以下哪一项不是地震预报要素 ( B ) A、时间 B、震源 C、震级 D、地点 26、地震发生时人的感觉是 ( B ) A、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只有上下颠簸 D、只有左右摇晃 3、地震引发的室内火灾时,以下哪项措施不可取 ( D ) A、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待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转移,必要时要匍匐前行
C、设法隔断火源
D、躲在室内的衣柜里,等待救援
4、地震引发的毒气泄漏时,以下哪项措施是正确的 ( B) A、在地震未停止时立即设法转移 B、待地震停止后再设法转移 C、朝顺风的方向跑
D、抽根烟解闷及等待救援
5、遇到山崩、滑坡时,以下哪项措施是错误的 (A) A、顺着滚石前进的方向跑
B、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
C、整体滑动且来不及逃跑时,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D、滑坡时向山体两侧跑
6、在地质灾害中如果暂时不能脱险,要耐心保护自己等待救援。以下哪项不是正确的行为 (A)
A、 大声哭喊求救
B、 无饮用水时,用尿液解渴 C、 不要勉强行动,等待外界营救 D、 节约使用食物和水
7、遇到泥石流时,若处于其沟道中的堆积扇上,怎样才可能脱离危险 ( C ) A、向上游跑 B、向下游跑
C、爬上沟道两侧山体
D、爬到泥石流可能直接冲击到的山坡上
8、山区村镇往往存在地质灾害隐患,因此山村建设应合理选址,以下正确的是 ( D) A、可在高河漫滩、低阶地上建房
B、在褶皱地区建房时,可选择褶皱的中间部位 C、可在河、湖陡坡岸边建房
D、可在宽广的山梁、河谷中的小盆地或宽谷建房
9、下列不是泥石流特性的是 ( C ) A、固体含量高
B、能量大,突发性强 C、历时长
D、对环境破坏严重,往往是不可逆的 11、下列现象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B )
A.地震 B.森林退化 C.泥石流 D.滑坡 12、地震发生后,还可能引发的自然灾害有( A )
A.海啸 B.台风 C.火山 13、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B )
A.震源深浅 B.释放能量多少
C.破坏程度大小 D.震中距远近 14、关于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地震发生时,破坏最严重的地点为震源
B.同一次地震不同地点测到的震级不同,说明一次地震有多个震级 C.地震无论大小都有一定的破坏性 D.大部分地震的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关
17、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有(B) 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 B、一个震级多个烈度 C、多个震级一个烈度 D、多个震级多个烈度
20、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是(A) A、 先保护头 B、 先保护胸部 C、 先保护双手 D、 先保护双脚
21、下面不是直接产生海啸的因素是哪个(D) A、 海底地震 B、 火山爆发 C、 海底滑坡 D、 台风
22、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是(C) A、 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 B、 制定防震减灾规划 C、 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 D、 制定地震应急预案
24、我国的地震预报发布权在(C) A、 中国地震局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D、 地震专家
25、地震引发的火灾中对人员威胁最大的是( B ) A、 火 B、 烟气 C、 可燃物 D、 倒塌物
33、发生山体滑坡时,不要沿着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A)跑,并迅速远离滑坡体。 A、 滑坡体两侧 B、 滑坡体下游 C、 滑坡体上游 D、 迎着滑坡体 37、(B)对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施工的全过程负责。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