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7 8:50:38

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青铜峡市五小 朱国栋

数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教材卡通画很多,数学知识一般与图画相结合,并且有较明显的故事情节。上课时我们老师只是问“图上有谁?干什么?美丽吗?请你来说说这个故事”。形容词一大堆,让学生一个一个说过去,这样几分钟过去了,还没进入主题,这种情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实在无益,这只是表面的热闹、花俏,因此,我们必须真实的创设一种激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情境。教学的美是内在的、隐性的,数学教学一般不能像语文那样绘声绘色,直接描绘。当然,数学有时候是枯燥的,我们需要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也是看得到摸得到的。数学课的情境创设必须讲究实效性,一个短小的故事、几个有思考性的问题、一次操作、一次实践活动、一次小比赛甚至开门见山的做几道数学题等都会激发兴趣,唤起他们的参与情感,激活他们的思维,目的是为了他们更好的学习,而不是为营造表面的情境而“作秀”。

数学课的情境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 目的性原则。

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设置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情境的创设不仅仅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应当在后面的教学中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教师对为什么要设置情境,设置了情境后应该达到什么,教学目标应做到心中有数。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问题情境的创设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和认 识规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教师应根据当地的教学资源,将数学问题融于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3、 现实性原则。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情境的创设要注意结合学生实际,贴进学生生活,教师要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例,以情境的方式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此拉进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4、 思考性原则。

问题情境要有一定的数学内涵,要有足够的数学信息,要有利于学生的思考。问题情境不要只是求一时热闹、好玩,只考虑到观赏性,而失去应有的“数学味”。要能够使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发现其中所蕴含的数学信息,进而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

那么究竟如何提高数学课情境创设的有效性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 淡化“生活味”,强化“数学味”

我们常说数学在生活中,但生活却不全是数学,数学与生活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生活是感性的、具体的,数学却是理性的、抽象的。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只有在被抽象成数学符号时,才可能被称之为数学。在倡导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区别。不认识到这种区别,一味把数学生活化,一定程度上会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也会影响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正确认识。为此,我们应当注意防止用“生活味”去完全取代数学课所应该有的“数学味”。

如一位老师在上《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问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吗?学生都会回答:喜欢,老师再说:看来,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瞧,我们学校的小朋友正在开运动会呢!(课件出示主题图),操场上多热闹!你从图上都看到了什么?那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一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吗?这样,就很快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在老师精心创设的运动会的情景中,学生始终兴趣浓厚,积极的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气氛活跃,孩子们

学习效果也较好。但如果深入地去反思本节课,就会发现本节课“生活味”冲淡了“数学味”,对孩子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一定的负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孩子过多的关心生活情节,孩子们对生活情景的兴趣大于数学知识本身的性趣;另一方面,由于情景中的生活因素较多,使教学花费时间较多,导致练习的量不够,使课堂教学没有达到高效。是否数学课堂一定要以生活情境为依托呢?能不能在实实在在的数学教学中追求实效呢?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在新课的引入时,我就先写出一个数“321”,问学生这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经过计算后,学生回答:“能!”接着我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能不能被3整除,然后来考考老师,每个同学报一个数,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3整除,哪些数不能被3整除。这时,教室里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地判断能否被3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我又进一步质疑:“你们自己不用计算,能准确地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被3整除吗?”学生们一个个摇摇头,都被难住了。这个充满数学味的新课引入直奔主题,使掌握新知成了学生们最大的愿望。同时,使课堂教学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很多数学课堂上,我们老师们都注意从生活中引入,但给人们的感觉是生活味很浓,而数学味淡泊。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悟不到数学问题的原型。因此,在新课程的课堂上,我们老师不能简单化地理解新的课程理念和数学方法。不要单纯的用“生活化”冲淡“数学化”,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感念课、计算课等,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不至使学生“沉醉”,打开房门一下子见到高山的感觉有时是绝妙的,可能达到任何形式的情境所达不到的境界。生活化情境应是有选择的,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应有浓浓的数学味,应避免虚幻和幼稚化倾向。

二、 削弱“活动性”,增强“体验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如今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注重提供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注重让学

生在各种活动中去学习体验。但在一些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看起来挺热闹,但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除了感到高兴以外,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没有多少感觉。学生更感受不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一位老师上《找规律》一课,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进行了四个教学情境的活动设计:

引入:小红和妈妈买玩具。 展开:妈妈买衣服。 巩固:小红买衣服。

应用:小红和妈妈吃饭定菜谱。

勿容置疑,本节课应该具了很强的“活动性”,学生始终在具体的活动中学数学,教师上的热闹,学生学得开心。然而,我们细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学生汇报时,常常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如何搭配衣服上,更不用说学生看到衣服和玩具所引起的条件反射了。尽管孩子们在挑选和搭配时表情极其可爱,参与面也很广,教室里还不时有一阵阵笑声,但整节课我们看不出教师渗透了什么数学知识。因为关于衣服和食物的搭配,学生有着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特别是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城市。所以在课堂学习结束之后,学生的认识还是停留在上课之前的经验水平,数学能力并无提高难怪有些教师会迷惑,这是数学课还是常识课?或是其他什么课?显然,这是“数学课只有活动性没有体验性”的典型表现。 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课堂时,应该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如在教学“认识直角”时,在四个例题的处理中,我注意做到始终紧扣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仔细观察,实践操作,合作交流能方式来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表象。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体验,先让学生亲手摸一摸正方形纸片,纸工袋上的角和三角板上最大的角,有了这样一个亲身感受后,抽象出这些都是直角,让学生感觉到直角就在他们身边,产生了想继续学习新知的欲望。紧接着通过让学生折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纸创造直角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比一比折出的直角的大小,可以是生生比,也可以是师生

搜索更多关于: 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青铜峡市五小 朱国栋 数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创设的教学环境。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存,而且容易迁移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教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可以说,良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教材卡通画很多,数学知识一般与图画相结合,并且有较明显的故事情节。上课时我们老师只是问“图上有谁?干什么?美丽吗?请你来说说这个故事”。形容词一大堆,让学生一个一个说过去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