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部审定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第五单元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当46亿年以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乃至陨星的密度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俘获说”,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直径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要俘获一颗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地球形成的时候,一开始便以大团的铁作为核心,并在其外围吸积了许多密度较小的石物质。月球的形成稍晚于地球,它由地球周围残余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因而密度较小。这种学说称为“同源说”。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便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你看,月亮岂不又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分裂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人类却总有一天会掀开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邂逅:
(2)讳莫如深:
统编版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2.文中关于“月球的起源”的三种学说分别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月球是地球的姐妹的理由是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它原先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中的”可能”为什么不能删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快乐习作。(30分)
如果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介绍什么?写之前,细致观察要写的事物,并搜集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这个事物,想清楚从哪几方面来介绍。
统编版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参考答案
一、1.钢针 粮食 杀菌 橡树 遮蔽 恼怒 狭小 仁爱
2.xùn√ lì √ jiǎo√ xiǎn√ duò√ chà√ 3.示例:殖民 估计 蔬菜 值得 姑娘 疏忽 4. 氵 9 (1)① (2)③ (3)②
5.(1)警觉 (2)机警 (3)锐利 (4)锋利
6.(1)示例: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 (2)松鼠坐着。
(3)榛子被松鼠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 7.2 3 4 1 5
统编版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二、示例:符合题意即可。
三、(一)1、(1)母麻雀说:“看见了吗,向我这样练习。”
(2)母麻雀说:“预备——开始。”
2、这三段讲的是5只小麻雀在母亲的指导下练习飞行。
3、小动物其实和人类一样,也有语言、也会交流、也有母爱,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维护和
谐自然环境。
(二)1.①邂逅:偶然遇见(久别的亲友)。②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2.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
3.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
4.“可能”表示推测,去掉后则变成了肯定,表意则不够准确、周密。
统编版最新小学语文教学资料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