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共青团工作思索
题 目:《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思索》 姓 名:袁冬
单 位: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长岳中心学校 通信地址:1、湖北省利川市团堡镇长岳中心学校
2、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虎山村委会
邮政编码:1、445414
2、431911
电 话:15971680156 E – m a i l: ddart@163.com 个人简历:
我是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平凡而渺小,但我始终坚持着一个信念: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教育很平凡,但孕育伟大;教育很艰辛,但饱含责任;教育很寂寞,但呈现 生机。我要坚定一颗执著奉献的心,为着祖国的教育事业而奋进,为着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
我将在平凡中兢兢业业,在艰辛中克尽职守,在寂寞中绽放笑容,成为一名合格而优秀的人民教师。
中学共青团工作的思索
[摘要]中学共青团工作一直是共青团战线的一个亮点,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共青团如何在人生最关键的中学时代对一个人施以正确的影响,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生之路,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学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值得我们深深思索。
[关键词]共青团、中学生、问题、引导、思索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青年这一群体中,有一个为数众多的、他们刚刚从少年过渡到青年,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可他们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真正后备人才,到这一代中学生心中,奋斗,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一、当代中学生的特征中学生的年龄段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少年儿童逐渐要长成为一个自立于社会的青年,心生长是一个飞速发展的过程。老师的约束和管教;另一方面,他们又有严重的依赖情绪,凡事自主性差。一方面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敢想敢做;另一方面又不善合作,不能承受失败和挫折。中学时期被父母称为“危险期”“第二心理断乳期”这一关键时期正是人生观、育的黄金时期,做青年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把握住这一良机。研究表明,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和个性面貌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一,青少年是时代精神的最紧密的追随者;第二,现在的青少年独立性、自主性明显增强;第三,青少年是当前市场经济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探索者和创建者;第四,人格和人性的复归在现代青少年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个性中的创新性也比过去的青少年好;为实际;第七,现在的青少年比过去更加外向,这一代中学生是值得信任且大有作为的一代人。二、中学共青团工作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尚显幼稚的特殊群体,那就是广大的中学生。拥有巨大的潜能。共青团工作如何能深入团结、教育和引导这部分中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
12~13岁到16~17周岁,刚从小学毕业跨入中学校门,从这期间他们的身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长大成人,竭力想摆脱父母、“逆反期”等等,心理学家则称之为“青春期”、
价值观、世界观开始逐步形成的时期,是实施教
第第五,现在青少年第六,现在的青少年也有理想和抱负,更更富有激情。因此我们可以断言,
,这说明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学生是共青团的源头和坚实基础,共青团如何在人生最关键的中学时代对一个人施以正确的影响,引导他们走上一条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人生之路,这是摆在每一位中学共青团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中学共青团工作一直是共青团战线的一个亮点,在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据中学生业余团校开展爱国主义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抓住有利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例如:演讲会、报告会、辩论会、校园文化艺术节、向希望工程捐款、青年志愿者活动等等。这些传统的优势在今后中学共青团工作中仍然是行之有效的,并且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但面对千百万鲜活的中学生,仅靠传统的工作方法显然不足。
目前,中学共青团工作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中学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不强,缺乏新手段、新方法,难以打动中学生。现代中学生思想活跃,见多识广,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元性的变化,而中学共青团工作仍以说教的方式出现,根本无法让现在的中学生听进去,更不用说接受了。
二是中学生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学共青团工作常常见缝也难插针。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知识不断更新,高素质人才供不应求,由于受高等教育发展的限制,广大中学生还必须应试入学,而且竞争激烈。中学教育也不可避免地要适应这种竞争,于是教学压力繁重,学生们学习压力更加繁重。中学共青团开展活动往往得不到任课教师的支持,学生也常怕耽误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不愿参加,致使中学共青团工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三是中学共青团干部都是专职教师,他们一方面要搞好教学工作,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另一方面还要负责学校共青团工作,势必工作压力增大,事务繁忙,往往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去搞调查研究,去搞理论学习,去开拓创新,势必影响中学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创新。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团员是我国团员的主体,学校团的活动是我国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团的工作不能削弱,只能加强。那么,中学共青团工作为什么会存在上述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应试教育的结果。目前一所学校能否得到社会和家长的认可,能否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其主要评价标准是看其“升学率”。中学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着“升学率”在旋转。只要升学率上去了,“一白遮百丑”,其他各项活动搞不搞无所谓,搞好搞不好无所谓。应试教育造成了共青团工作不被重视,团干部担子重,担子重又致使创新少。
2、形式主义的结果。每有大的节日、重要活动或每逢上级来校检查,校领导都会给团组织布置各种任务:出板报、墙报、更换宣传栏、打扫卫生、布置彩旗,组织学生参加欢迎仪式等,忙的不亦乐乎。节日一过,活动一完,检查团一走,校园复又归于沉寂,学生们却被搞得疲惫不堪。这种形式上的轰轰烈烈,热闹却也热闹,但却是“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对团员们的思想教育起不到什么作用。
3、环境影响的结果。现在,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期,各种不良现象沉渣泛起,正通过各种渠道向学生的思想渗透。而青少年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很难抵挡住如网络游戏,不良书刊、影视的诱惑。社会大环境使学生的思想变得活跃、复杂,价值取向上出现多元化的倾向。用名牌、穿名牌、摆阔等盲目攀比现象,在一些学校有所抬头,这是造成学生思想工作难做的主要原因。
三、中学共青团工作的策略
那么,中学共青团工作面对诸多困难,如何才能冲破困境,更好地开展工作呢?我认为,光靠团组织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只有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创设一个适宜青少年发展的大环境,共青团工作才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1、更新教育观念,尽快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素质教育在各中学是“雷声大,雨点小”,嘴上喊着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可实际上仍在实行应试教育。全社会都应认识到,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考试的“书呆子”。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人尽其才”,应试教育却扼杀了青少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其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
2、健全中学团组织的激励、考评机制,调动团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考评内容要量化、细化,考评过程要客观公正,从而评选出真正的模范和先进。各学校要设立专职团干,使他们从繁琐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干好团的工作,鼓励工作创新。
3、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其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他们做为社会的一员,不可能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个积极进取、
公德高尚的社会将会造就一大批热爱祖国,具有强烈责任感、进取心和良好道德习惯的接班人。反之,不良的社会风气,奢靡的社会环境,很难保证青少年“出污泥而不染”。各中学团组织也应积极引导,精心营造校园“小环境”,打造一方“净土”,净化学生身心,这是我们学校团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黄金岁月主要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学校团组织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和改造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学校团组织要关心、爱护青年团的成长,努力创设适宜他们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造就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建设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