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教版与苏教版教材的区别
人教版与苏教版《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教材的比较
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 方田根 比较项目 章节编排 人教版 第一单元 认识生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的区别 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材篇幅 P12—P18共七个版面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P8--P12共五个版面 苏教版 第1单元 探索生命的奥秘 第1章 周围的生物世界 包括“想一想,议一议”、“通过本节学习,包括“本节目标”、正文、“思考”、“课栏目设置 你将知道:”、正文、“练习”、“课外实践”等栏目 正文小标题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分析:用专门的篇幅、丰富的事例详细介绍了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列举了“捕食、竞争、合作、寄生”关系,为后面学习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网中生物的多重关系作好了铺垫。 探究实验 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分析:建议探究“光照条件是否影响鼠妇的“温度对金鱼呼吸频率对影响”;也可以探究其他因素对其他动物的影响。开放程度较大,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实验。 科学方法 1、在探究实验后专门有一项“对照实验”说明,对贯穿于整个初中阶段的最重要的实验方法进行解释,有专门的方法指导。 2、设计了“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课外实践”活动,进一步体验对照实验方法。 教材举例 除了探究实验列举的动物外,教材还对大熊猫、小麦、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杂草和水稻竞争、蚂蚁和蜜蜂的种内合作、骆驼和骆驼刺对荒漠的适应、海报对寒冷海域的适应、除了探究实验列举的动物外,教材还提及了沙漠中的柱状仙人掌及仙人掌对沙漠环境的适应、熊猫的数量会因箭竹的大量枯萎而减少、蛇晒太阳、草原上鹿群、人类、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 分析:实验对象限定为“鼠妇”,通过讨什么”确定探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比较便于探究实验的开展。但是,对于新城区学校而言,可能具有一定的困难。 没有进行专门的实验方法的指导,在课后设计了“课外实践”,“建议:采用‘人工降雨’(洒水)的方法,观察并统计不同环境中相同面积的土壤中蚯蚓的数量”。进行对照实验这一科学方法的体验。 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分析:“生态因素”相关概念及内容包含在“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中,除了探究实验外,只是简单介绍了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特别是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没有列举“捕食、竞争、合作、寄生”这些关系。 外实践”、“课外阅读”等栏目 分布”、“光照条件对黄粉虫分布的影响”、论影响“鼠妇生活的主要环境因素可能是蚯蚓使土壤疏松,还有阔叶林、针叶林和沙漠与温度的关系、沙漠中绿洲与水的关系进行了描述或安排了“资料分析”。 图片和色彩 本节一共使用了14张彩色图片,1个彩色表格,正文部分用白纸黑字,导学部分、旁栏思考题及提醒等部分使用彩色方框,色彩丰富吸引学生注意。 激发学生 引入部分的“想一想,议一议”、导学部分均以问句的形式呈现,正文部分各环节的引入和结尾多以问句的形式过渡、探究实验中思维举措 得出结论部分、表达和交流部分、讨论部分均为问句的形式,资料分析栏目的讨论也是问句的形式,还有旁栏思考题、练习题中提出了问题给学生思考。本节用问句形式呈现的句子一共30个。拓展性问题较多,要求学生结合教材所学和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 植物的关系,蚯蚓对陆地生活的适应。 本节一共使用了6张彩色图片,节标题、正文小标题、探究实验标题、各种栏目名称均用彩底彩字,正文部分白底黑字、其他栏目彩底黑字。色彩搭配富有吸引力。 一般采用陈述句的形式描述知识,只在探究实验的得出结论和讨论、课堂练习部分设计了7个问句。拓展性问题仅仅体现在“思考”环节。增加了“课外阅读”“建好自然保护区——给生物一个家”的内容,并提供了“部分国家自然保护区名录”,让学生联系实际、促进思考。 在比较了两个版本《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节后,发现:
1、人教版教材这一节重在概念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自主构建相关概念,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苏教版教材这一节重在知识的传授、概念的构建,教材本身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但在激发学生思维方面稍有欠缺。
2、在材料的组织方面,苏教版教材的各种材料集中服务于知识本身,比如选择的图片虽然能够贴切地说明相对应的知识,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隔较远;而在这一方面有所改善,能给学生以亲切感。
3、人教版教材知识内容较多较复杂、方法指导形式多样,对于刚刚从小学步入初中的孩子们来说,难度较大;苏教版教材知识内容相对简单,方法指导融入知识的学习中没有刻意单独列出,对初一新生来说难度较小。
4、与苏教版教材相比,人教版教材的开放程度更大,从模仿苏联教材到模仿英美教材的转变幅度更大,教材知识本身的系统性相对较差。因此,人教版教材对初中生物教师的专业程度要求更高,非专业教师授课的难度更大。
5、两个版本教材在“面向全体学生”方面都做得比较充分,在“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方面则都强调了进行探究实验、概念教学和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
总的来说,两个版本的教材在这一节的编排上各有优劣,个人觉得,从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以及有利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人教版教材似乎更胜一筹。苏教版教材更加简单和直接,对于缺少生物专业师资的学校来说,更有利于教师把握和理解教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