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B卷,解析版)
安徽省六安市黑石渡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B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所选答案填入下表中) 1.(2分)下列哪位科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画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A. 道尔顿 B. 阿伏加德罗 C. 拉瓦锡 D.门捷列夫[来源:学科网ZXXK]
考点: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根据各位科学家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A、道尔顿提出原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阿伏加德罗首先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C、拉瓦锡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错误.
D、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了元素周期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化学研究的历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2分)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白玉为床,金作马
③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④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⑤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A. ①②③ B. ②④⑤ C. ③④⑥ D.③⑤⑥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看有无其他物质生成.[来源:Zxxk.Com]
解答: 解:①、②、⑤发生物质的状态、形状等的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③涉及燃烧,④涉及碳酸钙的分解,⑥涉及蜡烛的燃烧,都生成了其他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此题结合诗词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理解. [来源:学科网ZXXK] 3.(2分)关于试卷用的纸张,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 可燃 B. 白色 C. 不溶于水 D.易撕碎
考点: 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可以根据两种性质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可燃性需要通过发生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
B、白色为物质的颜色,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B错误;
C、不溶于水为物质的水溶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D、撕碎属于形状的改变,而形状容易改变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D错误.[来源:学_科_网]
故选A.
点评: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4.(2分)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 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 B. 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C.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D. 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来源:Zxxk.Com]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较多量液体的加热,用烧杯; B、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用试管;
C、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用胶头滴管; D、盛放固体药品,用广口瓶. 解答: 解:[来源:学.科.网]
A、烧杯用于较多量液体加热,故A正确;[来源:学+科+网] B、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故B正确;
C、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C正确; D、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D错.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比较简单,只有掌握仪器的用途,才能安全、准确地进行化学实验. 5.(2分)用50mL的量筒量取45mL水时,采用俯视的读法,则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是() A. 45mL B. 大于45mL C. 小于45mL D.无法确定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读数方法应是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
解答: 解: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时读数偏高,所以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小于45mL.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量筒的使用,能了解读数时的正确操作方法,理解掌握仰视读数与俯视读数的后果,问题可迎刃而解.
6.(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用100mL量筒量2mL水 B. 直接在量筒内配溶液 C. 用嘴吹灭酒清灯 D. 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在试管口的上方垂直滴入
考点: 测量容器-量筒;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从减小实验误差的角度去选择量筒的量程. B、根据量筒不能配制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
D、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来源:Z§xx§k.Com]
解答: 解:A、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用100mL量筒量取2mL水,误差太大,量筒选择不合理,故选项操作错误.
B、量筒不能配制溶液,不能在量筒内配溶液,故选项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故选项操作错误.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选项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2分)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往试管中加入锌粒
C.
加热液体 D.
固体药品的取用
考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B、取用固体块状“一斜二送三直立”;[来源:Zxxk.Com]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超过其体积的,加热可能沸腾溅出,影响实验结果. D、注意瓶塞要倒放.
解答: 解:A、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图中操作正确,故正确;[来源:学科网ZXXK] B、取用固体块状“一斜二送三直立”,用镊子来取,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镊子伸入试管内慢慢将试管竖起,故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
D、图中瓶塞要倒放,故图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托盘天平的使用及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方法;了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 8.(2分)“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影响空气质量的一组主要污染物是() A.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B.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 氧气 C. 二氧化碳氮气氧气 D. 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
考点: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 空气与水.
分析: 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去分析解答.
解答: 解: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其中主要的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可吸入颗粒物.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都是空气污染物;故A正确; B、氧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B错误;
C、二氧化碳、氮气、氧气都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C错误; D、氮气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是空气污染物;故D错误; 故答案为:A.[来源:学科网]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