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课程》第六章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
2.教育活动应与群体儿童相适合
在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应与小组的群体儿童的发展水平相适合,使儿童能在与其他儿童一起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分享、商量、妥协等交互作用的方式得到发展。
3.教育活动应与文化差异相适合
在设计教育活动时应关注儿童的这些活动是否适合儿童所处的文化背景,使来自不同种族、不同经济状况和教育程度的家庭的儿童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建立起自尊和自信,能从自己的文化以及其他的文化中获得益处。 4.教育活动应将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
教育活动若能将儿童发展与学习连结一体,会使儿童的学习变得更为有意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儿童的发展。综合性课程中的教育活动有这方面的优势,应充分给予关注。
(二)较低结构化的综合性课程中教育活动的两种倾向 1.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
这种以教师计划的活动为教育活动主体的设计倾向。在单元教学中,教师设置单元的学习目的、目标和日常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师不仅有可以把握的单元计划,而且还有具体的日常教学计划,包括教师为中心的活动、儿童为中心的活动以及学习环境的创设,等等。
在综合性课程中,教师计划为主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地体现教师的计划性和指导作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儿童的观察,以及自己对儿童发展特征的理解,将两个以上的发展领域或学科综合为一体,或者以专题或主题的形式编制网络。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这种教师预先编制的计划可以根据儿童学习的状
况作一些调整,但是,这种调整的范围相对较小,教育活动基本按照教师预定计划和设计的方案进行。 2.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
在综合性课程中,以儿童生成为主的教育活动相对较多地体现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从这种活动的性质而言,游戏在活动中占有很大的比重。由于教师难以把握每个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更难以预先设计教育活动满足每个儿童不同的兴趣和需要,因此,教师往往通过活动区的形式安排教育活动,通过环境的创设,使课程内容得以综合。儿童可以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选择和参与,以自己生成为主的方式进行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和创造,积极探索,共同生活以及自由地表现和表达。教师除了创造环境以外,还可以通过观察、参与、诱导、引导和指导等各种方式影响、诱导或指导儿童的活动。
这类教育活动以儿童自发生成的活动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在课程计划和实施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加入教师的参与和干预。 3.两种倾向的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
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其要点是处理好儿童生成的学习任务与教师预定的教学任务之间的关系,即处理好过程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其期望达成的结果是使社会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与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尽可能相符合。
意大利的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方案活动则更好地反映了两种不同倾向的教育活动有机地结合成一体的设计方式。瑞吉欧教育体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分之二是不确定的或新的事物。”
所谓三分之一确定的东西,指的是教师预设的活动,而三分之二不确定的东西,指的则是儿童生成的活动。与单元教学和方案教学相比较,瑞吉欧的方案活动有其自身特点,那就是它表现出更强的“动态性”和“生成性”,表现为儿童以小组为主的活动形式与教师一起合作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这类方案活动可以起始于儿童的所思所想,也可以起始于教师在观察儿童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建议。
第三节 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
概述
在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可以在此连续体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要求活动的设计者能清楚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别是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能把握该教育活动在结构化程度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从而使该教育活动既符合该种类教育活动的本来性质,又能在合理的范围内根据实际状况做适当的调整和改造;在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能比较清晰和理性地组合组成该课程的各种教育活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