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2.6钢网架安装
12.6.10.5 作业条件(见12.6.4.4条)
(1)检查拼装支架牢固情况,支点纵、横轴线及标高。 (2)检查牵引设备是否灵敏可靠,以防失控,影响工作。
(3)检查滑道设置,尤其是滑道拼接处要磨平,以防滑行时啃住,出安全事故。
12.6.11 高空滑移法—材料和质量要点
12.6.11.1 材料的关键要求(见12.6.5.1条)
(1)拼装承重支架一般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如采用已建的建筑物上做操作平台,用槽钢等型钢做胎具即可。
(2)滑道设置:根据网架大小,可用圆钢、钢板、角钢、槽钢、钢轨、四氟板、加滚轮等,一般为Q235钢。
(3)牵引用的钢丝绳的质量和安全系数应符合有关规定。 12.6.11.2 技术质量关键要求
(1)挠度控制
当单条滑移时,施工挠度情况与分条安装法相同。当逐条积累滑移时,滑移过程中仍然是两端自由搁置的立体析架。如网架设计时未考虑分条滑移的特点,网架高度设计得较小,这时网架滑移时的挠度将会超过形成整体后的挠度,可采用增加施工起拱度、开口部分增加三层网架、在中间增设滑轨等处理方法。 组合网架由于无上弦而是钢筋混凝土板,不允许在施工中产生一定挠度后又抬高等反复变形,因此,设计时应验算组合网架分条后的挠度值,一般应适当加高,施工中不应进行抬高调整。 (2)滑轨与导向轮 1)滑轨。滑轨的形式较多,如图12.6.11.2-1所示,可根据各工程实际情况选用。滑轨与圈梁顶预埋件连接可用电焊或螺栓连接。 图12.6.11.2-1 各种轨道形式滑轨位置与标高,根据各工程具体情况而定。如弧形支座高与滑轨一致,滑移结束后拆换支座较方便。当采用扁钢滑轨时,扁钢应与圈梁预埋件同标高,当滑移完成后拆换滑轨时不影响支座安装。如滑轨在支座下通过,则在滑移完成后,应有拆除滑轨的工作,在施工组织设讨一应考虑拆除滑轨后支座落距不能过大(不大于相邻支座距离的1/400)。当用滚动式滑移时,如把滑轨安置在支座轴线上,则最后有拆除滚轮和滑轨的操作(拆除时应先将滚轮全部拆除,使网架搁置于滑轨上,然后再拆除滑轨,以诚少网架各支点的落差)。但可将滑轨设置在支座侧
边,不发生拆除滚轮、滑轨时影响支座而使网架下落等问题。 滑轨的接头必须垫实、光滑。当滑动式滑移时,还应在滑轨上涂刷润滑油,滑撬前后都应做成圆弧导角,否则易产生“卡轨”。
2)导向轮。导向轮的主要作用是保险装置,在正常情况下,滑移时导向轮是脱开的,只有当同步差超过规定值或拼装偏差在某处较大时才碰上。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制作拼装上的偏差,卷扬机不同时间的启动或停车也会造成导向轮顶上导轨的情况。
导向轮一般安装在导轨内侧,间隙10~20mm,如图12.6.11.2-2所示。图12.6.11.2-3为导向轮顶住导轨时力学关系示意图。假定图中一号卷扬机领先,牵引力为Ft1,这时导向轮顶住导轨,顶力分别为R1、R2,一号卷扬机担负着网架全部牵引力,这是最不利情况,顶力R1或R2可由下式计算求得(图中F2为导向轮的摩擦力,现为滚动摩擦,可忽略)。
4567123图12.6.11.2-2 导轨与导向轮设置1-圈梁;2-预埋钢板;3-滑轨;4-网架支座;5-网架杆件中心线;6-导向轮;7-导轨 Ft1A导轨网架滑轨Ft2BF2L 导轨R2F1F1R1DF2滑轨CS图12.6.11.2-3 导向轮顶力计算简图
R1=(Ft-F1)S/L (12.6.11.2-1) 式中 Ft—总牵引力,Ft=Ft1+Ft2;
F1—边滑轨的摩阻力。
F1=μ·ζ·G0K/2 (12.6.11.2-2)
式中 μ—摩擦系数,当滑动摩擦时μ=0.12~0.15;滚动摩擦时,μ=0.1;
ζ—阻力系数,取1.3~1.5; G0K—网架总自重标准值。
图中 S—近似取网架跨度;
L—近似取网架积累单元的前端至后端支座长度。
为了减少导向轮的顶力,可将两台卷扬机滑轮组连通如图(12.6.11.2-4),当其中一台启动或停车有先后时,在另一滑轮组的钢丝绳仍会产生相当大的拉力,只有两侧产生拉力差时,网架才会产生偏转,这时的顶力设为R1,由下式计算:
R1=(Ft3-F1)S/L (12.6.11.2-3)
式中 Ft3—先启动或后停车的滑轮组钢丝绳拉力,其他符号同前。
(3)牵引力与牵引速度
1)牵引力。网架水平滑移时的牵引力,可按下列各式计算:
Ft3不动Ft1图12.6.11.2-4 钢丝绳穿通后牵引力计算简图Ft2
当为滑动摩擦时:
Ft=μ1·ζ·G0K (12.6.11.2-4)
式中 Ft—总起动牵引力;
G0K—网架总自重标准值;
μ1—滑动摩擦系数,钢与钢自然轧制表面,经粗除锈充分润滑的钢
与钢之间可取0.12~0.15; ζ—阻力系数,取值同式(12.6.11.2-2)。
当为滚动摩擦时:
K r
Ft=— — (+μ2)·G0K (12.6.11.2-5)
r1 r1
式中 Ft—总起动牵引力;
K—滚动摩擦系数,钢制轮与钢之间取0. 5mm;
μ2—摩擦系数在滚轮与滚轮轴之间,或经机械加工后充分润滑的钢
与钢之间可取0.1; r1—滚轮的外圆半径,mm; r—轴的半径,mm。
式(12.6.11.2-3)及式(12.6.11.2-5)计算的结果系指总的启动牵引力。如选用二点牵引滑移,将上列结果除以2得每边卷扬机所需的牵引力。工程实测结果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